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树》
午后是个隐秘的时辰。它让一切的事物变得静止而绵远,在这里众神安息,我们可以选择静静的坐下来,看暖阳缓缓的踱过,穿过光影,让我们回到起源的地方。那里的植物,太阳照下来,谁在顾影自怜?
而我,开始翻开一片海。关于一些这世间里最薄凉也最瘦骨的灵魂,这是诗人的骄傲也是诗人的乡愁。在这个物欲的时代,诗歌成了一个暧昧的名字。仿如一个失语的老人,多少欲语不休,欲语还休,到底也只叹声:天凉好个秋。
阳光在门前的地板上移过,照在黑狗的身上,它爬起来,走出我视线之外。这个春天,我在最凉薄的红尘与一些诗行相遇。
绿白的底上,刻着它的名字:《南方树》。翻开它,一切的喧嚣停住。外面的,内心的。
十六年前,常常在初夏的风里看着诗人渐渐走过,彼时,与我是个遥远的背影。诗人对于我只是一个严谨的师者,却不知那时其实是诗人最汹涌的年月。现在回过身看过去,隔着一片旧月的光泽,觉得终于可以坐在凡世的一扇窗内,看世间外光影交错,是一种恩慈。遇见美,遇见清真,遇见冥想,遇见芬芳。
曾与写诗的朋友说起,诗歌的最大好处也是最大的坏处就是:似是而非的成分太多,但是我们依然对它欲罢不能。也许,太多写字的人最初都曾与诗歌面对过,以为它是能轻易驾驭,而后,很多人开始再也不敢写诗。因为我们会突然发现自已开始对它有心无力,没有能力去从容的驾驭它的容颜。陷在时光里,听诗歌轻淡的笑:你未必识得我。
这种感觉非常难过。
我们在生活的过往里,让许多理直气壮的借口把诗情消磨掉,甚至自己都已不能大声说我是诗人。只能在深夜或者寂静的时候轻问,它们还能重来吗?那些写诗的时光?而明日依然在柴米油盐的途上一路策马疾驰。诗歌,成了一种可怕的痴缠着的记忆,站在时光上,与它怔怔地,相对。看时间怎样爬过自己如云的鬓角,以及青葱的诺言。把哑然失笑落在风里,然后茕茕孑立。而后,收敛情绪。等待,微风四溢。
《南方树》。在某年某月成了我的一片微风。也许它能在这一刻轻易打动世俗太久的心。
这本诗集,其实是诗人上个世纪末的作品。分为四部分:植物,节气,倾听和仰望,冰与火。
读诗,我以为并无定势,如风过水,如蝶越花,如云涉尘,只要读着时,能让一些句子或词低低的打动,那么这一首诗在这一刻就是成功的。
而这种感觉在翻开这本诗集时总能轻易的遇见,
“竹林清风爽爽/抖满腔豪气/肩一身风尘”(竹);
“为了折桂/江南才子落魄销魂”(桂);
“在山坡/这些寒门女子/使冬日阳光透红成香雪海”(梅);
“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一片宁静的棕榈叶/扇起风暴/回归的游子/热泪盈眶”(棕榈);
“玉米很快出落成水灵灵的绿衣少女/是大家闺秀/是小家碧玉/转眼间她们纷纷怀孕了/这是谁干的好事/是阳光和风风雨雨”(玉米);
“采菊的女子/把自已也放进花篓/任人呼喊/三滴清泪/流出民间忧伤的深度”(菊);
“那些鸭子/的的确确/是一群先知/神秘的白/突然浮出水面/仿佛最后的一场雪”(雨水);
“我最喜欢假设自已/是一株茁壮的春小麦/置身于这样的节气/这样的诗意“(谷雨);
“婚嫁的人儿/已在时光的镜子中/发现流水的波纹/这时候该趁着好日头生长/该趁着好日头/晾晒潮湿的羽毛和陈年旧事“(小满);
“隆隆暖雷送来风声雨声/把干旱把焦渴/浇了又浇/润了又润/镰刀和锄头/已被收拾齐整/随意坐下来/爱怎样说/就这样说“(立秋);
“古色古香的阡陌各诗经里/几乎一模一样/几只呢喃紫燕回顾流火七月/一群缤纷蜻蜓指出十月的秘密“(处署);
“风从芦苇上倒下来/芦花又从天上/忧伤的返回“(小雪);……。
我听着自己在键盘上不停的敲打着字,忽然就轻轻的笑起来。这样多的句子,如何抄摘的完?这些是诗人生命里最丰盛的时光,我又如何以一个午后的时间来消磨它们?但是,依然想说,说说它们的大方明亮,朴实激情,直白铿锵以及楚楚动人的境象。
厨房里渐渐洋溢着食物的清香,久坐会有一种淡淡的亲切感,读一些好诗,在某种本质上也是一样的感觉。诗人还轻轻地鼓惑你:“沿着丝路,沿着水路/会有大红的喜字/会有动人的爱情/与你相逢”(梦回江南)
是的,诗歌到底是充盈着爱之芬芳的。理性与感性并存,多少浅淡的情绪缓缓地流淌,但诗人仍然能从容的把握着那些容易失控的丝棉,浓而不艳,娓娓道来,哀而不伤的掩埋不属于自己季节的爱意,仿如一个在某些细节上有些洁癖的女子,远远地洞察、了悟以及冷静的对待。这是懂得怜惜的爱意,比许多俗世上的情事干净之极。“表达这种圣洁的感情/是一门精妙的艺术高深的学问/需要水到渠成恰如其分/优美地写好这个字多么艰难/甚至花费一生的时间”(爱);“如深埋千年的种子/我危险的爱情/被突如其来的雨水照亮/仿佛突然开花的沙漠/一架出土的编种/被莫须有的女子叩响/空前的绝唱“(六月)。
也许是我的误读,也许诗人并不是在讲诉爱情。但是,行走在诗歌里的爱情有时并不需要去分明的求证,因,能让心柔软到写一行诗,这本身就是最美的爱情味道,这包括对所有事物的爱意,而不仅仅是在男欢女爱上的情爱。爱情无法一清二白如数学般严谨,只能是浸润,只能是反复的糊涂。这种隔着晨雾般朦胧的距离,使爱情如花一样开砌。那么,现在请你们收住长长的脚步,停在这些诗上。让我们把一条轻蓝的草径越走越远。让自己看到许多年前的一片时光。那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一个春天,我们成为最动人的佳人,在红尘的彼岸。
相遇一首好诗,有时就像黄昏时轻轻叹出一口气,带着唏嘘的满足,缓缓的吐出,愉悦就在眼前的那团白灰里,看的见却可遇而不可求,这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幸福。而《南方树》无疑是值的叹服的一本诗集。
因为它是丰厚的,它不只是田园牧歌与缱绻绮丽。它有着生活之哲与生活之质,以及对生命的探索,这使得整本诗集从而达到厚重与大气。
让我们翻转它,从后面读起。于是,你会读到诗人的痛,这也是所有诗人的痛。生活需要继续,我们需要学会谋生,这世上有许多以文字来谋生的人们。而这一种形式的谋生所产生的问题。总是最易让人伤感。我想这就是现实。而诗歌甚至连用来谋生都不能,于是它成了生命之途上的一个心理障碍。是忘却还是纠葛?这是诗者的痛,也是读者的疼。因为,面对诗歌,会让人觉得天翻地覆都是输,并非输给谁,而是输给自已过于自欺欺人的爱意。但是,又如此的心甘情愿陪它天长地久。于是诗人说:“我发现一块玉石几乎被湮没/类同于满滩的乱石被人忽视/而隐约的光芒来自骨髓/并非来自日益重要而繁华的包装”。(诗)“诗歌得到了天空,却失去了大地/而一首诗是一首诗是多么的难/这中间是跋涉是攀登是创伤是血痕/这中间,是无尽的风雨”(我看见诗歌被挤到了一旁)。
诗歌也最易被误认为只有温柔与清婉,而是实上,诗人让我们明白诗歌原来也可以这样的铿锵如失禁的铁火,灼烧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中庸与从容以及所谓的淡泊,诗人在怒:“在这个六朝古都/数不清的雨花石上/我看到血与火/在这个冬天的春天/为什么/为什么我的双脚/踩到的都是南京的痛/民族的血/”(我颤抖的心灵向谁倾诉悲愤)这是诗者的愤,也是我们的羞愧。
因为,诗人让我们终于明白。做为一个诗人,并不单单缩于自己所谓的寂寞的壳中,更需要面对这大地之痛,民族之伤。国家,家国,所有的某种似是而非的唐皇的理由,都不能让我们用来借口可以不要走出风花雪月的诗院。是的,诗可以用墙围起,但它并不仅仅是一个春天的后花园,那里不能只有爱情与和风细雨与伤感,它还需要面对冷冬、酷暑以及随时承受骊歌的秋天。
我这样思路不明的分析着这本诗集,也许对于诗人并不公平,但是,生命充满恩慈,我曾用真诚的心来善对它们,也许觉得可以稍慰了。呵呵。
这世上,许多事其实不能分析,因为分析往往会容易破坏完整性。有些事物,是需要保持完整性的。如果你把它一个部件一个部件的分开来看,它就消失了。
那么,就请你自己翻开它:《南方树》。这会是个静谧的时刻。
-全文完-
▷ 进入onetwo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