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魂牵梦萦忆古城 第五章文方

发表于-2006年07月19日 早上9:10评论-1条

第五章

天来一抵达汕头,就按照临行时我外太婆的嘱咐立即给我外太公发来了电报,以报平安。我外太公和我外太婆放心了,我奶奶那颗揪得紧紧的心自然也放松了许多,她只祈祷着她的天来哥能早日平安回来!

我奶奶是在读的中学生,平素对自己的功课固然认真学习,而对时事也是挺关心的,尤其是天来出了远门,她更是格外地关注着国内局势的变化。那一年,是解放战争进入到最后的一个年头,虽然古城还属于“国统区”,虽然当局极力地封锁着有关人民解放军在各大战场上频频获胜而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一座又一座城市被解放了的消息,尤其是对各大、中学更是封锁得紧,但我奶奶却每天晚上都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偷偷地从收音机里听到了大量关于对最新战况的报道。她知道,国军已经放弃了长江以北的几乎所有的土地,企图凭借长江天堑和共[chan*]党对垒,但那道所谓固若金汤的防线却很快就被强大的人民解放军突破了;她知道,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被人民解放军占领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也随即被解放了,解放战争的硝烟正迅速地向东南、西南地区蔓延,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城市相继被解放了;她知道,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之下,国民政府被迫暂时迁都台北……反正许许多多老百姓都还无法知晓的消息,我奶奶统统都在电波里听道了。而她并不特别关心古城到底什么时侯才会被解放,因为她知道这是早晚的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她最为关心的,是远在广东的天来哥——她担心战火会在天来回家之前烧到那里去。

果然,我奶奶所担心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

起先,一切都还是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着的,诸如老刘和天来在潮汕一带所有的业务活动,都一一通过电报向我外太公汇报,并每每得到我外太公的各项指令,货物进得很是顺畅。二十多天后,他们发来的一封电报(也是天来这趟出门后发回来的最后一封电报)声称货物已经全部装上了船,两天后即可起航返回了。我奶奶得悉这一消息后,十分的高兴,并且那种特别高兴的神采是一直洋溢在脸上的,直看得宝姝咬牙切齿,心里不住地在盘算着天来回家后又该使出什么样的绝招来令他就范。

“哼,不要高兴得太早!”她这样发狠地说道(当然是暗暗冲着她妹妹的),“天来哥是我的而绝对不是你的,不信咱就走着瞧!”

“谢天谢地,天来哥总算要回来了!”我奶奶则是双手合十,仰望着苍穹祷告着,“但愿天来哥一路平安到家——会的,会的,他一定会平平安安回到家的,因为他身上有那块暖玉保佑着,一定能处处逢凶化吉的!”

然而,日子在我奶奶的期待中一天天过去了。我奶奶悄悄地计算着行程,可一天盼过一天,总不见天来回来,而且是音讯杳无。就这样,一晃又过了半个月,我外太公可急了,急得坐立不安了!

“按理早该到家了呀!”他老人家焦急万分地直搓着双手,不停地在房间里来回走着,沉重的脚步踏得木楼板冬冬直响,口中念念有词,“船再怎么晚点,也早该到家了呀!难道在途中被什么事给耽搁了?应该不会吧?这艘船可是直航的,就算有什么事把它耽搁了也不可能耽搁了这么些天呀!真是急死人了!老刘也真是的,怎么就没个音讯呢?”

其实,在船上是没法发电报的,这一层我外太公何尝不知?只是那么多的货物实在是让他太揪心了,恨不得马上就得到个消息,哪怕是一点点也好!

“会不会……”我外太婆心里所担忧的事一直没敢说出口,但最终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会不会在途中出了事?这兵荒马乱的,咱们又是那么多的货在船上,可真是不大安全呀!”

“呸!呸!”我外太公可不愿意往那方面去想,“妇道人家,口没遮拦!咱们做生意的,最怕的就是兵匪之患,想都不敢去想的事,你却偏偏往那方面去猜测,这多不吉利啊!”

我外太公和外太婆所牵挂的主要是那一大批货物,而我奶奶所牵挂的当然只有她的天来哥了。她从收音机里听到,当前战局十分紧张,战火已经烧到了南方。在这种兵荒马乱的日子里,躲在家里的人都得天天提心吊胆的,何况出门在外的人呢?因为战争对人类来说,死伤的可不仅仅是军人,老百姓更会受池鱼之灾呀!

越不敢去想、不敢去猜的事,它就越会发生!一天,我外太公一家正围坐在餐桌旁准备吃晚饭呢,忽见老刘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

“东家!”老头子一进门就上气不接下气地喊了起来,“出、出事了!出了大、大事了!”

“哟,老刘回来啦!”我外太公急忙起身离座,抢上前扶住摇摇晃晃的老伙计。从老刘的神情来看,不用猜也知道是出事了,而且还是非同小可的事。不过,我外太公还是尽可能的不往最坏的方面去想。他温和地对他的老伙计说道:“你先坐下,吃杯茶再慢慢说。”

我奶奶一看见回来的只有老刘一个人而没有天来的影子,一颗心立刻提到了桑子眼,竟一改往日在外人面前一惯保持着的那种腼腆和矜持,一下子就冲到了老刘跟前,迫不及待地问道:

“刘大伯,我天来哥呢?怎么没看到他呀?”

“东家,”老刘用发抖不止的双手从我外太公手里接过一杯茶,但没有马上喝,也没有回答我奶奶那焦虑万分的问话,而是老泪纵横地对我外太公说道,“我、我对不住您呀!”

当下,他把所发生的可怕的事件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原来,他们乘着满载着货物和客商的轮船,离开汕头后一路上还算平静,尽管海面上不时碰到一拨一拨满载着士兵和货物的军舰和炮艇,但并没遭到什么惊扰,只是有两三次被拦下接受盘查而已,但据说那也只是例行公事。到了东山岛,有客商要靠港卸货,必须停泊三个小时左右。而就在那一段时间内,最怕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就在那位客商的货物刚刚起卸之时,忽然有一大队“国军”士兵拥上轮船,不容分说就把船上所有客人统统赶到了底舱,一个少校军官威严地往舱口一站,大声对众人宣布道:

“请大家不要害怕,也不要喧哗!奉上司命令,我们正式征用了这艘船。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任务,也是特别的军事机密,没办法作任何解释的,望大家都能谅解!为了保证大家的人身安全,只好暂时委屈大家,待抵达目的地之后即可让大家重获自由,并把大家送回原地!”

说完,“啪啦”一声关了舱盖。底舱里所有的客商都惊慌失措,谁都清楚,他们已经被武装挟持了,什么军事机密,完全是骗人的!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更何况这群兵打出的是“征用”的旗号。手无寸铁的人们遇上了全副美式装备的兵,又该往哪里说理去?他们只能是聚在一起,惴栗不安地猜测着,有的说“国军”要的是满船的货物,当然是连船带货;有的说不但连船带货都要,连人也要,因为仗打得如此激烈,对战场上节节失利的“国军”来说,多一个人不就是多一个炮灰吗?当船徐徐开动时,人们又在惊恐地猜测着他们将被带到什么地方。有的说去厦门,有的认为去澎湖的可能性更大,有的甚至指出他们去的方向肯定是台湾,并且是失声囔起来的……

老刘紧紧地搂着天来的肩膀,两人蹲在一个角落里,一时连吱声的力气都没有了。天来的右手心里死死地攥着挂在脖子上的那块玉坠子,口中不住地唸叨着什么。好一会儿,他才试探着问老刘他们可能会被带到什么地方去,但老刘只是要头不语。

老刘记得在那个底舱里吃过一顿饭,很简单的白馒头配白开水,是几个当兵的送下来的。人们一看到当兵的送饭菜来了,便立刻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问他们船到底要开往哪里去,但当兵的却只是非常严素地回答了一句:军事机密,无可奉告!到了晚上,船终于停了下来,舱门也跟着打开了,那位少校军官再度出现在舱口。他大声对底舱里的这些惊恐万状的可怜的人们下了一道简短的命令:立刻到甲板上集合!

在底舱闷了大半天的人们,乍一到甲板上来,无不倍感海风的凉爽,空气的清新。然而,谁又有那心情去感受这美好的一切呢?那一刻,每一个人想着的几乎都是同样的问题:这是什么地方?突然被叫上来集合要做什么?

轮船所停靠的,自然是一个港湾了,但船上这些可怜的客商们却没有一个知道它究竟在什么方位,更不知道它叫什么。放眼望去,四周也有不少的船只在来回穿梭着,但都是大大小小的军舰和炮艇。人们立刻不约而同地产生了这样一个感觉:这个绝对陌生的港湾是戒备森严的!人们悄声相互询问着,但谁都只有摇头的份儿。老刘低声叮嘱天来道:

“不要随便开口,如果有人问你什么都说不知道,一切由我来应付,你只管紧紧地跟着我就是了。”

天来头一回出远门,什么世面都没见过,老刘担心他不会说话反而会招惹祸端。然而,事实上军方并没有向他们问任何话,或者说至少在老刘和天来分开之前什么话都没问。刚上甲板不久,那个少校军官就突然用手指了指包括老刘在内的五六个年纪较大的人,而后向他的手下挥了挥手,于是,这五六个人便被带到了某一个船舱里去了。临分手,老刘还颇为乐观地对天来说了一句话:

“别担心,不会有事的。看来官长是要请我们几个年长的过去问问什么。”

其实,军方什么也没问。老刘和其他几位年长的客商在另外一个船舱里一呆就是五天,而且是像犯人那样被关押着的,半步也跨不出舱门!那五天里头,老刘一点也没有天来和其他客商的消息,根本不知道他们一切情况。到了第六天,老刘这一干人便又上了另一艘船,被送回了东山岛……

“刘大伯,”我奶奶听完老刘所述的经过后,一颗心简直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于是焦虑万分地问道,“我天来哥呢?他人到底在哪儿呀?”

“我一路上不停地向人打听,”来刘喝了口茶,润了润喉,也定了定神,说道,不过,没人知道‘丰和轮’(那艘客船的名字)的去向和船上所有客商的下落,天来当然也包括在内。人们都猜测‘丰和轮’连船带人还有船上的货物多半是被挟持到台湾去了。东家,我、我对不起您呀!”

“这怎么能怪你呢!”我外太公虽然无比心疼那一大批货物和万分担忧着天来的安危,但他又能说什么呢,只好这样安慰老刘道,“咱老百姓最怕的就是这兵匪之灾了。咱可是弱者,既然躲不过了,也唯有听天由命了!出了这样的事,也是无可奈何,谁都没错,也怨不得谁,只怨我们处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呀!现在,只有祈求老天爷保佑天来能早日平安回来了!”

“天来哥!”我奶奶对这窗外失声喊道,“你到底在哪儿呀?”

两行泪水夺眶而出……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文方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芳草人家点评:

平实简练的文字,期待

文章评论共[1]个
思华-评论

这一部和《古城逸事》的风格真的大不相同哟,但显然也是非常吸引人的!文章的一开头就不同凡向!可贵之至!at:2006年07月19日 中午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