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过 年连广财

发表于-2006年05月03日 下午4:40评论-0条

大年三十,买了一捆花炮陪女儿玩。

大年三十,给女儿压岁钱。

大年初一,岳父母一家均给了女儿红包。

大年初一,和女儿到交通广场玩,买了几盒鞭炮一起玩。

想起我们小时候,真不可以同日而语……

仍然记得小时侯过年的情景,看着忙忙碌碌的大人们,办年货,写春联,还有家家户户大扫除,都忙得不亦乐乎,汝城人有一名俗话说得好:“三十之夜三十条门路”,就知道快过年了,心理也觉得高兴,暖呼呼的等待过年的到来…

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六,空气中到处充满鞭炮味,这就在过年了。

过年,最忆的是鞭炮。小时侯,放鞭炮就是过年最快乐的事情了,那时候,过年能买上几卷鞭炮已经是不容易的事了,我的父亲也从来没有买过鞭炮给我们几个兄弟玩。但我们还是有小孩想要鞭炮的办法的。到了大年初二,跟着父母亲到姥姥家拜年,一个小小的村庄十几户都要去。每到一家,条件就是吃鸡蛋给一串鞭炮,虽然不长,但聚少成多,也可以玩一阵子了。 所以,小孩子更加是对鞭炮痴迷,鞭炮都是拆开散来放的,谁也不舍得一连串放完,通常是将一个鞭炮放在青石板下或者是墙缝隙里,更有甚者是插在牛粪上,然后点燃,拼命跑,鞭炮声在耳边暴响…听着耳边的鞭炮声,就觉得很幸福了。小时侯都爱逞英雄,在同伴面前用最短的捻能引爆谁就是英雄,所以总把捻弄成最短,然后在手中引爆,通常出手不够快鞭炮还在手中就爆了,耳边响起嗡嗡声,手被炸得青一块,紫一块,却也不亦乐乎…

过年,最想的是红包。除夕通常都是最兴奋的等待,吃过年夜饭,大人们通常都是聚在一起守岁,在敲新年钟时放鞭炮,然后互相道喜,我小时侯通常那时侯也不睡觉,因为心里虽然想,但我小时候从来没有接到过压岁钱,红包也只是在小姑姑出嫁时按过一个4元钱的红包,大人们说,这是要加倍还礼,就又交给了父母。有一年年初二去接大姑姑,接了一个2元钱的红包,初父母数落了一顿,从此再也不敢奢侈红包了。

过年,最念的是元宵。元宵在我家乡是舞龙的日子。在元宵的晚上,大家都准备好灯笼,来到一队的院坪里,人头涌涌,手里都拿着自制的灯笼,灯笼里若隐若现的烛光在眼前跳动是我最喜爱的情景,随着舞火龙队伍起龙的舞动,几百个灯笼忽远忽近,跟着这个队伍向每家每户游去。舞火龙是家乡传统的习俗,火龙大概有十米长,是用干的稻竿绑成一条长龙,舞动的时候用棍子在龙身下支撑着,通常要十几个人才可以舞动,在晚上,龙身上插满了点燃的香,舞动起来就像一支着火的龙在奔腾,我们小孩都是跟着火龙满屋场跑,在鞭炮声和锣鼓声中兴奋的奔跑着,会到自家了,赶紧打开门,拿出准备好的鞭炮,点燃了扔到龙身上去。等到所有屋场都游过了,再回到起龙的地方来化龙,这时候大家蜂拥而上,从火龙身上会抢下几根香,带回家…(据说火龙身上的香带回家插在家禽的棚中,会带来家禽兴旺)

回忆起小时侯的过年,至今还让我兴奋,可惜,随着年月的变迁,灯笼、火龙、狮子都渐渐的远去,鞭炮声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令人兴奋了,依旧的是门前那火红的春联和不再是令人兴奋的红包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连广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天下的风声点评:

年已经过去很久了,现在被你提起,不由又怀念了。
文笔流畅,下笔到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