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同年人一样,在那个年龄我离开了父母,走向自己的梦想!2002年我考上了大学,于是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和父母分别,揣着梦想我上路了,沿途的风景很美,汽车在高速上飞快的行驶,我的眼睛一刻不停的看着窗外,我要用我的眼睛记下我的第一次旅程!
我开始馅人深思,为什么同在一个省,经济会有如此大的悬殊呢?这时我想起了高考报志愿时老师们的良苦用心,他们说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报考苏锡常的高校。江苏的经济发展是全国人民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作为一个江苏人却没有丝毫的自豪和喜悦,并不是我不爱自己的家乡,而是我的家乡在苏北的一个镇上,然而苏北苏南的差距也是为什么江苏的经济再发达也不可能是全国第一的主要原因。再富有的地方也有穷人,再贫穷的地方也有富人。在我眼里苏北人贫穷的主要原因是懒惰。
大学生活结束了,我的心也比以前高了,不是因为别的什么,而是的确环境造就人才,如果让我永远只在苏北,可能我还认为自己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然而现在的我更加懂得把自己的位置如何摆正。外面的世界很大,我们不能只做井底之蛙。
短暂的大学生活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总结了一个有关贫穷的说法。
我们羡慕富有的人,可是我们不曾看到他们背后付出的艰辛,作为一个生在苏北,在苏南生活多年,虽然年龄不大,但是也有我自己的一点见解。我不想举过多的事例来说明,只想说说60岁以上的人,在苏北,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年龄层次的人尽管身体很艰苦、条件不富裕的,也已经“功成身退”了。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了,我这样说也许很多人认为我是那种不体贴不善解人意的女孩,你可以先这样理解,但是请你看完再对我这个人作最后的宣判!在苏南我却亲眼看到很多60 甚至70以上的爷爷奶奶们整天不停的劳累,奔波!去年10月份我在昆山生活了一段,房东是60多岁的夫妻,他们的房子是很老的四合院,大概有房客20家,每家房租200元以上/月,这在苏北可以与一家年轻人家庭收入相比,事实是即使有这样的条件他们并不是坐在家里享受晚年。白天房东爷爷会大概在8点出去,十一点回家,开始我很不解,后来我知道了,他是去“上班”了。他的工作就是栽树。他每天虽然只工作几小时,但是我看出了他们对生活不懈的追求,这样的人生很精彩。这还不算,房东奶奶的精神更可嘉!她从没有睡过一个整夜觉。也许你会认为是夸张,但是事实是这样,因为她总是白天休息,到房客都睡觉的时候她就会开始忙碌了,为什么呢?因为她是一个很负责的房东,她是起来看家护院的。哈哈,当然了这也许成为她的生活习惯了。不仅如此,她傍晚时后会在院子里烧开水,然后赚取每瓶一毛五的开水费,也许您会认为她是为了方便房客,其实不是,是真的只为了赚取那几元钱,因为在那个小区,不到20米的地方就有两家开水房。为了烧那几瓶开水她到各家房客家把水瓶拿了装好了再送过来,不是她服务好,而是别人家是一毛。白天还要检木材。刚开始我很郁闷,一个月已经得了那么多房租了,难道他们老两口真的能用得完吗?后来我才知道这叫积累。这只是我看到的一个现象,但是他代表了一个群体,他们勤劳,孜孜不倦,不会为了享受放弃生活的理想。而我所知道的我们苏北的很多人,不仅是年纪大的,有很多年轻的妇女也是一样,他们吃完饭就是麻将,再不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聊。我不知道这样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难道不可以换一种生活方式吗?
看苏南苏北
差距如此之大
试问谁能改变
愿有朝一日
风光一片大好
苏南美景依旧
苏北旧貌换新颜
小生静观其变
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看法,这也是我的愚见,愿家乡更加多娇!愿有一天不再用苏南的扶贫款,希望真的有一天能够有资本搓麻将。在我的记忆中我家的帐本上没有那一天不要记帐的,小到几元大到上万,有时我同情他们,有时我可怜他们,更多时候我觉得他们活得很可悲。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为什么有双手却不懂得自食其力呢?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6-6-22 14:04:57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文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