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言说的自我
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流逝,我发觉人变得越来越迟钝,越来越不会思考了。很多生活中的道理人们都明白,很想去做却往往做不到。真的,是觉得“岁月像一条河”这个比喻太贴切不过了,河水里时常被注入心的活力,却也带走了往昔的生命和岁月。
今天,教我们古代文学史的吴老师说里一翻话,我不仅仅是深有感触,而且,我有一种欲哭的冲动,为我虚度的年华,为我那远逝的岁月,更为我这么多年来的庸庸碌碌与期期艾艾的死水般的生活。我明白,我一直是走在遗忘与迷失交错的道路上。但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永远都无法逾越眼前的那道鸿沟,我压抑了自己一切情感与兴趣,用一种近似于自虐的方法困顿与束缚自己,只知道马不停蹄走,没有方向,没有目标,连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也不知道。别人都认为我勤奋刻苦,能够些一手好文章,常常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我。我却觉得这种不知情的莫名的羡慕对我来说是一种讽刺,一种无情的批判。尽管他们不这样认为,可我真的好难过,有时我真不知道是自己误导他们,还是他(她)们误解了我。其实,我只想安安静静的做我自己——一个平凡安静而默默无闻的女孩。
其实,我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善于利用时间且充实的人。相反,我常常觉得在岁月的流逝中我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人们不了解我,所以根本不明白我的所思所想,外表恬静的闲适的我,内心却涌动着太多不安定的因子,而且我的本性是带着强烈的叛逆和落拓不羁。从我懂事到现在,我就没有过一天的安分,内心汹涌的暗流时常冲击着我内心的灵魂,让我心力交瘁、欲罢不能。我虽然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却不能拥有平凡的心境,因为出生的家庭,我成长的环境,决定了我有一颗落拓不羁的心,却又摆脱不了命运的束缚。我的生性决定了永远无法走出亲人牵挂的视野,但我又不甘于现实的平凡无济。我只好选择了一个折中的位置,可以说既靠近亲情,又满足了我生活在别处的感念;也可以说既远离了现实,又无法走近自己的梦想。我一直就过着这种若即若离的生活。
今天,老师说中了我的心怀,尽管他说的是一个人类层面上的共性,当我还是不能自已的对号入座了,因为我也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了,而且对于老师所说的,我不仅仅只是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更是切身体验上的感同身受。人总是这样,希望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中有所作为,不甘于平庸。然而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人们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超越压力,变压力为动力,而自己又不自觉的耽于享乐,一方面放不下享乐,一方面又想在压力中求上进。这与一个女孩想保持苗条的身材,不得不节食,但又放不下那么多美味的食品时的心情等无差别。自己都无法左右自己的思想了,就寄希望于外界的各种因素。因此,老师就会希望自己的学生多提问,多创新,并不是想窃取什么,只是想给自己平淡的生活增添一点新的活力,让自己感受到一种外在的压力,促使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从中获取一种新的向上的前进的动力。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丰富和充实了自己的生活。
而我,无论什么事情,都不想自己先说放弃,什么都处于被动的地位。我也一直在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寻找这样那样的借口。我一直都是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什么都以自己作为衡量的标准,那么也就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了。如果不勇敢的从生活中走出去的话,我不敢说自己哪天会狂妄和自负到什么地步。现在,我走出了校门,像商人推销自己的产品一样推销自己的才能——做一名小老师,才真正体会到老师所说每一句话背后的隐衷了。老师上课,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一种推销自己的过程,大部分人不发出反抗的躁动就已经不错了,半数人能够安静的听就很难得了,小部分人能够认真用心记笔记就应该感到无比欣慰了;有那么一两人能够置疑提问就应该感谢上苍的垂青了。难怪老师说要把一堂课上好真的不容易,而且一学期内能够上好几堂课就已经很不简单了。以前,总以为老师在无病呻吟,现在我才明白,“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就没有发言权。”这绝不是狂妄之言。
这还得从我做家教说起,原本以为一个小学生很应付的,谁知我真的太天真了,简直比那个小孩子还要幼稚。每次上课,我都准备得那么充分,兴致盎然的去,垂头丧气的回来,事实远不如我预想的。或许,是我太低估了小学生,我想可能不是,这个世界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孩子们的思想太复杂了,我不是他,根本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无论我多么用心的去教,他那种不可一世的神情就足以把我从天堂打入地狱。如同老师殚精竭虑、眉飞色舞的在上面“演说”,下面却是死一般的沉寂没有一个人抬头,我想再自负的老师也会感到一种比冬天更寒冷的绝望。然而原因很简单,他不是我们,也根本不知道我们心里的所思所感。这样的老师能不感到深深的挫败吗?那么我呢?
我只能说,我尽力去做了,我努力的付出了,就已经足够了,并不是我不负责任。有些事,不一定要过于追求完美,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极限,没有达到或超过了,都会物极必反。所以我也常常劝慰自己,不要太烦恼,只要尽心尽力了,就无所谓留下什么遗憾了。我这样想是否正确,我不太肯定,或许,我仅仅只是为自己找一个的推脱的借口罢了。
其实,在我眼中,每一个人每一句话都是一本充满哲理的智慧书,只要用心去探究,就会发现他们那些平凡的话语里埋藏着哲理的碎片,比夜色更闪烁比真理更真。我一贯的观点就是,并不一定只有名人才能讲出亘古不变的真理来,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所说的话语中就有许多闪烁着博大精深的哲理光辉,只可惜,没有人关注他们,没有人记录下它们,因此,我们总感到我们思想文化大厦的缺失。然而,我们依然眼睁睁的看着那一部分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悄然的消逝,从我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中。
我觉得,我应该对自己曾经的漠视一切感到愧疚,对自己意识到其没有挽留的文化忏悔。
在以后的岁月中,我该怎样去做呢?
-全文完-
▷ 进入vear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