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下”的richell编辑:
你好!很抱歉本人英文学得不好,看了半天也搞不明白richell是个什么东东?打开邮箱收到这么多的退稿信不觉有些吃惊。说吃惊并不是因为第一次收到这么多的退稿信,而是困惑于“榕树下”的评稿标准。写散文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对散文的基本把握能力还是有的,也知道一篇散文如何写才叫“不显单薄”。我惊讶的是七篇稿子的退稿理由均为“内容单薄,不符合栏目要求”,多么简单的理由,看不出一点儿说服力。这不禁让我重新审度贵栏目到底有怎样苛刻的要求。于是我特别浏览了“随笔小札”这个栏目,很仔细地看了里边的一些文章,想知道它们相比我所有“单薄”的文字到底有多殷实。
首先看到的是一篇叫做《丫丫买买提》的文章,第一印象是标题俗不可耐。与其说这是一篇随笔或者札记,倒不如说是一篇粗浅的倡议,内容是呼吁大家都去帮助一个身患贫血的可怜的小姑娘。就文章所说的事情来说,我确实很同情她,生活中我还算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也力求让我的每一篇作品充满人文关怀。这也是我成为“中国散文学会青少年创作中心”的创作员后一直告诫自己的,好的文章必然是对生活点点滴滴的深刻感悟,缺乏人文关怀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再回过头来说这篇“倡议”吧,老实说,从一个文学作品的角度讲,我根本看不出它哪一点可以算得上是一篇好的文学作品,仅仅是一些拼凑在一起的浅薄粗糙的略带煽情的文字而已。后边编辑们的点评更让我觉得可笑,竟然可以通过一个九岁的小姑娘的不幸遭遇联想出那么多东西来,不知道是小姑娘自己的想法,还是你们强加在她身上的诸多想象。在我看来,那些评论和那篇粗糙的“倡议”一样浅薄无力,仅仅是想用一些煽情的文字凸现自己的爱心。可以说,撇开文章讲述的事件不说,无论是从文章结构、文采、语言的提炼还是写作技法等方面讲,这都不是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倒像是一篇小学生写的练习作文,试问这样的文章就不显得单薄吗,恕我才疏学浅,真的看不出它高明在什么地方。
再来说说《清香流溢大地》。这篇文章在我看过的几篇文章里还算是一篇有些文采的不错的作品。文章里有很多景物描写,其中又穿插讲述人物。不足之处是对于人物的刻画明显不够,让人不禁怀疑那个老奶奶的真实性。一篇好的文学作品里出现的人物必然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可是这篇作品耗费了大量的笔墨写景,尽管后边写到了“山村里的女人”,力图表达对老奶奶的情感,可是明显已经感到笔锋无力承担了。过多的细节描写冲淡了文章真正所要表达的主旨,甚至让主旨变得模糊起来,看不透作者到底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难道它就不显得单薄吗?
最后再说说另一篇评论较多的文章——《只是过客》,这篇文章分两部分,是写身处上海和周庄的所见所感,写得倒也动情。语言的简洁明快是文章的一个特点,没有多少赘笔,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可是却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语言过度的精简,相当一部分都不能称之为“句子”,简练的甚至没有了必要的主语,难免让人觉得文章的语言跳跃太大,不踏实,更多的是浮躁。文章里还有一些尚欠斟酌的自造的生词,看起来好像很有文学味道,其实不然,可能还会让很多人不知所云。再者,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也是肤浅的,并没有深度挖掘对于周遭事物的感怀,语言也显得华而不实略显单薄。但是我也不否认它的诸多有点,很多地方还是值得我借鉴的。
其他的我就不做过多的点评了,以上两篇算是我读了的可圈可点的作品,但是让我评价的话,拿阁下的“单薄”与否的标准进行鉴定,他们更加浅薄。不仅内容上不够丰富缺少内涵,作品也少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我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得以通过的,难道就是因为文章注名是文学社团推荐的吗?如果一篇作品非要罩上这些不值一提的光环,打上某某社团的烙印才能通过,那我以后发表文章的时候是不是都要先告诉编辑我是“中国散文学会青少年创作中心”的会员,让编辑们感观上先认同我呢。如果真是如此,那可真是文学的悲哀。文学本来就是感有心生的东西,对于散文来说更是如此,能从最平淡的事物生发出多层次的深刻思考和对周边事物的深厚的人文关怀,这才是一篇好作品。文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是随便舞舞文,弄弄墨就可以上大梁的,在这里我看到的作品更多的是在玩弄文字,看似新鲜的文字里包裹的却是一个个匮乏的心灵。我并不是在诋毁里边的写手,很多的文章让我看过了还是感触颇深的。
我承认自己的欠缺,文学本来就是在不断摸索中成长进步的,没有谁的东西是完美无疵的。你可以退我的稿,但是退了七篇稿子理由全都是“文笔很优美,但内容稍显单薄,不符合本栏目的要求”,这如何让人信服?发给贵网站的很多文章都不是第一次发表了,发给其他大型文学网站以及报刊杂志得到的评价都与你的评论截然相反。即使是要退稿,也要给作者一个心服口服的理由,这是作为一个编辑最起码的素质吧。简简单单一句“内容单薄,不符合要求”就能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人不禁要问这是怎样的“要求”呢,也让我开始怀疑“榕树下”的文学氛围是否纯净,权威性又何在?
你一个小小的编辑就能枪毙我七篇已经通过其他方式发表并获得诸多肯定的文章,不知道这说明了你比其他的编辑更加高明更加严格更加权威呢,还是说明你的水平有待商酌呢?我不得而知。好在我是个有自知之明和良好的文学素养的人,对自己的写作水平也有客观的认知,你这样无理的处理方式对我并没有丝毫的影响,反而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倘若换了个初出茅庐的文学小子,在他踟躇于自己是否该坚持自己的文学信念时,你就一下子无情的没有充分缘由的枪毙了他的七篇文章,让他做何感想,也许他原本可以绽放的文学生命就这样夭折在你的手里。我认识散文学会里的很多小小作家,他们的平均年龄也就十五六岁。当和他们谈起文学的时候,我可以感觉到他们对文学的执着信念,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我理解他们那种天真稚嫩的心灵。也想象得出你这样不负责任的编辑态度对他们会有怎样的影响。
总后还是那句话,你可以枪毙我的文章,不管是七篇还是一百篇,但是总得有一个可以站的住脚的理由。既然你能做编辑,那应该懂得每篇文章的不足之处都是有所区别的,身为一个编辑点评的时候应该针对不同的文章做出具体的指正。否则那么多篇稿子同时被退都是同样的几句简短的没有多少道理的理由,如何让人不产生疑问。虽然你退了我的稿子,但是我的文章依然会得到很多人的肯定,不会因此而沉沦。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说我的内容单薄是因为你们根本就没有明白我所要表达的意思呢还是无法领悟我隐晦的文字?不知道这是我本身写作水平的问题还是编辑自身的素养不够呢?这里我就不多做评论了。还是要感谢你们的回信,让我看到了文学以外的很多东西。
我的这封邮件就不劳你们大驾回复了,即使你们有诸多反驳我的语言,也掩盖不了自身的不足。人都是有缺陷的,我会静下心来总结自己的不足重新上路,你们也好好总结一下自己吧,还有很多羽翼尚且稚嫩的心期待你们的点拨。你们同样可以退他们的稿子,但是一定不要退了稿子还敷衍他们。那样我也会感到坦然了。
祝工作顺利!再见了!呵呵,应该说是永别了,我对“榕树下”已没有一点儿好感了,连个好的开始也没有,至少它真的不适合我。也许网络文学本就如此,缺少文学原本的严肃性和公证性,半瓶水的人也可以上去凑热闹。哈哈,世道真的变了。
-全文完-
▷ 进入箫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