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园地四,在口语交际·习作板块中我看见了一组漫画。我对这组漫画中两位主人公的行为非常赞赏。
漫画中虽然没有一个文字说明,却很容易读懂:小明(图中的小男孩)和小红(图中的小女孩)在放学的路上,看见路边的垃圾桶下布满了垃圾,他们两人都十分不高兴。小红一步跨到垃圾桶边,对小明说:“小明,地上有这么多垃圾,快来帮一下忙,我们把它们拣到垃圾箱里面吧。”听了小红的话,小明还是站在那里,仿佛在思考着什么。突然,他发话了:“小红,我觉得光是捡一捡垃圾没有用,这样解决不了本质问题,有些人很快就会再次把它弄脏的,我想,要是能把人们的习惯改掉就好了,要改掉人们的不良习惯,一定要写一个警示语来提醒他们。可是写什么好呢……”小明挠挠头,突然,他灵机一动:“有了,就写‘文明——只差一步’吧,怎么样?”小红拍着手笑着说:“好啊,好啊!”小明说干就干,立刻在书包里拿出一张纸、一支笔和一瓶胶水,用平时练就的工笔书法工工整整地在纸上写了六个大字:“文明——只差一步”。随后,小明立刻用胶水把那张警示纸贴在了垃圾桶上。这时,小红的垃圾也拣完了,见到小明写的警示语,高兴得对他举起了大拇指,夸他说:“你真棒!”小明说:“你也一样!”做完之后,他们便又背起书包,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那一句警示语使我沉思片刻,我想:现在,没有人再像图中的两位主人公一样,见到垃圾就去捡起来。有些人还嫌脏,把面前的垃圾踢到一边。有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一位叔叔,在他脚前有一块香蕉皮,我想:可千万不要踩到,否则会摔跤的呀。谁知他也看见了,可是,却伸腿一踢,把原本在路边的香蕉皮踢到了路中间。我想:他要是弯下腰顺手把香蕉皮放进垃圾桶就好了,可是他就偏偏却没有,好没有道德啊。他肯定没有读过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连忙跑上前去,把它拣了起来。小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但想到怎样去解决目前的问题,而且看到了未来,人们还会把垃圾桶弄得一片狼藉,于是他就写上了“文明——只差一步”这句警示语。
是啊,在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就为了那一步而把垃圾投向了垃圾桶之外了呢?如果不能够改掉这个问题,那我们深圳又怎样争当全国文明城市呢?如果这种毛病在全国扩展,那我们中国又将会怎样,是否会变成一个巨型垃圾储存场了呢。有人就会问道:“那街道清洁工为什么不把垃圾倒到桶里呢?”提这个问题的人要知道,我们一个省丢垃圾的人数和全国的道路清洁工总数差不多,这样,又怎能够清洁好呢?刚一清洁完,就立刻有人再次把路面弄脏,这是清洁工所转变不了的。
所以,我认为:不能无止境地增加清洁工的数量,而应该从本质上去解决,从道德问题上去解决。
付啸辰 五一班
-全文完-
▷ 进入山顶洞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