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深了,皓月当空夜,一个面容清秀却有着那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的高贵气质的男子,俊朗之中又有一股孤傲的气息,如高飞的天鹅,又如静谧的甘泉,隐然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出一种坚毅,一种飘逸。轻轻一接触,似乎隐藏减无数的神秘。此时,月光映入池水,水天一色,景色幽美,不由让人想起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水天一色。
经过了终南亭外的“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景象,来到这里后,让人耳目一新 从洗象池走到仙峰寺迎面华严顶如翠屏风,一朵朵白云不可见,满天星辰却在天空闪耀。
走到达正殿万佛顶后可见佛光,神灯,无言心里终于明白祖父和师父们为什么愿意终老于此,只是脸上又闪过黯然之色,因为信笺上说这番谈话之后,他们就全心向禅,从此再也不论俗事,决定把暗哨部门也交给他。毕竟三人看着他长大,每一步都离不开他们的扶持,虽然现在自己也有信心独自承受任何困难,只是那种眷恋是没有办法舍弃的。这时他已发现他们的的影踪了,不远处出现一个有些仙风道骨,一个学禅多年后仍然有些英俊儒雅,另一个虽然相貌普通却宝相庄严,他们正是他的师父和祖父,李泌,李溯,慧能大师。
首先,李溯微微一笑后开了口,他说道:“无言,近年来你们的所作所为我们都看在眼里,心中也十分欣慰,我虽然对你有些不舍,但是学禅与军事一样,在实践中才能深深体会,你已经能成为一代人杰了。我们也终于能卸下包袱,全身心投入佛心。所谓见性即佛,以后你就要依靠自己了。”说完后拍了一下他的头后退了下去。
然后李泌走向前来对他微微的点了点头后说道:我今生迄今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看着你一步步成长,逐渐成为整个大唐的风云人物。而切忌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接着又意味深长的对他说:“以后一切要靠你自己了。”
无言点了一下头后,他接着说到“你天纵其才,且心性良善, 乃社稷之主,切不可再次的受昭宗迫害,要先发制人。”然后用回忆的笔调说到:“想当初我也以为,可以通过辅佐大唐能够振兴我们的家园,能够让我们回到贞观盛世和开元时的繁华。可是肃宗没有听我的决策,致使藩镇割据成尾大不掉之势,他也终于在惊吓中死去。代宗不信任李光弼、郭子仪,致使朝政多次危局,德宗更是不相信任何人。朝政日益腐败,为了我们大唐的江山我舍身饲虎大三十多年。现在终于可以休息了。但是我假死归隐后唯一的儿孙却双双死于非命”。说完后又爱惜的抚摩了下他的脸:“后来见到你后终于一扫忧郁,收你为徒,况且孝文也已入了我家的族碟,终于有后可以告慰先人”。然后又慎重的说到:“你天性善良,又性情爽直,且天赋过人,实在是百年难遇的奇才,这样你就身处险境。没有我们的一步步磨练的话以你的性情在盛世之中遇到仁厚的皇帝你将会颠沛流离于四地,虽然身后会深受后世喜爱,但你太过于出众,任何的文人贤士都难以忍受,所谓文人相轻,历代如此;在乱世之中遇到一个英明的皇帝你也会功高震主,必然死于非命,因此,我们私自在你年幼时设置了种种障碍,所以在你中状元时已经能掩遮你的锋芒”。无言闪过惊愕的表情,这时才明白幼时总会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事的由来。
李泌也稍微的看了他一下露出笑容,打断他的沉思接着说:“其实你幼小时就和僖宗在一起也是我们商量后决定的,依僖宗的心性如果没有发生叔祖的事,你是不会遇到风险的。”
无言不由露出感激和依依不舍的神色,听他的师父继续说:“你数历风险后,终于具备了智、信、仁、勇的统帅能力,况且我们已为你准备好的局势,以及你小子不知从哪里找来的几个兄弟,都不仅深具才能而且看得出来对你也十分忠心。和自己天生的领袖气质。我们归隐后,以十年为期限,希望你披山带河,不失我们所望。”说完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后飘然而去。
这时,慧能走了过来,只见一动一静中让人生出趋然下拜的意图,既让人感到无比亲切,又让人生出无比敬意。无言像个小孩子一样偎依在他的胸前,希望再次能够感受让自己的今生最敬重人的气息。从幼时他把他后世带来的知道介绍给他,待他像子侄一样,琴棋书画,商业,政治,法律等各行各业的知识,以及佛学绝大多数都是他传授的,自己纵然聪明,没有他,自己也许是另一个杜甫,白居易或者高适。
慧能轻轻地抚摸了一下头后,对他说:“你的祖父和李泌师父辅佐你是由于你是天生帝王的成份居多,我呢?只是喜欢你本身。我和爱妻没有子孙,爱妻死后,我虽成了名僧,但尘心未泯,但见到你后终于改变了,从前虽然思念你的师母,但是已无欲无求,如果红尘中还有什么牵扯的话,那就是有点舍不得你”。说着他的脸上淡淡的掠过激动之色。
而无言也痛哭流涕。
不一会他接着说:“你是我最出众的弟子,本来是我衣钵的传人,虽然我授衣以来屡遭磨难,但是如果授给你的话必不久我佛法大行于世。只是你太重于情,所以无法让你扯过情衣,因此我只能令你那些师侄们分门立庭: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记得有个僧人问我:“谁学到了五祖弘忍的禅法”。我回答到:“我没学到,因为我不领悟佛法”。其实我是想让人知道佛法需要顿悟而不需要领悟。你能够舍弃自己的情思为靡靡大众指出佛音,实乃佛门幸事,不愧我疼你一场,日后牢记顺其自然,不受牵绊,阿弥陀佛,善哉!记住此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使惹尘埃”。说完后挥然离去,无言跪在地上朝着他们离去的方向磕了三个头后,站了好久后也再次跳上征程。
-全文完-
▷ 进入南宫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