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家与乡情]泥瓦老人阿德黄懿

发表于-2006年07月14日 下午5:01评论-4条

座座巍峨的高山后,似乎是造物主的疏忽,这面面是山的中间,留下了一块巴掌大的土地,这块土地上生活着三、五十户人家,阿德也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顺着山里曲曲折折、颠颠簸簸的公路往里走,最先看到的便是阿德的“砖瓦厂”。

炊烟还在阿德砖瓦厂旁那颤颤巍巍的小木屋上袅袅升起,只是少了当年的热闹。阿德就住在那颤颤巍巍的木屋里,两边分别是那长满野草的窑子和一栋高大崭新的钢筋混泥土建筑物,小木屋和窑子与建筑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阿德的伴也就只有旱烟袋了,有事没事便在火塘旁“吧滋、吧滋”,的吸着旱烟。他的性格山寨里人人都知道的。

听说年轻时的阿德不怎么喜欢这个山寨,总是往山外闯,一闯就是几年,憨厚老实的阿德也没有闯出个名堂来,只得回到山寨里,回到山寨的第一个夜晚阿德就到寨主家,和寨主讨论修通寨里的公路,阿德一边卷着草烟一边说“外面的人都说要致富,先修路,山外的土豆的价和一些山里的东西很好卖,你看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过着重复的生活,是不是咱们也修他一条富一富子孙”,寨主说:“路是早就应该修了,但你也知道现在我们这里的状况,谁家也凑不出几文钱,来买炸药工具呀”!阿德想了想说:“那就过两年吧”!

阿德便在自己家的田上弄了个小小的窑子,自己是“老板”招了两个“工人”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哥哥,干起了砖瓦活来。这里的人家家家都是茅草屋,阿德便于相当的价格,在两三年的时间将茅草屋全部换成了瓦房,自己也赚了一些。父亲要求他将它用来讨媳妇,没想到阿德到寨主家将全部钱拿了出来修公路。因此,阿德媳妇没讨上,到是将父子关系弄破裂了,阿德也只有在窑子旁盖了点小房子,生活着。当然路是修通了。

修通路后的山寨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山里的特产都往外拉,什么土豆呀、棕米呀、鸡棕呀价格格外好,山外的一些电器也一时间进山了不少,阿德的砖瓦厂的生意也相当的好,拿到了许多建筑队的定单,阿德很快就成了寨里的首富。寨里许多人家的闺女都想嫁他,媒人也似乎要塞破他的小房子,阿德就一句话“先歇一歇再说”再后来便换了一句“我老了,不想耽误人家”所以阿德始终未娶。

这时候,阿德又到乡里说要在他的土地上盖一所学校,孩子到山外读书多不方便,乡里同意了。第二天山外许多机械开到了阿德的窑子旁干了起来,不久山寨中便有了第一栋钢筋混泥土的建筑物——山寨小学。当然花光了阿德的所有积蓄。

阿德现在很老了,许多人都愿接他到自己家过,阿德又是一句话“我不会享福呀”!都谢绝了,现在山外的学生或能干的人回家都不会忘了给阿德带点东西。就是山里谁家杀只鸭宰只鸡也不会忘了给他端上一碗。阿德也就是在自己的地里劳作后。便又在火塘旁“吧滋、吧滋”,的吸着旱烟。 

本文已被编辑[烟雨琳静]于2006-7-15 3:03:46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黄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傲雪红梅123点评:

作者细腻、朴实的文笔,描写了一个勤劳、善良的老人。

文章评论共[4]个
烟雨琳静-评论

一篇好文章,除了内容可读外,其格式规范也很重要哦。发文时注意段前空格,不然退稿被扣分挺可惜的:)at:2006年07月15日 凌晨3:07

黄懿-评论

谢谢烟雨琳静、傲雪红梅123老师的指教
小生这就注意
小生给你们敬茶了at:2006年07月21日 下午3:14

韵鸯-评论

清新质朴的好文章!!!at:2008年09月26日 晚上10:43

黄懿-回复过奖,这里敬茶了. at:2008年10月02日 上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