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天堂向你伏身凝望/就像你凝望我一样略带忧伤/仰望我曾经圣洁的理想/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带回满身木棉与紫荆的清香/带回我们闪闪发光的时光/然后告诉你/我已找到天堂————《木棉天堂》
坚决而果断的铃声宣告了高一期末考试的结束,一切有待延续的荡气回肠的考后情绪在升入高二的气势降临之前就嘎然而止。像极了海难发生时的前兆,自然的有点不切实际。可我在想,海难的产生必然伴着浪涛汹涌的气势,威风粼粼的刷新人类对《大海啊,我的故乡》《海之恋》等等维护大海真善美形象的歌曲的情感任知,与情与理也算一种价值。而高二的促然而至无疑是在时间与记忆面前制造一种背道而驰的空间定位,很遗憾“距离产生美”的定律在这里并不成立。读书的日子很精彩读书的日子也很无奈。不知古人“头悬梁锥刺骨”的骇人态度是否是在久病未愈或时局动荡的背景下做出的敷衍性表现。由于心中有太多置疑的不确定性,所以现实生活中一切以表现古人的生活状态为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都不能引起我足够的兴趣和重视。也许和早有预谋有关。一觉醒来,各科试卷纷纷踏来,大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气概。我下意识的明白,这预示着一个不大美妙的假期的到来。
学业?现实?竞争?回家时路过时代影院看到宣传栏里有大幅《天使与海豚》的海报,画面的过于完美给我强烈的不真实感,难以想象它在挥者商业抄做的旗帜摇旗呐喊的同时还不忘给人们营造美仑美奂的视觉空间。今天的语文测试上有篇作文是关于‘升入高二的感想”我小心翼翼的把自己对高二的空洞与迷茫换成了喜悦与向往,结果老师给我判了个优甲。原来不大真实的感觉有时候是种致命的美,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很多的时候我都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在大人看来前途无量的生活模式,已经习惯了不再拿躁动的心态跟升学的重任做头破血流的较量。已经可以把残酷的高考当作柏拉图似的华丽的自慰。可我以为的仅仅是我以为的,与现实终究存在着误差,我依然会为了一场失败的考试而心伤懊悔也依然会陷入“青春为何物?”的迷茫。青春是什么呐?是考试;压力;《安妮宝贝》;梦想;幻觉还是别的东西,我不知道也不性知道了。
“高二已经来了,高三还会远吗?”网上的同龄人这样告诉我。
痛。我知道他的话击中了我。为了寻求安慰,我开始写大量的字,我在深夜听自己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寂寞的声音,它们好象是海底不断游走和停留的鱼,留下落寞的气息。在此时,我感觉自己从未有过的贫乏和富足。我希望自己能怎么一直安静的沉溺下去,不再醒来,不再呼吸也不再需要面对现实的勇气。我们是一群坐在地狱里仰望天堂的孩子,光明是近在眼前的,黑暗是穿插其中的,梦想长出了翅膀跃跃欲试的准备飞翔。
凌晨3点的时候,我终于伸开疲倦的手指,关掉电脑,然后去睡觉,熄灯前还记得看一眼台历,确定了明天是周末不用去补习班。躺在床上我的世界突然安静了下来,我在想这个时候同学们或许已经睡了吧或许已经醒来,在灯下做《数学全解》或《英语闯关》吧!闭上眼的那刻起我知道眼泪就要来了。索性躲在被窝里感觉中天崩地裂的落寞开始上演了。
梦里面那个长了翅膀的小孩子,寂寞的飞在城市的上空,逢人便讲:请问,天堂在哪里?似乎没人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他背对着天空找不到答案。“可是天堂会在哪啊?”
-全文完-
▷ 进入感冒胶囊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