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忙碌了一天,最幸福的就是能回到家的时候,有个归宿,一个“避风港”。最惬意的莫过于坐于此写自己生活中的感悟,也是种幸福。羡慕身边有那么多的同学住在学校附近,而自己却还得拖着疲惫的身躯坚持一个小时的车乘才能到家。其实更多的同学是由于家住的远为了方便工作、学习而在外租房,虽然能锻炼自立的性格却未免也少了些温暖。体会不到外地来京务工、求学的人们的苦衷,是因为自己没有孑然一身闯荡另外的城市 来到“第三极书局”工作,认识了来自不同城市的人,也结识了一些秉性相似的朋友。小林是我认识不久的一个,他来自毛主[xi]的故乡!湖南,独自一人来京闯荡。不苟言笑的他却写得一手很诗意的文章,很有文采。他的那种读来沁人心脾的文笔也是我一直向往的,曾经试着用这种巧妙的笔法去写自己的文章,但总也写不出那种效果,是因为自己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的缘故吧。他说很欣赏沈从文先生,也立志做个他那样的人。成为作家是小林的理想。上周五下班,我应邀来到他住的地方,毗邻北大的一条巷子里的一间不足10平米的小屋。简陋的床、一张破旧的写字台、一张桌子和一把掉了漆的椅子是房东安置好的外,一只电饭锅、一些简单的日常用品、一部cd播放机、摆放在写字台上几本文学类书籍和他创作的作品,是小林来京生活的所有家什。而那部cd机是他曾经送给他心爱的一个姑娘的,一年的交往却未能使他们走到一起。王小波说过一句话:“之所以我不说话不是因为我不想说,而是因为没有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吃着他蒸的饭,虽然有些硬却觉得很好吃。我真心地感谢他能把我这个北京人邀请到他这个北京的“家”。这家虽小,看似简陋却蕴含着一种精神。只有生活艰苦的人才会更珍惜生活,才更能懂得生活的真谛。也正如鲁迅所说,物质过多,精力就会被身边的物质所累。 总想让那些没有机会“呐喊”的人有“呐喊”的机会,但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有个真实的故事一直印在心里,也一直给身边的朋友讲述着。他,一个身高不足1米5的二十多岁青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这看似平常的事情发生在这个年轻人身上却很不平常。一家人为了生计以乞讨为生,爷爷对他严厉却袒护弟弟,爷爷每天都督促他去乞讨。他不甘于以乞讨度过一生,后来为了能赚钱上学便开始了捡破烂的生涯。他通过拾到的旧书报来学习,一点点地积攒出学费供自己和弟弟上学,通过自身的努力步入了大学的殿堂。他的那句:“在我乞讨时没跪过一次,在我捡破烂的时候从没偷过人家一分钱。”的话语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化作动力催我奋进!“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流浪人的歌在我心中回荡着,不争气的眼泪又润湿了双眼。祝福那些身处逆境却努力打拼的人!
-全文完-
▷ 进入闲云野鹤gxl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