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爱,是生命中的伟大力量玫瑰公主

发表于-2006年05月21日 清晨7:56评论-4条

斯人已去,相信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倾涌而出的眼泪,更多而长久的是他的灵魂!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丛飞又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让自己有用的器官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在这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社会环境中,都说奉献爱心、知荣知耻、明礼诚信,然而,真正能够像丛飞这样放弃了本应属于你的富裕,甘守清贫,却用自己奉献精神直至生命恪守这本不应全属于你的社会责任并温暖着人民的心,用生命来诠释人生价值的能有多少人?

大凡有良知的人,无不为丛飞短暂的生命而痛感可惜,然而,在我看来,丛飞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有质量地延长了生命——在自己身上更在别人身上。他以行动为人生的“荣与辱”做了最好的注脚……而这个注脚恰好能够用“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来形象地概括。

丛飞过早地走了,是个极大的憾事,然而,对于丛飞本人来说,死而无憾。只要能想到的,丛飞都尽量地做了,即使没有做到的也千方百计去努力了,这种执着的精神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爱着我们的社会,爱着我们的生活,是绝对坚持不下来的。

丛飞,一个新时代荣辱观践行者的楷模!丛飞的一生告诉人们,知荣知耻不用去表白什么,只要把“人之初,性本善”发扬光大,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献能够做到的爱心,自然就知荣知耻,而这种知荣知耻比任何的说教更令人感动,令人佩服,令人深思。

值得丛飞欣慰的是,深圳青少年基金会去年成立了“丛飞助学专项基金”,不仅让丛飞资助的贫困学子能够完成学业,还能让更多的失学儿童走进学校。而丛飞一年来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与病魔殊死搏斗,有质量地延长了生命,不仅看到了小女儿的出世,甚至听到了女儿呼唤“爸爸”的声音。丛飞的妻子邢丹平静地对记者说:“哥哥身前交代,走的时候要穿上他那套最喜欢的白色演出服,我已经给他准备好了。”一切是这么的让人感动,一切都如了丛飞生前的愿望。但我还在担心,如果政府不能肩负起对贫困孩子以及所有贫困人群的救济和社会保障,那么,丛飞,在天堂还在思虑人间的爱心!由此,我更要向这一伟大的灵魂致敬!丛飞,请走好!

丛飞十年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是全社会尤其是政府公务员需要学习的,希望更多的行业开展学习丛飞精神的活动。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过马路时扶一把残疾人,乘车时给老人孩子让个座等等。假如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深圳就会成为一座充满爱和希望的城市。把丛飞事迹的点点滴滴加以放大,人们可以在细微之处发现丛飞精神的伟大之美,体悟丛飞精神的同时感受教育。我是深圳市私营企业协会的副会长,我们协会要号召私营企业的老板和员工向丛飞学习。周云昕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也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深圳造就了丛飞这样典型的爱心市民。学习丛飞,就应该理解丛飞。他的善行是真诚的,他的快乐是由衷的,如果你去这么做,你就会感受到。梁毅七八年的时间里,我亲眼目睹了丛飞所做的一切,我理解丛飞为什么会这样做。丛飞身上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豁达乐观的精神,丛飞精神就是深圳的奉献精神。丛飞的出现是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义工精神在这座城市结出的果实,大力弘扬丛飞精神对城市精神的塑造和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丛飞是我学习的榜样!徐龙(盐田区人民医院医生、盐田区义工联理事长、义工代表)丛飞的执着是令人震撼的,丛飞的扶贫济困是让人感动的,我们应该和他一起为创造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而努力。他唤醒了我们最善良的感情,他让我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就是关怀和爱心,有了爱,和谐社会才能最终实现。感谢丛飞,他让深圳这座城市充满了温馨和关爱,丛飞的爱心行动为我们建设和谐深圳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丛飞丰富了深圳精神,他的情操是我们这个城市的品格,让我们这个城市的文明底蕴更加深厚。深圳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年轻城市,丛飞现象是深圳精神文明建设的缩影。丛飞精神在当今社会显得弥足珍贵,值得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学习。认识丛飞,就无法让你脱离他对你的关爱。3年前,我第一次与丛飞相识,那时,在我的眼里,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歌手。随着与他的交往加深,我的感受越来越强烈,丛飞总是在默默关心着别人。

丛飞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却用爱心铸造了一座非人工所能建造的纪念碑,将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 丛飞是从辽宁省盘锦市来深圳打工的青年,生前唯一的职务是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没有固定收入。但他从1994年起,却用演唱获得的收入,全力资助178个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10年来,他至少捐献了300万元善款。而他和妻女却一直住在仅有57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过着清贫的生活,为了捐资助学他还背上了17万元的债务。由于积劳成疾,他患上了晚期胃癌,但他以“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于活得有价值”的态度,坦然面对死神,笑对人生。他立下遗嘱,一旦他去了,要把角膜捐给需要的人。由此,不难看出丛飞的爱心,体现的是对国家、社会、人民的责任,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人间真善美的诠释,他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名字、歌声和爱心,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丛飞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精神永远不会熄灭,将激励人们把爱心传递下去。为了爱丛飞可以说是以生命的代价去实现的,这种爱是无私的,崇高的、洁白如玉的,她势必激励更多的人们为爱去努力、去追求、去实践。为了延续丛飞的爱心,去年深圳青少年基金会成立了“丛飞助学专项基金”,丛飞不必担心他的178名孩子再次失学,而且这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将帮助更多的失学儿童重新走进课堂,丛飞可以安心地走了。因为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丛飞作为一个自然人在人世间消失了,但他留给人们的爱将永远得到延续,他也将在人们用爱心汇成的海洋中得到永生。

愿丛飞一路走好,灵魂在天堂得到安息。

丛飞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精神永远不会熄灭,将激励人们把爱心传递下去。为了爱丛飞可以说是以生命的代价去实现的,这种爱是无私的,崇高的、洁白如玉的,她势必激励更多的人们为爱去努力、去追求、去实践。为了延续丛飞的爱心,去年深圳青少年基金会成立了“丛飞助学专项基金”,丛飞不必担心他的178名孩子再次失学,而且这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将帮助更多的失学儿童重新走进课堂,丛飞可以安心地走了。因为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丛飞作为一个自然人在人世间消失了,但他留给人们的爱将永远得到延续,他也将在人们用爱心汇成的海洋中得到永生。

丛飞,一名义工歌手,10年来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失学儿童178人,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直至去世前,他还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

丛飞短暂的人生普通而平凡,但他的人生价值堪称崇高而伟大。丛飞虽然英年早逝,可他早已实现了对个人有限生命的超越,因而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丛飞精神不是一种偶然。丛飞这个典型的出现,是深圳的骄傲、广东的骄傲。丛飞精神最令人感动的是他那博大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助人为快乐之本,尽管丛飞在金钱物质上并不富足,在身体上饱受癌症的折磨,可他依然乐观地、积极地生活,并不遗余力帮助他人。他在奉献中超越自我,在助人中完善自我,一步步从小我迈向大我,追求人生境界和人生价值的升华。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我们从丛飞精神感动中国这一事例中再一次得到证明。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地位有高低,财富有多寡,生命有长短……但这些都不足以体现一个人的价值,不能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砝码。在今天的深圳乃至全国,比丛飞有钱有地位甚至于捐献钱物更多的大有人在,为什么惟独丛飞如此令人感动、令人敬仰?“自尊自强文明慈善堪称楷模;乐于助人爱心使者一生无愧”的挽联,无疑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备受推崇的主要原因。

弘扬丛飞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丛飞把人生最大的快乐放在帮助别人上,把为人民做好事,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总是那么热情和一贯。他参加义工8年,为社会义务服务的时间长达3600小时。他的演出有60%以上都是义演。在自己没有固定收入的情况下,10多年来他捐赠钱物300多万元。他自己曾说:“奉献是我最大的快乐。”这既反映了丛飞崇高的品德和风格,又反映了他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和博大胸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是贯穿在丛飞短暂一生中最突出、最感人、最完美的主旋律,也是丛飞精神的核心内容。

伟大的时代呼唤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丛飞精神是我们广东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所代表的那些优秀的思想品德,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构建和谐广东,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把弘扬丛飞精神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起来,把丛飞精神变成我们每个人的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为实现“三个走在前面”,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与和谐广东而努力奋斗。

丛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添了新内涵,树立了典范。

丛飞是服务人民的典范。十几年来,丛飞的心中只装着别人,惟独没有他自己。丛飞生前曾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质量,在于活得有价值。”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们作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榜样和最好注解。学习丛飞,就是要学习他热爱人民、服务人民、毕生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丛飞是无私奉献的典范。十几年来,他不求名、不求利,专心致志奉献社会,真正做到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他把扶弱助贫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把奉献做到了极致:节衣省吃,甚至连女儿上幼儿园的学费也要由父母代交;遭受无数的误解和委屈,甚至第一个妻子也离他而去;舍不得花钱住院,宁愿把钱省下来寄给山区需要资助的孩子。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特别需要弘扬丛飞这种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增强人们的爱心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带着无限的热爱与眷念,丛飞短暂的人生之旅如流星划过。丛飞所演绎的爱心故事,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人生命题:爱他人者,自然也被他人和整个社会所关爱,爱人者人恒爱之。正可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行善者走了,但其精神永存。今天,我们学习丛飞、怀念丛飞,就是要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关爱正义、关爱善良、关爱良知的浓郁氛围,让全社会充满温暖的善意和人文关怀,在爱心的传递中,激发、整合社会的各类慈善资源,涌现出更多的爱心大使和义工,用爱心温暖他人、温暖社会,为建设和谐广东而尽心尽力。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6-5-21 8:14:42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玫瑰公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丛飞这样爱的大使,
是中国的一个典范,
所有人尤其是有钱人,
能把爱多奉献出一点,
这个社会就好了。

文章评论共[4]个
柴立中-评论

从我做起,而不是等人来爱,自己享受奉献。at:2006年05月21日 上午10:38

细雨梧桐-评论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人与人之间是美好的关系。at:2006年05月21日 上午10:43

林寒-评论

欣赏!
很厉害的呦!!。

  【玫瑰公主 回复】:其实,我是乱写的,没什么好,只是丛飞的精神让我感到生命的存在. [2006-5-31 10:54:01]at:2006年05月21日 上午10:59

知心的爱-评论

是啊哪怕就是一点点的爱,世界就弥漫在爱幸福里!!
  【玫瑰公主 回复】:是的.丛飞的精神使我明白人生的哲理. [2006-5-31 10:52:44]at:2006年05月22日 中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