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悠悠的中华历史留下了许多尊德尚礼的故事:程门立雪,飘飘的白雪埋没不了追求知识的枝著,凛冽的被风也吹不散尊重老师的美德;张良学艺,一次次的刁难与奚落没有改变张良尊敬老人的美好德行;尾生抱竹,海水淹没了尾生,却留下了诚实信用的美好风尚。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似乎已经与“礼仪之邦”这个称号名实不符了。公共汽车上随时可以看到“老弱病残孕”专座上大大咧咧坐着一个健壮的小伙子;大街上有人毫不在意地随地吐痰;而约好时间却等候一两个小时方见其人姗姗来迟更是常有的事。
在国外,有人甚至用中文写着“中国人,请便后冲水”、“中国人,禁止喧哗”的牌子以时时提醒“不将公德的中国人”。这种做法带有一定的侮辱性,你也可以把它们与百年前黄浦江畔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相比。可明显地,后者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耻辱,前者则是咱们自取其辱!
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人和韩国人。日、韩两过人民的公德心在全世界有口皆碑。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一次国际大型运动会结束时,面对没有一丝杂物的日本看台,美国人发出了“可怕的日本人”的惊呼。而二○○二年为了庆祝“世界杯”足球赛在韩国举行,韩国全国放假一天,人们在广场上围坐庆祝。电视屏幕上那干人走后干干净净的广场,引起了全世界的思索。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各国国民素质的竞争。国民素质的提高不仅指职业技能、应用科技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公德心与主人翁意识的提高。
你我皆是中国人,祖国繁荣与否,光荣与否都是你我一笔一笔描成的。只有我们坚持培养公德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才能给祖国增光添彩,才能无愧于自己的良知,才能使中国成为永远的“礼仪之邦”!
-全文完-
▷ 进入凌野寒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