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岩山是我们s 市的文化名人。在我们s市,先前还出过另一个大名人,那就是明代歌妓赛西施。现在明清的一些野史里还有她许多香艳情事的记载。而齐岩山23岁时,就写出了震撼文坛的长篇小说《故土沧桑》,一举成名。后来他还成为了“左联”中的一员。此外,他的绘画才能极高,最擅长画水仙花,现如今国内有多家博物馆收藏有他的作品。所以,每当谈及本省的文化名人,是不能不谈齐岩山的。
不过,齐岩山自己是不会听到后人们的赞誉的。因为长期艰苦繁重的生活,使他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年仅43岁的他于1948年秋因肺部大出血去世,身后留下几部著作和孤儿寡母,还有一幢他那地主祖父留给他的古色古香的十分有建筑学价值的大房子。
这座古色古香独具民俗韵味的房子建于明末,有着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历经数百年的战火和岁月风雨,依然十分结实。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许多在这里寻访赛西施香踪的文化人也纷纷慕名前往参观,啧啧赞叹它精美的结构和深厚的文化意蕴。
有一天,齐岩山的儿子,退休教师齐农突然得知消息,市政府已决定拆除包括齐家旧居在内的这一片老城民居。齐农急了,慌忙向有关方面打报告,呼吁要保护有民俗特色的古民居,不能随意破坏。有关部门自然置之不理。齐农仗着自己政协委员的身份,联络了一伙颇有名气的政协委员,上书市府,发出“刀下留城”的呼吁。过了十来天,年轻的市长接见了他们。不过,市长听了这帮白胡子委员的慷慨激昂的演说后,不屑一顾的说:“你们那堆烂木头值几个钱?我们旧城改造可是几个亿的大工程!”
一个来自教育部门的委员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市长,那里头有齐岩山等名人的故居,他们都是文化名人啊!”
市长挥挥手说:“一个市级名人嘛,也没什么特别大的价值。宋氏三姐妹的名气大不大?她们的故居还不是说拆就拆?遵义会址周围的许多历史建筑,不是也拆了个精光?你们要看到旧城改造的大利益,而不能只看到那一堆破屋破瓦破家当!”
“那可不是什么破屋破瓦破家当!”齐农书呆子气发作,竟然嚷道,“旧城固然要改造,可也不能粗暴地大拆大改,让城市失去史迹!作为知识分子,我们绝不能让 s 市失去这么精美的凝固艺术!”
年轻的市长呆住了,他从来没这么被人顶撞过。他撇撇嘴:“实行旧城改造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你们就不要罗嗦了——”
“作为知识分子,我要以自己的良知……”
“这么说,我们就没有良知了?”市长的脸板了起来,“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啊,总爱自以为是——开个玩笑啊,没有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地球也照样转,对不对?”
齐农面红耳赤,但马上脱口而出:“您说的不对!地球的转动,是知识分子发现的。在此之前,世人们一直以为地球是不转的。所以,没有知识分子,人们是不知道地球是转的,也就是说,没有知识分子,地球根本就不转!”
市长目瞪口呆,对这个公然多次顶撞自己的老头子看了半晌,就像看一个来自外星球的怪物。最后他表态说:“好吧,你们先回去吧。我会给你们——尊敬的知识分子们一个答复……”
第三天,齐农赫然发现推土机等庞然大物开始侵入他所在的这片街区,古老的街巷和古朴的民房顿时土崩瓦解面目全非。
他还听说,除了繁华的大商厦和高耸的城市标志性建筑,这里还将建造一个占地30亩设计精美的赛西施纪念馆……
-全文完-
▷ 进入余新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