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从汉字的读音说开去多笨的一匹马

发表于-2006年04月24日 中午12:59评论-1条

从汉字的读音说开去

因为汉字的形声字超过了整个汉字的80%,所以,俗谚有“汉字读半边音”。其实,误矣。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声字还会增加,但毕竟有相当一部分字是不能按此公式套用的。前几天,一个著名的人物在一个地方演讲,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当然他有责任,但秘书却太不细心,应该在讲稿中“莘莘学子”的“莘莘”后面注上拼音,或者注上“读深(身、申)”多好,这也是维护国家的形象,岂不慎哉?我看了深夜的现场直播,先以为是“青春学子”,次日看报方知原来失误。“莘”读半边音时,是用在地名中,如上海的莘庄。

如果我们是有心人,可以抽点儿时间,将不能读半边音的字记一下,归纳一下,这样,在各种场合的运用中,就会减少或杜绝读错音的尴尬。随便翻一下字典、词典,应为举手之劳,如果不这样,那就是“非不能也,乃不为也”、是“就以善小而不为”。

下面谈一下错别字的问题吧。我看过教育部的一个文件,好像有高中毕业生就不应该写错别字的说法,而现在的情形是:何止高中生,好多大学生也是写不到几十个字就有错别字跳出来,有些是有争议的,但绝大部分是约定成俗,是有规范性的,如是“作主”还是“做主”,理应后者为规范。“直截了当”的“截”就不能写成“直接”的“接”;“蜚声中外”的“蜚”写成“飞”就错了,此“蜚”为褒义,“流言蜚语”中却为贬义,汉字流传了几千年,是有些复杂,有点儿让人头疼,但规范是必须的。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备”与“倍”的问题,这也是个老问题了,很多权威性的大报也“相互打架”,我抛一小块砖,希望引一些玉出来。是“备感”,还是“倍感”?是“倍至”,还是“备至”?在于“关心”、“关怀”、“爱护”等搭配时,是用哪个bei呢?古人有“每逢佳节倍思亲”,今人有“勇气(干劲)倍增”,当然还有“事半功倍”,因为搅成了一锅粥,所以,不规范就形成了。我这里有个小想法,就是凡是用在形容词上,就用“备”;用在名词、动词上就用“倍”,总之,要规范。诸君以为然否?

汉字在千古的流变中,必然在流动中变与不变,在变与不变中向前流动,有谁能想到耳熟能详的“干部”是从日语借用过来的,有谁能料到一个江浙方言的“搞”,竟成了普通话中运用频率极高的字?社会的发展,必然还会有新的语汇融入到我们的日常语言中,不管是字的音形义的哪一方面,我们都应将“海纳百川”与“中规中矩”结合起来,胡适很早就说过,字典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很多人虽然离开了学校,但我们依然在社会这个大学校啊,在这个大学校里,还是要学习的啊。不能以读错个字、误写个字是小事,他会影响到自身的社会形象,关键是如果从小处着手,我们多“吾善养吾严谨之气”,就会“正己正人”,大家都受益。工作中、生活中,我们自然通过努力会赢得尊重,而前提是我们是否从细微处就以高标准对待自己,是否以规范的要求促进自己。朋友们,让我们好好地学吧,学无止境。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多笨的一匹马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梦天使点评:

学无止境,很好的心态,值得学习(:

流泪的木偶点评:

中国的汉字是非常深奥的一门学问,可能我们一生都无法将所有的汉字辨别。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之前的框架也渐渐被人们忽视,造成文章里说到的这些情况。学无止境呵!

文章评论共[1]个
柴立中-评论

"倍""备"意义各别,要视所施来决定。
  【多笨的一匹马 回复】:谢谢你! [2006-4-29 8:50:05]at:2006年04月24日 晚上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