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行者武松在景阳冈打虎的事迹大报、小报一宣传,武松就成了阳谷县乃至全国的大名人。这个企业请他做广告,那个企业请他做代理人,忙得不亦乐乎。连阳谷县衙为创治安先进县,也请武松做了挂名的都头。特别是阳谷县虎骨酒厂,花了150万两银子请武松在汴梁电视台做了3个月广告,虎骨酒销量直线上升。厂长吹破天逢人就说,虎骨酒厂是每天用一万两银子的投入换回十几万两银子的收入 ,这广告做的值。
武松的哥哥武大,身长不足三尺,人送外号“三寸丁谷树皮” 。别看武大样子不强,自幼儿卖烧饼出身,却很有经济头脑。见弟弟武松成了大名人,别人都在吃名人,发大财,自己当然不甘落后。想了几天,注册了“阳谷县矮子公司”,靠武松担保,从银行贷款500万两银子,盖起了厂房,购置了设备,开始生产“儿童增高营养粉”。
为哥哥做广告,武松自然特别卖力,不但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还亲自上街发放宣传品。宣传品称:“儿童增高营养粉”是用武家祖传秘方研制,能促进儿童骨骼发育,连续服用两个疗程(每个疗程6个月),儿童可增高5厘米-10厘米。武大小时,因家境贫寒,无钱配制,只长到三尺多高,便停止了发育。轮到了弟弟武松,武家吸取教训,卖掉了家中所有的值钱物品,配制了两个疗程的“儿童增高营养粉”,结果二郎武松长的身长八尺,虎背熊腰,双手有千钧的力气。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了斑斓猛虎。
你甭说,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居多,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好身体?特别是看到广告上武大郎和武二郎的鲜明对比,好像不吃“儿童增高营养粉”,孩子就会长的跟武大一样,谁不害怕?广告做了几个月,“矮子公司”的产品就销疯了。一百多工人24小时不停生产,“儿童增高营养粉”仍然是供不应求。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武大郎在阳谷县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连昔日把他踩在脚下的西门庆也对他点头哈腰,开始称他武大老板了。潘金莲更是后悔当初一步走错,跟了浪荡子西门庆,当了个姨太太,永无出头之日。哭哭啼啼要和武大郎复婚。今日的武大郎已不是昔日的“三寸丁谷树皮”,多少妙龄女子围在身边,武大郎爱都爱不过来,对潘金莲的复婚请求看也不看,就扔进了垃圾桶。
可惜好景不长,东京汴梁的食品营养专家对“儿童增高营养粉”提出了异议。说“儿童增高营养粉”的宣传没有科学依据,根据对“儿童增高营养粉”成分分析,不过是一些豆粉加了甜蜜素罢了。儿童正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年长高几厘米是很正常的,吃“儿童增高营养粉”会长高,吃萝卜白菜照样会长高。这种说法在报纸上已发表,“儿童增高营养粉”的销量大滑,“矮子公司”很快就由盈利转入了亏损,不到一年,就到了破产的边缘。银行催着还贷款,销出去的货要不回现款。“矮子公司”举步微艰。武大郎为躲债务,对外宣称,当年被西门庆踢的一脚内伤复发,一命呜呼。暗地里悄悄的卷了金银细软离开了阳谷县。后来,武松花了500两银子,买通了施耐庵假戏真写,在《水浒传》中,武大郎被西门庆一脚踢死。这样武大郎欠银行的500万两银子就成了死账。虽然这样做让西门庆吃了一场无名官司,但武大郎得到了实惠:公司虽然破产了,后半生仍然过着衣食无忧个生活。
至于武松,因为做了虚假广告,各家报纸都作为名人的花边新闻进行了报道。弄得打虎英雄声名狼藉不说,银行还要追究那500万两银子贷款的担保责任。武松没有想到,一个广告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负面影响,使自己在江湖上无法为人。只好宋江在梁山泊聚义起事,派军师吴用到阳谷相请,武松就半推半就上了梁山。
本文已被编辑[千山我独行]于2006-7-12 9:41:03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岳流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