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带母亲去看三峡大坝笑比哭好

发表于-2006年05月20日 晚上8:56评论-0条

在我眼里,母亲不再只是母亲,还是我的“孩子”,所以格外疼了她。 

一日,母亲说“我想看大坝”。我说“好啊!”,就带母亲和女儿上了路,母亲还特地换上了一件大红的毛衫。看得出,母亲很在意这次出行,想必母亲此刻的心绪已幻化成蝶,多么急切地要扑向葳蕤的花丛。

母亲已过了七旬,再加上因高血压偏瘫,走起路来自然困难。在武警朋友的帮助下,我们将车直接开到了大坝的观光桥上。

刚下过雨的天空,是少女明净的脸,泛着柔和的光泽,我有一种想要触摸的冲动。轻柔的风揪下太阳的鳞片,随意的撒在江面上,跳跃着。母亲轻倚着桥的栏杆,极目四望,目光中满是好奇与惊喜。

我因来过很多次,对大坝及周围的一切都已熟视无睹,便在一旁静静的注视着母亲。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吸引了母亲,还是母亲心中隐隐的渴望被生命的狂热点燃?站在桥上的母亲宛若初见光明的孩子,贪婪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泄洪闸、185平台、隔流堤和具有海韵般澄澈碧绿的江水等等。母亲简直不是在看,而是在用目光去一一抚摸,用心去感受这条在她心中奔腾了几十年的浩浩长江是怎样被智慧的墙一分为二:坝上是躺在摇篮里熟睡的“婴儿”,坝下则是“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热血青年”。

我原本以为母亲是个局外人,不会感怀于这世人的壮举,不会再倾情于这奔流不息的长江,可是我错了。母亲是喝长江水长大的,在长江的号子声中历经了生活的欢乐与苦痛。母亲常常在发洪水的季节到河里去捞鱼,或在雨过天晴的午后去拾被激浪推向岸边的柴禾,或久久伫立在江边的礁石上守候驾船远行的丈夫······。

看着沉浸在幸福中的母亲,我不住地按下相机的快门。不要我搀,母亲扶着栏杆向前移动着,不断地改变着凝望的姿势和远眺的方向,目光依旧灼热。母亲每走两步都要停下来看一会儿,然后继续前行。我不愿打扰母亲,只是在觉得她累了的时候叫她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喝口水。

看完大坝,我还带母亲参观了尚未竣工的“长江截流纪念园”。母亲依旧兴致很浓,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颠来挪去。在我只须一个小时左右的游览,母亲却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去观看与体味,到离开时依然恋恋不舍。

因为有些累,也因为有些兴奋,回到家母亲便躺在床上睡了,有一种我无法企及的满足在母亲多皱的眉宇间轻轻荡漾······。

我们家虽毗邻大坝,我却从未想到过要让连走路都很困难的母亲去看一眼大坝,去看一看这原本负载着她太多情与爱的母亲河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么多年来,我常常自诩为孝子,但总固执地认为母亲只要衣食无忧就心满意足了,却忽略了母亲的精神家园也还得我们用心去呵护,去为之增色添彩。我不禁感到无比的羞愧起来,仿佛有些“欺世盗名”的嫌疑,“孝子”的光泽也渐渐褪色成苍白的记忆。

好在我现在已能坦然地走进母亲的情怀,逐渐明了母亲作为我的“孩子”,我有责任和义务让母亲再次拥有孩子般七彩的梦,并让母亲沿着记忆的河流寻觅她曾拥有的或失去的童年的快乐。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笑比哭好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萧月月
☆ 编辑点评 ☆
萧月月点评:

母子之爱,
缘于一切日常之中,
而带母亲看三峡大坝,
当是幸福快乐的开始,
并洋溢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