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在何方呢?何方是我的家呢?
如果我还在故乡过平淡却安稳的日子,我不会有这样的疑问,是设问句式吗?高人一笑,知道我当过教师。就像一次应聘,老总一下看出我中指左侧的那个茧,说出两个字:“笔耕”。
盼,在我三十三岁的时候,牵引我到了南方的一个城市,哦,原来我的盼在这里啊!
盼,在我已届“不惑之年”时,依然未告诉我何方是我的家。租住的房子算我的家吗?因严格的户籍限制,我的家其实还在故乡,虽然我在这个南方城市生活了七年。这七年里,有的朋友已有了这个城市的户口,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买了房,可谓安居乐业;另有一部分朋友重回故里,至于是否“富贵不回乡,如锦衣夜行”,我不能妄猜;还有的朋友和我一样,为了在这个大都市里立足,在“爱拼才会赢”的信念支撑下,正处现在进行时的奋斗过程中。每个人的盼是不同的,即使在大同下也有小异;每个时期的盼是不同的,虽然盼的大方向并非迥异。我毫无特长,只有一点写作的爱好,这个爱好一直折磨着我,如果我不是学中文专业的,如果我只“君子动眼动口不动手”,只喜欢看别人写的、只乐意评论别人写的也就罢了,但我是那样酷爱写,就像蚕非要吐丝一样,而投稿却总是石沉大海,此之谓“折磨”也。我原来的纸和笔、我现在的键盘与鼠标,就是我的盼啊,这倾注我满腔热情的显示屏就是我的另一个家。我把我的感情投入进去,我把我的文字投入进去,我盼望什么呢,无非让我的文字拥有更多的读者,更多的读者会成为我的好朋友。好男儿四海为家,我并无很深的故土情结,因为我到任何地方,我都是抱着尊重当地风土人情,乐意为当地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我努力去寻找那个地方之所以吸引那么多人为她创造财富的非凡魅力,不管找不找得到,反正我根本没有衣锦还乡、叶落归根的念头,青山处处是可以埋我这几根骨头的。我的几十篇散文投出去,一点响声都没有啊,我还是要继续写,舍此没有别的改变困境的好办法。
盼在何方呢?何方是我的家呢?
此时此刻的我是茫然的,“三十而立”未做到,“四十而不惑”也未做到,现在还是汪洋中的一条船,尚不知何谓彼岸。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抚育儿子,自身的处境不好,使父母增加更多包袱,令儿子缺乏父母之爱。父母一天天衰老,儿子一天天长大,夹在中间的我啊,能抚平父母多少无言的痛苦、难言的忧伤?遥想儿子有多少热切的盼望,我却只能回报他冰冷的失望。盼在两代父母的心中,家在两代父母的心中,也许上苍特别考验我们,让我们在和平时期体味“人有悲欢离合”,提醒我们,路太顺不好,可现在的问题是路太不顺啊,可谓艰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其深刻的道理,但我们是普通人啊,不是谏臣,亦非帝王,我们只是谋生而已。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想全家能够团聚,在安定的基础上求得温饱,有愉悦的心境享受太平。
盼在前方,前方有我的家,我身心皆能拥有的家啊。
本文已被编辑[千叶红]于2006-4-19 12:53:07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多笨的一匹马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