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碧海金沙——海南之行lily_柳絮飘飘

发表于-2006年07月25日 中午1:44评论-2条

在海南度过了我的假期,湿热的天气,清凉的海风,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海水,甘甜的椰子,紧张的行程……我有很多话想说,关于那个城市、那些人们,关于那里的海、那里的山,关于我的疲惫、我的快乐。

之一:独占鳌头

海南的第一站并非碧海沙滩,而是博鳌禅寺。

陪着游览的导游虽然年轻,但对于佛学还是比我们精通许多,在一旁滔滔不绝介绍着弥勒佛的大肚可容、他那装下了人间一百零八种烦恼的布袋,还有他的笑、他的光脚——即使鞋被人偷走了,依旧能够坦然地一笑而过。

导游问我们:贪、怨、爱、恨、哭、怒……种种皆是人生的负累,那么笑呢,笑是否也是一种负担?

我们被问住,无言以对,突然想起了“拈花微笑”的典故,于是冲他一笑算作回答,并且尽量笑得意味深长一点。佛法无边,个中禅意,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回个模糊的揣摩,总比给以清晰的答案要好。

这世上太多的问题本就无法用“是”或“不是”来回答。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寥寥二十个字,能背出来的人不少,能参透的人恐怕就微乎其微了,我不敢妄自猜测,但想来佛家的偈语,无非意味着空与净。

佛祖释迦牟尼,也称如来佛。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今尼泊尔境内)一个小邦国的王子,本名悉达多乔答摩,他见到社会上人的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舍弃王室,入深山老林苦修六年,在两棵菩提树下静坐苦思,探索摆脱人间诸苦的道路,终于觉悟成佛,创立了佛教。“佛”是对他的尊称,乔答摩是他的姓,释迦是他的族名,牟尼是尊称。

于是菩提树也与佛联系在了一起,导游应该已经对很多前来参观的说起过这段故事,所以对我们讲得异常流利。

佛经上说:极乐国里有七宝池,池里充满了八功德水;池底满铺着金沙。

当导游指着一个莲花池告诉我们这个典故的时候,我努力地幻想莲花盛开的时节,这里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满池翠绿的荷叶此起彼伏、铺展开来,只在缝隙处透出一点荡漾的碧波,上面缀满了蓬勃盛开、或含苞欲放的莲花,粉红、纯白,芬芳的气息扑鼻而来,让人觉得魂梦亦象,顿觉形骸成负累,几欲纵身随鱼游……

——的确该是一个很美的仙境,难怪几千年来人们都为了能到达西方极乐,而孜孜不倦地参佛、修道,有了信念,至于梦想中的天堂是否真的存在反而不重要了。

人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即宝塔。

万佛观音塔高55米,站在顶层放眼观看,整个博鳌地区的风光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是一处绝妙的观景台。

塔中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像,是根据古代的配方用青铜铸造的,高达16·8米,重90吨,是国内最大的铜铸千手观音。

这座塔里,每一层都布满了木刻佛像,共计一万二千座。佛经里说:“一佛即是万佛,万佛即是一佛。”万,是指一个很大的数字,不是实指一万两万,而是表明佛法无边,处处都有佛在,佛法遍及宇宙一切空间。但,千佛万佛即是一佛。因为,佛心相通,宣示的都是现世佛——释迦牟尼佛的佛法。

高塔第五层以上的部分是不对普通游客开放的,导游笑称人生就是要留一点遗憾。但是即使在第四层,出门凭栏远眺,三江入海,四象升平,八大地貌,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海南博鳌拥典型的海洋湿地地貌,三江交汇的出海形成了由湿地、椰林、沙滩、田园、蓝天、彩云、纯氧、民和、鱼欢鸟乐的“十方净土”。是全国唯一、世界少有的生态地理奇迹。

同时还能看见海南著名的长寿村,据说在那里出现了许多百岁以上的寿星。老公感慨说在这样一个没有污染的环境下,成天享受习习海风、纯净饮水、各色水果,没事还爬爬椰子树锻炼身体,想不长寿都不行!

东方文化主题公园位于博鳌禅寺山下,依山傍水,东文文化、特别是佛教博大深刻的智慧和兹悲的精神,贯串主题公园的各个部分,使其成为一个有机并具有丰富内涵的整体。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匆匆穿过并蒂莲盛开的池塘,直接去了“独占鳌头”。

“独占鳌头”的成语出自古代的科举考试。“鳌头“是指皇宫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头浮雕,每当科举考试结束发榜时,中榜进士都站在台阶前迎榜,状元站在第一位。成语“独占鳌头”比喻首位或第一名。

但在这里,“独占鳌头”是一座巨型雕塑,南海观世音菩萨站在鳌背上,含笑凝望众生,巨鳌搏浪花,但表情温顺,呈驯服状。

老公叹气说应该早个十几年来,这样高考的时候说不定还真能弄个状元当当,考出一片大好前程。

人生总是患得患失,悔不当初,但即使一切都可以重来,那又如何,不过将当初的欢乐和忧伤再经历一遍,弥补一点遗憾,又增加另外一些新的失落。

心不变,轮回都只是来回,跳不出这个圈。

——怎么样,我游了一番禅寺,连说出来的话都有些深奥了吧!

之二:玉带滩

玉带滩横卧在万泉河与南海之间,把万泉河与南海隔开。其南北走向全长2·5千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最窄处涨潮时仅10多米,作为分隔海、河最狭窄的沙滩半岛,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列入吉尼斯之最。

登上玉带滩,就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边是万泉河、九曲江、龙滚河三江出海,一边是南海的汹涌波涛,而细细长长的玉带滩就静静地横卧其间。一条窄窄的、长长的沙滩,千百年来任凭河、海冲刷,稳稳当当地卧于二者之间,这不是奇迹是什么?

导游告诉我们这里的沙石有很好的足疗作用,特别是在被太阳晒得温热之后,于是我们脱下鞋,踩着灼热的沙子,慢慢地走向一望无际的南海边,层层白浪滚滚而来,放眼远眺,海水的颜色分三层——略黄、浅蓝、深蓝直至天边。

脚下的海水清澈、并且阴凉,和沙的火热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感觉,看似不起眼的一小步,却步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境界。

这是我第一次在海滩上漫步,低头看着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没过我的踝,然后又迅速退去,并且招呼也不打一声地就带走我脚下的沙,让我感觉整个人都在往下陷,于是情不自禁地象个孩子一样惊呼了起来。

远处有一段很粗的树干横卧在沙滩上,老公坚持要带我去那里拍照,因为他三年前来海南的时候,就见过这棵干枯的老树,此番旧地重游、旧树重见,当然要留下一点纪念。

踏上征程的时候,我毫不犹豫、义无反顾,然后却痛苦地发现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沙滩已经被太阳烤得火热,脚踩在上面走几步还好,但是如果距离超过五十米,时间超过两分钟,那就需要体会一次做铁板烧的感觉了。

强颜欢笑地拍完“沙滩老树”的玉照之后,忍着沙上的烫、脚底的痛,几乎是咬紧牙关地往海里冲,终于站到了渴望已久的海水里,清凉,从脚底一点点地漫上来,流过我的每一根神经,最后穿透了我的心,让我觉得身心俱爽、飘飘欲仙,仿佛人生能到达此等境界,便再无所求。

只可惜脚底生疼的感觉却久久不消,应该还是被火热的沙石灼伤了,于是只有安慰自己说:为了艺术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之三:热带植物

海南的热带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许多植物连专家都无法给出精确的定义,所以除了去海滩之外,参观热带植物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坐在电瓶车上,一边走马观花地欣赏两边奇特的花草树木,一边听导游的介绍,同时也不忘举起相机给它们留影。只可惜记性太差,回来检视相片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自己差不多已经把它们的名字忘个精光,能勉强想起来的寥寥无几。

不老松:

“寿比南山不老松”是人们常说的一句祝福语。从古到今,长寿始终是人们不变的渴求,从秦始皇不惜人力物力炼制、寻找仙药,到现代人想尽一切办法滋补、养生以图延年益寿,幸福的人希望能将自己的快乐无限期地延伸下去,痛苦的人呢,也希望时间能给自己带来命运的转机。而不老松的寿命可以达到几千年,于是无可厚非地承载起了人们对长寿的寄托。

我总有些不懂,活得越久,经历的事情就越多,如果太多的回忆堆积在一起,太多的快乐与痛苦无止尽地交织、缠绕,我们本就脆弱的生命是否还能够承受得起?在看遍了沧海桑田、世事无常之后,活着究竟会是一种幸福,还是一种负担?

见血封喉树:

从外形上看,这种树唯一的特别之处就是树干上散布着零星的白斑,却着有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名字,足以同鹤顶红平分秋色。据导游说,如果触摸它的时候手上有伤口,那么便是必死无疑,所以站在它下面拍照都小心翼翼。

植物扎根于土,无法逃避灾难与摧残,因此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就是宁可永久地孤独站立,也不让别人靠近。如同一个受过伤害的人,不再相信整个世界,于是保持警惕的姿势,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每一个从他身边经过的人,向他们发出威胁性的警告:离我远些,否则生死难料、后果自负。

时来运转树: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时来运转树长在河边,也不知是不是想暗示我们,只有拥有智慧才能在山重水复之后,有柳暗花明的可能。

时来运转树的树干已经被无数围着它转的人摸得非常光滑,因为传说中绕着此树转,一圈发财、二圈升官、三圈桃花运。那么转四圈会如何呢?一位同行的人在仔细观察了地形之后,郑重地告诉我们:“四圈,就该转晕、然后掉河里去了!”

知足常乐,过尤不及,戒贪戒燥,方得圆满。人生总是有得有失,所求越多,失去的、得不到的就越多,痛苦与失落也会紧跟而至,所以凡事适可而止便是幸福。

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的诗朗朗上口,可惜现在不是结果的时节,我们虽然仔细寻找,也没在树上、树下找到红豆的影子,导游却不失时机地取出红豆项链推销,于是大家都用最俗的方式、浪漫地相思了一把。

不知道红豆是否有什么典故,想象中总该有个痴情女子,在失去了自己所爱的人之后,站在他们初次相见、或无数次相约缠绵的那颗树下,终日不停地哭泣。云淡、风起、幕落、心碎、泪纷飞,血泪入土、草木动容,于是结出了红色的果实,在悠长无尽的岁月里,生生世世地诉说着她的爱、她的恨、她的痴、她的怨,却将相思之涩、相聚之乐,无奈与希望、同情与祝福,一并送予了采下红豆的人们。

连理枝: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白居易《长恨歌》里的名句,很多事物正是因为加入了人为的因素,才会越发显得动人无比。

经典的诗句,美好的愿望,因为太美丽,所以成了神话,只能神往、不可拥有。试想,有多少曾经相爱过的生命可以这样亲密无间地交织在一起,祸福与共、生死不离,直至天长地久?只知道现实里的爱情根本经不起时间和空间的考验。

椰子:

海南有一个传说,椰子有灵性,能辨善恶,凡是椰子从树上落下时打中的人,都非善类。这种说法是真是假,当然无法考证,也许只是寄托了人们疾恶如仇的心理而已。

导游介绍说在药品匮乏的战争年代,曾经还用椰子来给伤病员打吊针,当葡萄糖用,挽救了无数生命。我顿时和老公面面相觑,老公说:“胡说八道吧,打到血管里的东西岂能儿戏?”我告诉他:“大概导游看过成龙的‘whoami’,里面就有一场这样的戏。”

无论椰子当葡萄糖打吊针的故事是真是假,在艳阳高照、气温奇高的中午,看过了无数新奇的植物之后,此行的最美妙之处在于大口喝着椰子汁,让滋润甘甜的感觉从口中迅速地遍布全身,然后我们顿时觉得精力倍增,对下一个景点的游览又充满了激情与渴望。

最后不得不说一下,在热带植物园里,人与自然真的已经到达了和谐相处的地步,我们曾经看到一条毒蛇盘居在树枝上,而树下有一个小妹正在低头扫落叶,双方相安无事,仿佛对方都不存在一样;还有一只野猫躲在一片宽大的叶子下乘凉,我们一群人大呼小叫地从它面前经过,它竟然连头也不抬一下。

这个小小的世界是美丽和谐的,但是,不属于我们。

之四:黎族试婚

黎族自古以来都有试婚的习俗,黎族女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搬到离家不远的“隆闺”独自居住,如果哪个男子对她有意,晚上便到“隆闺”外唱歌,表达心中的爱意,称为“放寮”,如果女子从窗口递出“布任枝”,那么这对情侣便是互相青睐,可以开始同居了,这便是试婚。

试婚期间,觉得合适就继续,如果不行也是好聚好散,双方分道扬镳继续寻找下一个适合自己的对象,但是女孩子如果想嫁人,那就必须要先生一个孩子,以证明她是有生育能力的,然后她会一心一意地伴着自己的丈夫度过人生,当然那个被她抱在怀里走进婚姻殿堂的孩子,对她的丈夫而言是个野种,所以永远不会受到好的待遇,甚至没有继承家庭财产的权利。

没想到男尊女卑的思想在黎族那么盛行,女子纯粹就是被当作了传宗接代的工具。在别的地方也许没有做得这么赤luo裸,可是在生育问题上,除非能够幸运地碰上凤毛麟角的开明丈夫和家庭,否则不过是想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尊严,结果却也会落得仿佛要和全世界为敌的不堪境界。

言归正转,参观黎寨也是我们的一个旅游景点,当然一旦成为景点,那么所有的民俗乡情,所有的淳朴民风,全部都成了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可怜虫。

进寨门的时候,有许多身着黎族服装的姑娘站在两边唱着山歌以示欢迎,我们一走进去,还没站稳,她们已经一窝蜂地上来邀请男士和她们进行一场传统的黎族婚礼。

体验价是一次49元,象征四季如春、天长地久,也不算贵,可是我们这一行中每个男士身边都有人看着,在黎族姑娘热情相邀的时候,各位女士虽然是面无表情地旁观,不支持也不反对,但那些男士估计也都很了解自己的另一半,所以不约而同地落荒而逃。

事后一位老先生说:“我们老了,但你们年轻人该去玩玩,毕竟从来都没有见过嘛!”果然姜是老的辣,自己看热闹,倒把皮球踢给人家,几个年轻人也不领情,接他的话说:“玩是玩过了,可今天晚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就谁都说不准了!”

从身着盛装、拉你拍照的黎族姑娘、小孩中间突围而出之后,我们才稍稍体会了一点民俗风情:

脸上、手上、脚上都布满刺青的老太太织着手中的土布,对于自己成为游客们观看的展览品已经没有了任何反应;

敲响黎族的平安鼓,玩心一起,用力地敲到震耳欲聋,几乎要将房顶掀起,却忘记想想自己有怎样的愿望;

用镖枪刺鱼,对准了方向,却抗不过水的浮力,所以鱼儿始终悠然自得,面对尖刀,都不正眼看一下,该睡的睡,该游的游,一次次的有惊无险之后,刀光剑影已成浮光掠影;

各种各样具有民族特色挂包、项链、手镯摆满了桌子、挂满了墙壁,殷勤的吆喝却也没有唤来几个顾客,可能大家都知道,东西虽然新鲜好看,但回家之后终究要成为压箱底的鸡肋;

几个年轻男女跳了一段简短的黎族歌舞,虽然临近,但似乎还没有了电视里的那种场面和气势。

黎寨的参观就此匆忙结束,一切似乎仅此而已,真正的黎族人,不知道过着怎样的生活?

之五:南山

说到南山,我们总会想到长寿,也不知是先有的不老松,还是先有的寿之南山。

进南山园区,先要经过不二法门,这是南北朝风格的门楼建筑,古色古香、巍峨岸然。据说在佛家里面一共有八万四千个法门,而不二法门为第一法门,人一旦进入门,就是进了超越生死的涅境界、便可以成佛了。“不二”即是“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众生平等”、“自他平等”、“心佛平等”,是佛教认知世界万事万物的方法与观念,演绎阐述的是世间万物本质与表象的关系,简单的说,一切无我、一切唯心,把所有不是我的都看清楚,好好体会,对一切不家理会要冷眼观察,不要拒绝它,看它自生自灭。

当然这些深奥的佛学理念,我辈试着用语言表达已是艰难,更别提去参悟其中的真谛了。

来到南山,除了看风景之外,主要还是拜佛,无论是否佛教徒,来到这里总会变得虔诚起来,对着高高在上的佛象下跪、叩头,默默地在心中念出自己许下的愿,为自己和家人祈福,也为自己爱过的、正在爱的、和将要爱的人祈祷,甚至还有那些爱过自己、正在爱自己、和将要爱自己的人,也得到了佛前真心的祝福。

老公不信佛,所以每每总是他站在一边,拿着我的伞和水,等我一个佛、一个佛地叩拜过来,临走还总不忘留下自己的香火钱,我也不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信佛,只是很喜欢进入大殿时心中的寂静,仿佛刹那间便与喧嚣的尘世隔绝,走入无垠的虚空之中,佛的气息笼罩着我,有一种无欲无求、无喜无悲的安然。我也喜欢对着众佛默默说着自己心愿时的那种庄重与真挚,也许在外面的世界里,为了生活我们演了太久的戏,说了太多的谎,只有跪在佛的面前,无论是为了祝福还是为了忏悔,我们的心才真正有着属于自己的虔诚。

南山供奉的是观音,两座观音象更是举世闻名:

“金玉观世音”供奉在“得大自在观音阁”内。这尊观世音雕像内装释迦牟尼舍利子,通身高3·8米,耗用黄金100多公斤、120多克拉南非钻石、数千颗红、蓝宝石、祖母绿、珊瑚、松石、珍珠及100多公斤翠玉等奇珍异宝,总价值为1·92亿元人民币。站在它的面前,唯一的感觉便是眩目,同时也更反衬出自身的渺小和黯然。在它的四周,还有许多由各人认捐的小金佛,层层迭迭,让整个观音阁越发地金碧辉煌。

南山海上观音是1999年开始动工建造的,整个项目总投资8亿元。观音像高达108米,为世界上最高的海上观音像,设计上凸显“传承、创新、经典”的理念,一体三面,构思精妙,是“慈悲、智慧、和合”的象征。海上观音分为东、西、北三面像,北面像手持经箧,象征智慧;东面像手持莲花,象征和平;西面像手持佛珠,象征慈悲。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能望见观音像,便总会觉得她在注视着你,不知这是否要告诉我们:观音俯瞰众生,知晓一切是非善恶,你无法隐藏、更无法欺瞒。

南山的另一景观是“日月同辉龙凤砚”,也称为天下(中华)第一龙砚,它采用河北易水南岸古柏寺湘子洞的紫翠石雕刻而成,质地细腻、坚而不脆、光滑润泽、易于发墨、不损毫端,是砚石中的上乘珍品。整块龙砚是由二十多位砚雕大师运用中国几千年的雕刻技法,融会贯通,集平、浮、透雕于一体,用了整整六年时间精雕细琢而成。据说在龙砚制造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奇事发生,足以说明它是有灵性的。

走完了南山的几个大景点,有些迫不及待地上车,因为已经热得几乎要中暑了。虽然不是个安分的人,可是当玩兴被烈日一点点地蒸发光了之后,只能哪儿凉快就往哪儿钻了。

之六:天涯海角

情人之间承诺,总会说:“陪你到天涯海角,伴你至天荒地老。”听起来浪漫,但我们都无法见证天地荒芜老去的那一天,而天涯海角其实也是个很沧凉的地方。

古时候交通闭塞,“鸟飞尚需半年程”的琼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是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贬到这里的人,来去无路,望海兴叹,以为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故谓之“天涯海角”。宋朝名臣胡铨哀叹“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若烟正断魂”;唐代宰相要德裕用“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的诗句倾吐了谪贬的际遇。

当人生行到无路可进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得深刻。这里记载着历史上贬官逆臣的悲剧人生,经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却竟然成为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览胜地。

“天涯海角”虽然名满天下,但也有人因为忌讳它“海天尽头”之意而不愿、也不敢前来,生怕因此将自己的仕途、财路也带至尽头。

导游问我们敢不敢去,一车人都笑着说“去”。没有过乌纱,如何摘去,没有过千金,又如何散尽,不为官、不为商,普通人的快乐便是一无所有——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不曾拥有,谈何在乎与失去?

除了作为几代封建王朝的逆臣流放之地而著名,“天涯海角”还有一个凄美的传说:有一对彼此爱慕的男女,因为分别来自两个有世仇的家族,只得选择私奔来成全不为包容的爱情。他们一路逃亡至海边,面前是茫茫大海,身后是穷追不舍的两家家丁,眼看着已经步入死地,前无进途、后无退路,绝望的俩人化作了两块岩石矗立在海边,一块名为“天涯”,另一块唤作“海角”,除非海枯石烂,否则永不分离。

原本以为这该是一个还算圆满的结局,就象化作蝴蝶比翼飞、变作连理枝彼此相拥一样,其实不然,“天涯”石与“海角”石相去甚远,那对相爱的男女只是相望而不能相守,隔着银河的牛郎织女每年还可以七夕相会,而他们惟有彼此注目千年万年,甚至更久。

除了“天涯”和“海角”两块岩石之外,“南天一柱”也是一道风景,相传很久以前,陵水黎族有两位仙女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为当地渔家指航打渔。王母娘娘知道后非常恼怒,派雷公雷母抓她们回去,二人不肯,化为双峰石,被劈为两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飞到天涯之旁,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

传说总是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下凡的仙女,忠贞的爱情,任上天如何无情地干涉和捉弄,也压制不了那些坚贞与无私,我们能做的只有站在岩石下拍上一张照片,然后告诉自己说:我们曾经到过海天的尽头,所以今后无论碰到什么问题都难不倒我们。

之七:鹿回头

天涯无尽情聚首,山海传奇鹿回头。

鹿回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五指山里有一位勤劳勇敢而又善良的黎家青年猎手上山打猎时,发现了一只美丽的梅花鹿,便紧追不舍。9天9夜之后,他翻过了99座山,趟过99条河,一直追到三亚湾边上的珊瑚礁上。花鹿突然调回头来凝望那位猎手,就在猎手搭箭弯弓,准备发射的时候,只见眼前电光一闪,刹那间又变成一团白色的烟雾,当浓烟散尽之后,花鹿不见了,只见站在眼前的是一位美丽的姑娘,两人海誓山盟,结下百年之好,在此安居乐业、繁衍子孙,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后人将这地方以“鹿回头”相称,三亚市也因此别称“鹿城”。

从山底步行至鹿回头雕像,有好几百级的台阶需要走。

对于平时不注意运动,此刻又处于高温脱水环境下的我来说,这完全属于missionimpossible,平均每走十几、二十级台阶就要休息一下,尽管如此,我还是累得气喘吁吁、全身发软,而老公也不得不每走一段,就同情、并且爱莫能助地等我慢慢赶上他。

好不容易千辛万苦地到达山顶,一边眺望三亚市的全景,一边让风把我汗湿的衣服吹干,已经累得连“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自豪感都没有了,甚至都没有心思站在山颠、欣赏一下“一览众山小”的风景。

休息得体力有些恢复了,我们继续行进到了“鹿回头”的雕像下,一头回首的鹿,一侧立着一个男子,另一侧则是一个女子,应证了那个动人的爱情传说。

一个简单古朴的现代雕像,便是鹿回头最经典的风景所在,有些地方因为美丽而有传说,有些地方则是因为有了传说而美丽,鹿回头无疑是属于后者。

也许很多年以后,我翻看相册里自己同那个雕像各方位的合影时,想到的还是一路攀上山顶的痛苦经历。

离开鹿回头的时候,我们不曾回头。因为曾经来过,便已足够。

四天五夜的旅游让我看到了许多美景:蓝天白云、碧海金沙、热带植物,虽然见识了物欲横流的旅游胜地,但也在佛门净土中涤荡了心灵。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lily_柳絮飘飘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千叶红点评:

语言流畅、自然、平实、细腻,是一篇非常不错的游记,读罢有身临其境之感!

文章评论共[2]个
风劲角弓鸣-评论

好。at:2006年07月25日 下午3:21

lily_柳絮飘飘-评论

谢谢推荐!
写得有些长了,也不是故意啰嗦,就是希望自己别一转眼就忘了玩过点什么地方 :))at:2006年07月25日 下午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