我是烟雨人 ▷

我爱<<长恨歌>>多笨的一匹马

发表于-2006年04月06日 晚上11:28评论-1条

白居易的《长恨歌》,二十多年前,作为中学生的我,非常喜爱;十几年前,作为中专教师的我,依然十分喜爱;如今作为流浪大都市的我,喜爱之热度犹未减。

它曾被当成最长的唐诗,可是后来韦庄的《秦妇吟》被重新发现,它的八百四十字就不敌韦的一千三百六十八字了,当然字数并不重要,《长恨歌》的流传远远胜过>,可用广为人知与鲜为人知作比。后者除了艺术性差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决定了它在中国大陆的冷落命运,那就是政治倾向性,即它对农民起义军的极度诬蔑,造成了无法进入中学教科书,在大学的专业课中,也只几笔匆匆带过。现仅举两例:“一从狂寇陷中国,天地晦冥风雨黑。”、“千间仓兮万斯箱,黄巢过后犹残半。”。而《长恨歌》则讽刺了李杨之荒淫误国,虽然它更多的篇幅是同情与讴歌他们的爱情,而且这种笔墨冲淡了政治上的讽刺,但毕竟比韦庄的露骨抨击农民起义要好得多。陈鸿与白居易同访仙游寺,加上王质夫,一起谈论了这段往事,可他的《长恨歌传》却远逊于《长恨歌》,只有比较,才有鉴别。白居易的《长恨歌》之所经能流传到如今并将继续流传下去,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我二十多年前就将它与《琵琶行》一起,收入脑中,一字不拉地都背下来了,如今也能顺背如流,当然不会倒背啊,一笑。

它的优点实在太多,我拉杂地侃一番,肯定会挂一漏万,因学力有限,捉襟见肘之处,在所难免,还好,我只是谈“我爱”,并非撰写学位论文,所以,这纯粹谈自己体会的文艺性质的散文应该是“愚者千虑,总有一得”吧。现仅就艺术特点不揣浅陋,求教于方家。

优点之一: 语言精炼传神。

请看如下文字,早为人熟知且时有运用:“杨家有女初长成”(现在一些媒介捧女星时,经常做这种练习,将姓替换就ok。)“天生丽姿难自弃”(众多电视台搞造星运动,将美女们煽得好心急,谁愿自弃呢?那些美女的家长、那些美女本人对已成功的名利双收的“先行者”怎能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呢)“回头一笑百媚生”(“女人祸水论”亘古不绝,曾有名家评曰,这分明是描摹的妓女情态啊。)“三千宠爱在一身”(三千自然是极度夸张,也只有帝王才能担当,现在不是流行宠物吗,类比不恭,但其理一也。)“上穷碧落下黄泉”(充分利用借代的手法,我突然想起两个词语:空中楼阁、掘地三尺。)“梨花一枝春带雨”(形容可爱女性的娇媚,看,短短七个字,有名词和动词、数词与量词,那“花”、那“春”、那“雨”又何尝不是细腻传神的“形容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更不用说了,已成为顺手拈来之“经典诗句”不知年轻朋友的情书里是否会引用)其实这只是筷子拈菜,但也略见一斑了。只要您用心读几遍,用记忆“复制、粘贴”几句,前人所评的“字字珠玑”应是此言不虚。孔子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优美的语言肯定有助于流传。

优点之二: 情感真挚动人。

从起首“重色”的讽笔到结束“在天”、“在地”的起誓,作者虽然有讽刺、有惋惜、但对爱情的歌颂却是份量最重的,不管他主观意愿如何,至少它客观上将这种爱情升华了,已超越了时空、超越了帝王贵妃历史人物的角色限制,而这就是诗歌情感魅力的功劳·

它总体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汉皇”到“重生女”;第二部分,从“骊宫”到“魂魄”;余下即为第三部分,我背诵,是按这“三部曲”来“各个击破”的。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显现无遗。第一部分说重一些,是“批判、揭露”;说轻一点是“委婉讽刺”;第二、三部分就基本上转为“讴歌”了,这三分之二的内容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前面的讽刺基调,扭转了前面的贬义倾向,在对忠贞爱情的歌颂上浓墨重彩。可以这么说,作品中的颂扬情感一旦占了上风,作者原来想表达的“惩戒”之意就减弱了一大半。因为它语言的优美,读者已被其征服,哪管什么“惩戒”呢?

优点之三、 修辞方法运用得当。

从古至今,叙事诗,特别是长篇的叙事诗,能广为流传是不多见的。既要情感真挚,又要语言动人,的确不容易。修辞方法的灵活运用,无疑起着挺关键的作用。如李白的诗,之所以能给人很狂放、很有气势的感觉,比喻、夸张等等手法的运用实助其功。白居易在这八百四十字的篇幅内,是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的,效果也很显著。我粗略地统计,有十多种,现在仅就我感受最深的一些,谈一下。(一):顶真格;“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宽泛的尚不计算在内,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等。顶真的好处使语言变得很流畅,韵律感非常强。(二)引用、化用典故;如“倾国倾城”、“金屋藏娇”、“梨园弟子”、“比翼鸟”等等。这些典故随手拈来,贴切自然,不露痕迹。另外,夸张、比喻可谓比比皆是,不可胜数,在此就不赘言了。修辞里有“隐讳”一说,那么,“养在深闺人未识”可作例句。

总之,《长恨歌》的修辞方法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多读经典之作,多喝“兔子汤”比喝“兔子汤的汤”要有营养得多。“取法乎上,可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一些经过历史检验的名作,实在是善莫大焉。

请不要推托你很忙,鲁迅说过:“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会有的。”那么多经典,你学蚂蚁啃骨头吧,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你总会得益于经典,让人刮目相看,好吗?

本文已被编辑[梦天使]于2006-4-7 8:26:04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多笨的一匹马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梦天使点评:

长恨歌,一个回旋宛转的凄美爱情故事,再次展示了当时的真实现实生活。感染了几千来的多少读者?或许,已不是仅仅一个爱或喜欢所能描述的了(:

文章评论共[1]个
梦天使-评论

注意段前两格的(:at:2006年04月07日 早上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