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名售书杂记(06)
宝声
五月六日。昨天下雨,不能在外面摆摊,没来。不过,今天摆出摊很快就卖了两本。时间不长,又有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士带着女儿来到桌前。这女孩儿比昨天的那个男孩儿要大两三岁,可以肯定是个中学生。这娘俩买书的情形与前天的那母子俩有点相仿,都是妈妈看着孩子喜欢书高兴得不得了,继而愉快地掏钱给孩子买了书。然而,在这几天当中,也有几个在桌子前看书的孩子被妈妈或催促或硬拽着离开的。两者对比,大相径庭啊!
我的神经系统自动地链接到了犹太民族的“母亲网页”上——因为我的小说《大明湖》里有这方面的内容。这是个很优秀的民族,然而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被迫逃离驻地的时候,母亲告诉孩子:什么都可以少带或不带,书籍不能不带!
一个民族的未来,是由母亲决定的!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去世多年的母亲。父亲去世的时候母亲41岁,我12岁;母亲拉着俺姊妹五个,生活很困难,在村里倒数第一第二的。但是,母亲和大哥仍然支持我上学,后来考上了德州一中。母亲是小脚,除了做农活,插空还要纺线织布赶集上店卖了钱供我上学。我发奋学习,初中的功课不在话下,还自学完了高中的主要课程。母亲的言教和身教,给了我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今天,我手捧着几十年的心血凝成的长篇小说《大明湖》,祭奠母亲的在天之灵……
有位先生要买书,我赶紧收回神来。听口音他是外地人,签完字,这位乔先生告诉我说他是山西人。
一说山西,我就想到了“人说山西好风光……”,继而又想到山西出了个作家贾平凹——因为我的《大明湖》和贾平凹有点联系:相当年贾平凹的《废都》一上市我就买了,一连看了两三遍;这一看不要紧,大大地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从那开始,我就一方面整理我以前积累的素材和零碎文章(草稿),同时也积极地重新阅读中外的经典名著……总之,开始了我写长篇小说的准备工作。要不是从那时侯起就开始作准备工作,我这本50多万字的《大明湖》,恐怕现在是出不来的。
-全文完-
▷ 进入baosheng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