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孟子的父亲去世后,孟母带着幼小的孟子住在临街的破旧小阁楼里艰难度日。弹指一挥间,世事已万千。有一天,孟母赫然发现自家四周不知从何时起耸立起一幢幢装饰各异的楼房。霓虹灯闪烁处,一块块“夜总会”、“桑拿”、“洗脚屋”、“发廊”的牌子煞是醒目。
“娘,啥叫夜总会呀?”孟子稚气的问。
“小孩子别管这么多。”孟母忧心忡忡地看着从家门前经过的红男绿女,叹了口气说,“反正不会是正经地方。”
打这以后,孟母常常不让孟子出去玩。但从私塾放学回来的孟子有时忍不住会在发廊洗脚屋之类的地方探头探脑,孟母见了不禁头痛,继而发愁。
“不行,跟这些人作邻居,孩子的道德可忧……看来,非搬家不可!”
说搬就搬。一星期后,孟母带着孩子搬到了市郊。这里是有名的学村,许多名校都建在附近,而且绿树环绕,空气清新,少了嘈杂,多了清净。孟母很满意:“这下孩子可以安心地读书写字了。”
但一段时间后,孟母发现了一点异常情况:孟子常常向她要钱,问他干什么用,孟子支支吾吾地说是买伊利雪糕吃。可是这孩子自小肠胃不好,以前也从来不吃雪糕冰棒什么的呀!
这一天,孟母偷偷的跟在孟子后面。这一跟不要紧,她发现孟子攥着她给的钱,嘴里唱着“小麽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径直走到不远处的一家游戏厅。那里,一个满脸堆笑的中年人正在对孟子说:“我说嘛,你娘的钱不就是你的钱?拿一两块来打电玩,毛毛雨啦!”
孟母如被雷击,差点昏倒在地。
晚上,孟母让孟子“吃了”一次“笋丝炒肉”,直打得小孟子哭爹喊娘。
打完了,孟母痛心疾首的说:“孩子,娘可是为了你好。你要记住:学好人,做好人,跟着老虎学咬人!”
孟子很惭愧:“娘,我再也不敢了……要不,咱们再搬家吧?”
孟母呆了半晌,说:“搬家?往哪儿搬?现在值得作邻居的人可不多?”
过了几天,孟母翻看报纸,突然一拍大腿:“有了!”她高兴的叫来孟子,说:“孩子,这下我们可以搬到一个地方去,跟他作邻居!”
“他是谁呀?”孟子问。
孟母晃了晃报纸:“报上登了则消息,说范蠡先生被评为纳税明星了。范蠡先生你不是也知道吗?他和西施姑娘是做大生意的,但是他们每年总是自觉纳税,从不隐瞒、拖欠;赚了大钱又能自觉向国家纳税,他们肯定是个正直高尚的好人!而且他们还经常向希望工程捐款呢。冲着这些,我们也要跟他做邻居去!”
三个月后,在著名企业家范蠡的住宅旁,孟母带着孟子快快乐乐地住进一套新房。
有一天,有位亲戚问孟母:“在这边买房子花了不少钱吧?”
孟母说:“是啊,花了十一万呢!”
亲戚吃了一惊:“这可太贵了!”
孟母笑咪咪的说:“不贵不贵。这一万元是买房子的,十万元是买邻居的!”
-全文完-
▷ 进入余新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