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凌未风
--也谈梁羽生的《七剑侠天山》
刀光剑影,剑寒诗香,替天行道,英雄正义,侠骨柔肠,绝技惊人,有情无情,聚散依依......这就是梁羽生的《七剑侠天山》。
在梁羽生的笔下,侠,绝非生冷如蛮夫,更无酸腐似朽儒。剑书同炉,肝胆相照,英雄气,儿女意,浑然天成如天山雪钱塘潮,交织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美丽故事。在一张一弛之间,作者塑造了一群亦侠亦狂亦温文尔雅亦痴心衷情的血肉之躯。譬如昌浣莲,譬如纳兰容若,譬如刘郁芳.....
但在作品中,我最欣赏的还是凌未风!
小说刻画人物性格形象,常顾左右而言他,以取得"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是出来"的高超效果,吸引读者的眼球.在这方面,梁羽生是高手.凌未风的尚未正式出场,作者便意识地塑造一些人物(如纳兰容若、昌浣莲),安排了一些人物活动。
故事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看似轻松自然,滴水不漏,不留痕迹,实则蕴涵深意,静水深流!
纳兰容若,清代杰出的词人,出身显贵,才华横溢,所作词章多传诵,重义气,珍友谊。至于三公主在张华昭被俘虏时见他器宇轩昂,心内甚是爱恋,那是后话。昌浣莲与纳兰容若第一次相见,正有人歌容若新词,直听得她如痴如醉,纳兰公子也弹断了琴弦数根。
直到昌浣莲和桂仲明洞房花烛,她仍想着纳兰容若“莫续京华旧梦,情看黄沙白草,碧血尚阴凝。惊鸿掠水过,波荡了无声。更休问绛珠移后,无处托孤茎,应珍重,琼楼来去,稳泛空溟。”的词句,而容若亦以“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潮海沙?”表示怀念。
一切都在潜移默化。美中不足,我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是希望有一个文武兼备的真正男儿。
那个人当仁不让,就是凌未风!
文开篇伊始,作者借杨云骢之笔,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笑江湖浪迹十年游,空负少年头。对铜驼苍陌,吟情渺渺,心事悠悠!酒冷诗残梦断,南国正清秋。把剑凄然望,无处招归舟。
明日天涯路远,问谁留楚佩,弃隐中州?数英雄儿女,俯仰古今愁。男消受灯昏罗帐,怅昙花一现恨难休!飘零惯,金戈铁马,拼葬荒丘!
杨云骢与“铁掌”恶斗,两败俱伤,最后因上市过重,英年早逝。这首词实际上定下了凌未风人物性格的基调。
当初杨云骢在荒坟后面,用暗器救了一少男少女,即后来的凌未风刘郁芳(只是当时未用这两个名字),后杨又将自己的幼女托付给凌未风。从那时起,杨云骢的影子就根植于凌未风心中:同与恋人爱而不见,同是一把宝剑走江湖,同是剑胆琴心。
凌未风出场已经很不一般。这位武功盖世的侠客,出手不是搏杀,而是救人。
康熙皇帝见父亲顺治帝在五台山的行踪已泄露,唯恐世人责骂自己夺位,遂起杀父之心。他带领侍卫阎中天杀死顺治帝,又以毒酒暗害阎中天。阎中天不知是计,吞下毒酒,危在旦夕。此时,凌未风突然在暗室外一声冷笑,阎中天如剑射出直扑对手。哪知凌未风一出手就搭上了阎中天的胳膊,喝道:“阎中天,你死到临头还不知道,还和我打什么?你喝了毒酒了,快不行了赶快停手,待我看看,还能够解救。”阎中天脚下一软,凌未风探出一支银针,向他背脊天枢穴一扎,又将三粒解毒药塞入他口中。
这个情节确实显示出了凌未风武功出众,一出手就治住了大内数一数二的高手,更奇的是,他并不因阎中天是敌人,就见死不救,而是不惜暴露自己救出了阎中天,宽大的胸襟,狭义心肠令人折服。以后,他几斗楚昭南,力保李定国将军的复国资金,夜探深牢解救出易兰珠,教化辛龙子等等,都是光明坦荡的侠行义举。
虽然凌未风并没有写什么诗词,但他游走江湖之间,赤心肝胆,真实不渝,与纳兰容若的诗情正堪辉映。
有道是情到多时情转薄。
刘郁芳少年是误解了凌未风,又以为凌未风已死,故十六年后,再见凌未风,竟然认不出来了。尽管凌未风认出了她,也没有急于表白。这也反映了凌未风的一种文雅气息。到了最后,众英雄归天山,凌未风刘郁芳两人才算彼此揭开真面目,但也只是如此简单的一句化:“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温,曷若相忘于江湖。”意在劝慰对方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不要像固在涸辙中的泥鳅一样,只能依靠彼此所吐出的口水滋润。
这正如开篇杨云骢对凌未风所说:“你受了委屈(指在儿女私情方面),跳水一了百了。但你的许多师友,他们为了光复汉族,受了更大的冤屈,或死或伤,你们年轻人不管,却为了点点小事,寻生觅死,如何对得住他们?”如此情系天下,才真是“情转薄”而益重,是“无情”之情了。
当然,只有“转薄”之情,而无至痴至重的恋情,那么凌未风这个人物就只会徒有空壳。作者正是表现了他的儿女情,才鲜明地突出了他的英雄之气。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愈是月静风清,醉意抚人的时候,凌未风愈是能控制自己;于是在殊死拼杀,身陷绝境的时候,他的恋情反而越能炽热地奔突出来。
在慕士塔格山,劲敌楚昭南,齐真君率众多清军围攻刘郁芳,正是万分危机,凌未风立时直扑敌阵,奋不顾身,关切之情尽认可见。急切之间,凌未风攻不到刘郁芳身边,只得大声喊道:“你挡住一阵,我就来了!”情真意切尽在不言中。
激战中,凌未风以一敌五,全是上手的招术,一步一步攻上山顶。刘郁芳不敌对手,落下山崖;凌未风恶气攻心,连毙七大高手,有险些将楚昭南斩于剑下。此后凌未风身陷牢狱,更是无时无刻不念刘郁芳,以至他脱险后,立即就要与刘郁芳共赴天山赏雪,钱塘观潮......
“已惯江湖作浪游,且将恩怨说从头,如潮爱恨总难休。
潮海云烟迷望眼,天剑气荡寒秋,蛾眉绝塞有人愁。”
侠骨情埋瀚海,英雄儿女隐天山,这似乎是故事的结局,又非故事的结局。有道是善恶终有报,但仍有如潮爱恨,犹在言外!
如此看来,侠,不是杀手,更不是神怪。凌未风如是,文武兼修,天地真男儿!
-全文完-
▷ 进入天宇欣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