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美食漫谈之一多笨的一匹马

发表于-2006年04月26日 上午11:20评论-2条

拉面冠以“兰州”不知起于何时,其实,拉面之祖在山东,拉面也称抻面,它最开始创于山东的福山,但现在绝大多数人是不知也不想知的。很多兰州人也不知为何“兰州”与“拉面”有如此不解之缘,如血和肉、似鱼和水,我又想到了美国的“加州牛肉面”,它闻名遐迩,可一些国人慕名而去后,没有不失望的,很多当地人也纳闷,何谓“加州牛肉面”啊,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面。以讹传讹,此之谓也。

地名加美食名,好象密不可分了,似乎成了专有名词了,这样的例子好多,如“北京烤鸭”、“扬州炒饭”“金华火腿”,现在还有多少人去分辨什么是焖炉烤的,什么是挂炉烤的?便宜坊比全聚德早,可远没有后者出名,“北京烤鸭”与全聚德几乎可以划等了。其奈便宜坊何。

“佛跳墙”为闽菜跻身全国八大菜系之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是我这个学中文的,教过中专语文的人又要挑刺了,一个和尚跳墙过来,怎么变成了佛跳墙呢?哦,原来这就叫“拉大旗,扯虎皮”、这就叫“拔高”,就像“玉兰片”、“西施舌”等等一样,此可谓“起名的艺术”。

“狮子头”是大的肉丸子,可照实说,觉得太俗。取名的功臣是唐朝的郇国公,源头就要溯到隋炀帝杨广。他巡江南,要以扬州四景为题做菜:万松山(金钱虾饼)、金钱墩(松鼠镢鱼)、象牙林(象牙金条)、葵花岗(葵花献肉),大名鼎鼎的“狮子头”就是根据这个“葵花献肉”“重命名”的。

闽菜四大特征之一是:刀功好,如何称之为“好”?有这样三个“如”:剞花如荔,切丝如发,片薄如纸。有的师傅拉的面可穿针眼,据说,有的师傅切的菜也可穿针眼。闽菜有:“一片柔肠”、“肝胆相照”。看,语文知识不是用上去了吗?有人总以为语文没什么用,其实,用处不小啊。“一片柔肠”就是将猪大肠洗净切片,然后放进滚油中,旺火猛炒一两分钟,加点盐即可起锅。“肝胆相照”就有间隔期了。首先,将整副猪肝横切大薄片,抹上一些猪胆汁,风干备用。要享用了,就蒸熟后,再切细片,不加配料,入口先微苦,后甘甜,越细嚼,越甘甜,而且啊,齿颊生香。

京菜特有的两种烹饪方法,一个是:抓炒;它出自御膳房,简言之,就是将主料挂糊,过油炸透,炸焦后,再与芡汁同炒而成。另一个是:焦熘。即用调料腌制过的主料挂上淀粉糊,炸至酥脆,再用较多的芡汁熘制。京城原有“八大居”、“八大楼”、“八大春”、八大坊”,可能延续下来的却不多了。今天就谈到这里吧。

本文已被编辑[天下的风声]于2006-4-26 13:29:16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多笨的一匹马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天下的风声点评:

作者知识丰富,写得很精彩,期待下篇。
问好!:)

文章评论共[2]个
柴立中-评论

珠翠满目,惜无红线。
  【多笨的一匹马 回复】:的确如此,我太匆忙,我以后会注意的,祝好! [2006-4-29 8:46:24]at:2006年04月26日 下午6:37

风中舞动的蒲公英-评论

厉害哦^O^
  【多笨的一匹马 回复】:我觉得美食真的好,同样普通的原料,可妙手与俗手就是给人的味道不一样,多看一点美食的书,就很好,至少书色可餐! [2006-4-29 8:45:25]at:2006年04月26日 晚上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