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三峡行梅子果

发表于-2006年07月25日 晚上8:24评论-17条

当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真不知应怎样来写三峡游的经过,因为时间较长,看过的地方多,不知我是否真能记下值得记忆的东西。

观光一号

在重庆的码头小万亲自把我们送上船,与我们随行的还有小万的表姐宋姐跟她8岁的女儿妮。此去,我们选择要游玩的景点除随船看到的三峡之外,还有丰都、石宝寨、张飞庙、小三峡、三峡大坝(其实一路的景点并不只这些,每个人在游玩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选择)。

依依作别之后,上得船来,算是开始了我们的三峡之旅。船,以前经常坐,可乘船出游这可是头一次。家乡与工作地必经之处有一河,所以,每一次回家都要坐船,不过,那也只是短短的几分钟而不能与此次的长达三天相比了。以前听人说,有人坐船要晕船的,可是,出门在外最怕晕车晕船的父亲居然都无事,事后想来,估计主要因为船是行走于风平浪静的江面而非波涛汹涌的海面之故了,其实,船在江面行走得十分平稳的。

我们所乘坐的叫观光一号旅游船。船共有三层,船的底层多是工作用房,也有船员的休息室,以及三等舱旅客用房。二层两端各有一饭厅和一小舞厅。其余的为客舱,有三等和二等的不一。三层是一等舱和二等舱。左端的平台是一荼室,右侧的则是游艺室,里面供客人玩牌用,也可唱卡拉ok。面我们一行四人外加两个小孩就居于三层的312房间,属二等舱,离平台隔两个房间。别看这是在船上,但里面的设施也较为齐全。进得房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大大的窗玻璃,透过它就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观了,不看时把窗帘拉上即可。紧邻玻璃窗的是一箱式空调机。两架上下层的床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在左侧床尾是一装放行李的桌子,上面还放了一台17英寸的电视机。再接过去的是一小屋子,是洗漱间。

放下行李,孩子们首先忙着去开空调与电视。而我则放好行李,安顿好父母,躺在床上透过窗看船慢慢的开动,看着重庆与码头慢慢的被留在了身后,而屋外走道间的喇叭里传来音乐欢迎词与三峡的介绍——

“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西起巍巍巴山脚下的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三峡地貌奇特,风光旖旎,人文名胜驰名古今,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区。千万年来,长江三峡向世人展示着它那万古不朽的风姿。今天,由于地球上最大的水电站正在三峡中兴建,长江干流在三峡中被截流后,水位最大提高110米,达到海拔175米。三峡中的部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将被淹没,同时,也将产生一批新的景观……”

听着这介绍,我期望着三峡之行能带给我惊喜。解说之后,船上通知说是晚餐时间了,与宋姐一起来到二楼的餐厅,来了之后,才知我们算是一行较特殊的人。原因何在?因为小万送我们时,曾托船上的一个人好好照顾我们,而那个我们叫肖姐的肖芳女士是船上的副经理,他的先生在小万所在公司任职,且他与哥哥也是好友。所以,肖姐对船上人交待我们是她的亲戚,而船员的家属是可以得到一定的优惠的。所以,每天我们吃饭时,都有专门的一桌早已摆好等我们,而且费用不高,菜的质量也不错,后来,我们一行里还加入了一对夫妇,与我是同行,是重庆二外的两位老师,而他们是受船长之邀来游三峡的,人非常平易,旅途中我们相处十分融洽。

晚饭过后,回到房间,本想到三楼平台转转,后来却告之要办什么会员证,三天50元,有了这证,就可以进入除饭厅之外的其它几厅,想想,真是的,想离开房间走走,这到哪都要钱,连想要一小块能自由的看看天空,呼吸空气的开阔地带都不行!后来再想想,这毕竟不是在陆地上,在这船上的任何一小块地也得合理利用啊,也就释然了。有幸的是,因有肖姐去打了招呼,我们上平台只需给服务员说一声就行了,嘿嘿,梅子又省了些些的钱了呢!终于出得房间,来到平台,可平台上别看是晚上了,也挺热的,因为房内有空调,而平台上虽说布置得绿意盎然,可那都是些人造的绿色,甲板依然还是那个铁甲板,该热照样热。呼吸着河风,感觉有些水腥味儿,但比老关在那小盒子似的房子里好多了。在这里,可以看天上的星,天上的云,还有两岸的灯光与河面相映成趣的夜景。黑夜里看两岸,就黑黑的山峰,星星点点的灯光,所以,不变的景难让眼前有突然一亮的现象出现,看了一会儿也就回房间准备休息了。

回到房间,第一要做的事就是洗漱休息了,但是,水流出来总感觉有哪不对劲似的,冲澡时,水流在身上总感觉不清爽,后来才知,在船上的用水,一般都是河水加以处理再利用。所以,宋姐头天可是坚持不洗澡,她怕这河里的水太脏,虽说经过处理了的。细看其水,确实不清洌,有些泛黄,水冲在身上有点腻的感觉。后来的几天里,我们濑口都是用的瓶里的开水,喝的也多是直接到炉边去接烧沸了的滚开水晾冷再喝,只是我一直没搞清,这做饭用的水和人喝的水也是处理过的河水吗?河水多脏,看看其河面上飘浮的一些东西就让人害怕,还别说沿岸地区的生活废水也流进了这河中了呢!

洗完澡躺回床上,在轻微的荡漾中闭上了眼睛,想像着明天第一站要去看的鬼城将会是怎样的呢……

丰都鬼城

丰都名山——“鬼城”,位于长江北岸,是集儒、道、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的宝库,勘称“中国神曲之乡”。丰都名山,古称“平都山”,系道家72洞天福地之一。

怀着兴奋的心情,终于盼来了第二天,大约是在上午8点游船停泊于丰都的码头,船上导游带领着我们一行百人去往鬼城游览。

远远的,就看见名山上用白色如石膏材料般做成的“阴王”的头像。大家都大声嚷嚷着“阎王、阎王呢!”结果听了导游介绍才知那并不一定该被称着“阎王”

在公元270年左右,晋人葛洪在其《神仙传》中记有阴、王成仙的说法。传说在汉朝时候,有两位方士,一位叫阴长生,是刘肇皇后的曾祖父;一位叫王方平,官至朝中散大夫。他们因不满社会现状,双双先后来丰都修炼,于魏青龙初年,成仙而去。后来到了唐朝,他们二人被人讹传成了“阴王”,即阴间之王。所以,或许该叫它“阴王”但鬼城最高统治长官为阎王,所以在这被称之为鬼城之地,人们称它为阎王也无不可。

鬼城里景点现在保存完好的有明朝修建的奈何桥、阴王二仙对弈的塑像,“鬼国”的皇城幽都,以及大雄殿、玉皇殿、百子殿、天子殿、鬼门关等,其实这些景点都是人们凭借想像建造出来的。人们凭想象,用类似人间的法律机制先后建成“阎王殿”、“鬼门关”、“阴阳界”、“十八层地狱”等一系列阴间机构,又因其历代文人官史通过小说,诗词游记的描述及其统治者的刻意渲染,一个比较全面的鬼城就在丰都形成了,它从虚幻到实物,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将佛教、道教、儒家学说以及中国鬼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又将巴渝文化、中原文化和域外文化结合起来;还将民间神话传说想象与现实结合起来;再与建筑、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于是就形成了今天天下闻名的“鬼城文化”。

现在的丰都因三峡工程的建设,县城已迁往新的地方,而鬼城建筑都是在山上,所以,没被水淹,走上码头,进入眼里的旧县城建筑真有些凄惶,放眼望去多是断壁残垣,了无人气,不是被水淹塌了就是因无人住日晒雨淋而倾斜。不过在通往名山的必经街道上倒也是人气旺盛,这里的一些小贩借助留下的一些房屋做着生意,不过,生意仅只两种,一是饭店,多是川味小吃,稀饭,凉面,镘头包子等。另一种是卖香蜡祭品与纪念品的,这中国人多是上庙就烧香蜡纸钱的,而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迷信的说法,人死后阴魂都要归入丰都的,所以到了阎王脚下,这更是得多烧点纸钱,保佑自个儿多活点年月的了。

早上下船时,天有些阴沉,刚走到名山脚下天就开始飘雨,是不是真的阴冥之地少见阳光而就应是阴沉的呢,否则我们去时正是七月流火的季节呢,天天把人可是晒得大汗淋淋的。大家都忙忙的买下雨具,(鬼城城门边即有这样的店里备下了伞)于是,20多人为一组,跟着本地的导游进入了城门。

鬼城城门,高约十余米,宽十米,大门上端两边各有三层角亭,飞檐翘角,气势赫赫。中书“鬼城”二字,下为全国著名书法家李铎横书“天下名山”四个金色大字。大门下端四根红漆大圆柱的中间两根嵌着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下笑世上士,沉魂北酆都”诗句。意思是说,可笑世间的人,死后亡魂都要到丰都地府报到。两边墙壁塑一对伏卧的猛狮,两侧各嵌一个斗大的寿字,门坊背面立书“幽香”,横书“仙山幽趣”。很多游客都在此摆下姿势,摄影留念,表示到此一游。

沿着层层石阶,经过连接名山与双桂山的索桥(也叫阳阴桥)我们来到了无常殿,而进无常殿前首先看到的是鬼门关,鬼门关是一座牌楼,上面横书苍劲有力的“鬼门关”三个大字。传说是人死后到阴曹地府报到的第二座关卡。两旁有十八个鬼王和把门小鬼把守。据说无论哪个亡魂来到这里,必遭检查,看是否有通行证。这个通行证就是“路引”。它是人死后之魂到阴曹地府报到的凭证。在这张长三尺、宽二尺的黄纸上印有“为丰都天子阎罗大帝发给路引”和“天下人必备此引,方能到丰都地府转世升天”,上面还盖有“阎王爷”、“城隍爷”、“丰都县太爷”三枚印章。凡是人死后,即烧掉它,亡魂就拿着它到鬼门关,经查验无讹后,方能入关。这些小鬼塑像非常生动,有的怒目圆睁,有的倒也慈善,行态各一,儿子小米还爬到某个小鬼像旁眯眯笑的与小鬼攀着肩头合影呢,想想,要真的遇着个鬼,早吓得没魂了,那还能见鬼眯眯笑呢!

进入鬼门关,有一门坊,上书“黄泉路”三个字,有一副楹联“行善积德黄泉路上心不惊 造孽作恶刑律面前不易过·”。黄泉路头侧有地仙祠、城隍祠,前为望乡台。传说人死后,一天不吃人间饭,两天就过鬼门关,三天到达望乡台,看见亲人哭哀哀。鬼魂去地府报到前,对阳世亲人十分挂念,尽管鬼卒严催怒斥,还是强登望乡台,最后遥望家乡,大哭一声,才死心塌地前往“阴曹地府”。

再一阵急行军般的往上爬,来到了位于名山顶端的天子殿,经过进天子殿前的“天枳峡胜境”门亭,两旁是长廊,中间有两排香炉,里面就是奈何桥,“奈何”一词,引自“梵文”,意即“地狱”,也作“无可奈何讲”。人们常说:“行善自有神佛佑,作恶难过奈何桥”。传说,人死后鬼魂都要过奈何桥,它是通往地府的第一道头卡。凡行善的鬼魂顺利通过;作恶的鬼魂要被恶鬼打入血河池中,遭受虫蚁、毒蛇的折磨。这也是鬼城文化的精髓:惩恶扬善。位于奈何桥两边的还有两座桥面稍稍拱起的桥,左边是金桥,右边是银桥。导游笑着说游客们从“金桥”走过的能大富大贵,从“银桥”走过的会发大财。于是,在小雨濛濛中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去过那“金桥”“银桥”,而且听说过桥时三大步跨过为最好,得到的钱财就会最多,大概缘于古代“三”虚指时就是“多”之意吧。有趣的是,因天雨,而金银桥桥面稍拱,于是,桥面湿滑,而人们为了尽可能三步便过,于是,有的人因步子跨大了,无法控制,结果三步没过,倒是摔得仰面朝天,惹得大家伙儿笑声不断。

过了奈何桥后,就进入天子殿,天子殿是阴曹地府最高统治者阎罗王所居之处,是鬼城的最高首脑机关,也是名山最大的古建筑群。天子殿前有一“考罪石”,传说是通往阴曹地府的最后一道关卡。亡魂到此,都要单脚站在考罪石上,挺胸抬头,看着前面“神目如电”四个大字进行考核,在阳世行善积德的顺利通过,造孽作恶的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受罚。

入大门,两旁有四尊塑像。大家看到手拿白蒲扇,面带微笑,挺着白白胖胖大肚子,头戴高帽的白无常,帽子写着“你也来了”四个字,他是负责接待行善积德的亡魂的。而黑无常,面目狰狞,帽子上写着“正在捉你”,他是负责捉拿作恶亡魂的勾魂鬼。另外三尊塑像像鸡脚鬼、鹰将、蛇将狰狞恐怖,专司提拿坏人。往里走,抬头看见一幅明末高僧硝山和尚作的楹联:“不涉阶级须从这里过行一步是一步\无分贵贱都向个中求悟此生非此生”的确,这里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职位高低,死后都要魂归阴曹地府,听候阴天子发落,从个中求再生;还有一副楹联“任尔盖世奸雄到此就应丧胆\凭他骗天手段入门再难欺心“规劝人们,不管你如何搞奸诈,耍手段,都是过不了阴天子这一关的,还是要忠诚老实为人的好。

殿堂正中塑着阴天子六米高坐像,头戴金冠,身着蟒袍,腰围玉带,秉圭端坐,双目圆睁,庄重威严。阴天子两侧塑六值功曹站像,下面塑四大判官,即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还有十大阴帅,即日游、夜游、黄蜂、豹尾、鸟嘴、鱼鳃、无常、牛头、马面、鬼王。一个个身高丈二,威风凛凛,象似随时准备执行阴天子发布的命令。他们能各尽其长,各带其兵,各惩其恶,各报其功,无论造孽作恶的鬼魂有多大本领,即使能上天,能入地,都难逃过他们的手。阴天子后翕中塑头戴凤冠,身着霞披,文静美貌的天子娘娘坐像。站在这光线不是太明亮的殿堂里,看着那表情各异,姿态不一的鬼怪们,,再加之焚烧的香蜡之烟隐隐的飘着,带着那么一丝神秘的气息,殿里真是有些阴森森的,心里发凉,于是快快的跨出殿外,还是见着朗朗天日好。

天子殿左右廊房设东西地狱,又名十八层地狱。上塑执法诸王,下塑各种刑罚。东地狱塑磨推、挖心、火烙、寒水、刀山、车裂等地狱和“活捉三郎”、“活捉子都”、“唐王游地府”、“刘全献瓜”等组像;西地狱塑碓舂、锯解、下油锅、拔舌、补经、转轮等地狱和“活捉王魁”、“活捉秦桧”、“杀狗警妻”、“目连救母”等组像。传说,在阳间不孝顺父母的要打入寒冰地狱;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要打入碓舂地狱;偷工减料、欺骗顾客的要打入锯解地狱;抢劫别人钱财的要打入火烙地狱;卖淫的要下油锅······八层地狱,是人们的设想,意在劝人们在阳间多做善事,多积德。与父母儿子等人坐着专门在地狱转一圈的浏览车,看着幽暗灯光下在被锯解,车裂的塑像真是有些吓人,来丰都前曾有人绘声绘色的讲述什么棺材从你身边经过,突然打开,一个鬼头伸出来对着你嗷嗷叫,会把人吓得半死的,当时心里听了就发毛,这会儿真在这里看到棺材打开,吓得一下闭上了眼睛,真怕有鬼头伸出来,还好,没,不给听着那咿咿呀呀开棺材的声音也够让人汗毛倒竖的,以至从来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米坐着浏览车时直嚷着要下车,而车一停,看见一个出口拉着我手直喊“妈妈出去,妈妈走出去”!

后来又在导游的带领下看过其它的景点,在烟雨濛濛中回到了游船上。听导游说丰都现在还开发出了其他的周边景点比如雪玉洞,鬼王石刻,南天湖,龙河飘流等景观,但因时间及距离的关系,我们是不可能去游玩的了,走时,为着纪念,专门为儿子和侄儿买下了两包可以套在手指上玩的小鬼头像,也不贵,2元钱一包。

石宝寨

鬼城之行结束回到船上时已是11点左右。吃过午饭,游船顺水而下,离开丰都之后,阳光也重又露出笑脸,不过,在炎热的夏日来说,不能称之为温暖而叫艳阳高照了。正午1点左右时,船行至忠县,来到了另一景点石宝寨。

石宝寨坐落在重庆市忠县长江北岸,西距县城40公里,东距万县52公里。相传,女娲娘娘在炼石补天时,遗留下一颗五彩玉石。这玉石聚万石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是一个宝石,形似印章,便把它揣在身上,当作玉印。一天,女娲娘娘在铲除妖怪九头毒龙相柳时,用玉印镇住了相柳,并塞住了在忠州和万州之间的海眼,这玉印化为一座孤峰奇岩,方方正正,高数十丈,四壁如削。因为它是女娲娘娘的玉印化成的,人们就叫它“玉印山”;又因它来历不凡,镇妖除害,法力无边,所以又叫它石宝。后来,人们在玉印山峰顶上修了庙宇,倚岩壁建成一座十二层高的楼阁,称其为石宝寨。

下得船来,来到石宝寨下的小镇,小镇古朴,到处可见青青的石板路,行走于石板路上,映入眼帘的除了一批批从游船上下来的观光客外,就全是在此摆摊的本地生意人了。因三峡工程,这里的水位也有了改变,因而生意人们除了地势较高的是在房里设店之外,其余的都是用塑胶布搭起的简易棚子,所经营的除了一路都能看到的川味小吃、一些旅游纪念品、石头、海螺首饰之外,与别处不同的是这里还卖各色腊染的布料,有传统的蓝花布,还有腊染丝绸,棉绸等面料,其中一块白底绿花的布料真是让我爱不释手,犹豫不决之间,儿子家人都已走到前面去了,大声的吆喝着我快走呢,于是,只能放手,向石宝寨寨门而去。

石宝寨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至同治年间多次扩建维修,由进寨道路、山门、上山楼阁、魁星亭、天子殿五部分组成。上山楼阁是石宝寨的主要建筑物,依崖而建,逐层缩小,与山顶的魁星亭浑然一体,构成高达45米的12层塔形楼阁,十分壮观。居说原建楼阁只有9层,隐含“九重天”之意,顶上三层为1956年修补建筑时所建。阁楼的每一屋面积不大,并没存放什么东西,想人们当初建造之时也只是为了能从山脚上到山顶,供人们上下山用,所以各楼层之间都是斜度较高的木质楼梯,层层相连就形成了一条迂回曲折的转梯,游人就经由这些木梯盘旋而上。阁楼三面都是木质材料建成,而陡峭的山崖则是阁楼的另一面,在每层的石壁上都有祖像和纪念性的碑刻。这些木质楼梯极其陡斜,有的与地面已成90度的直角,人们上下楼时可得紧紧抓住楼道两边的扶手,楼梯的每一阶都不是紧密相连的,每一阶间都有一定的空隙,所以上时得手眼并用,看准睬稳了,以免一脚踏空,磆碌碌的滚下来,那可会发生多米诺牌效应,大家都得跟着滚了,因为每一个人头顶的都是别人的屁股,脚踩的都是窄而陡的楼梯,避无可避的!小米儿上楼可是惹来大家一片赞叹与笑声,因为他最小,但爬得却最快,他爬楼时是手脚并用,大家都笑称他为小猴子,赞叹于这只“小猴子”不赖大人,一个人在前面快快的爬,还直喊妈妈快点赶上来呢!

在攀爬的过程中,我一直奇怪于这么大而宏伟的木楼,全楼上下就没看见一颗钉子,后来导游告诉我们石宝寨楼是我国仅存的几座高层木结构建筑中最高、层数最多的一座穿斗式木结构建筑,木材与木材之间都是运用传统的榫接方式相连,整座楼无论是轴线安排、大门位置,还是楼梯设计和外形处理,都可谓匠心独具,体现了古代能工巧匠们精湛的技艺。一九八零年一月号的《少年科学书报》载文,将石宝寨与埃及金字塔,意大利斜塔等相提并论,呼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

来到山顶,在艳阳下背对楼顶与江流拍照留念,只是满脸的汗水也成了爬上山顶的历史见证了。然后参观了山顶的古刹绀雨宫。古刹正殿供有古代巴国将军曼子塑像,厢房内有忠县文物和名人的书法石刻。

下山时听导游讲,随着三峡工程建成,水位上涨,石宝寨就会被淹,而为了使石宝寨这一“国宝”得到完整保护,专家们制定了就地保护“护坡仰墙”方案,解决了石宝寨被淹难题:在寨楼不动的前提下,抬高楼门,并沿玉印山周围修筑一圈护坡,防止江水渗透;然后在护坡上修建1米高的仰墙,把整个山寨围起来。

由于三峡库区蓄水后,江水水位将比石宝寨寨门高,为了避免仰墙挡住寨门,影响江中游客欣赏石宝寨全景,设计者特意在寨门前的仰墙上留下一道长达50米的豁口,在豁口处安装一道可以升降的钢闸门。在高水位时,关闭钢闸门保护寨门;长江水位降低后,打开钢闸门,游客可通过豁口观看全景。那时石宝寨四周碧水环绕,将成为名符其实的“江上明珠”。

浏览时间定为一个半小时,下得山来,重逛了逛小镇,看了看那些小吃、布艺,又回到了游船上,真是艳阳天下去,艳阳天下回,流去的是汗水,带回的是美与不灭的记忆。

张飞庙

大约在下午5点左右,船至云阳境内,这里有被称为“巴渝一胜境”的著名景点张飞庙。踏着夕阳,在轻风吹拂中,我们登陆上岸。

张飞庙位于长江南岸飞凤山麓,离重庆市区382千米,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是为纪念三国名将张飞而建的祠宇。

踏上小镇,这里可是热闹非常,有我们两艘正下船的游客,有正忙着煎炸食品的摊主,有卖纪念品及古董的,有买水果的……一派热闹景象,在这夕阳落山后的小镇里飘着笑声,叫卖声,滋滋叫着的燃油声,让人感觉到了傍晚归家时的欢快之情,也许是因为不再有艳阳当空,有晚风吹拂,人们的心情也变好了吧。

导游对着我们正行走的人问道:“有谁知道张飞是生于河北,殁于阆中,为何竟在千里之距,万里之遥的云阳长江边上建庙立碑吗?”大家都笑着摇头,于是,一路走,一路听导游讲解——

三国时期,蜀将关羽,违背蜀相孔明的“东联孙权,北拒曹操”的正确主张,败走麦城,被吴将杀害。这时,张飞驻守阆中,惊闻噩耗,悲怒焦急,令部将张达、范疆二人,三日备齐白衣、白旗、白甲挂孝出征,为关羽报仇。范疆、张达二人深知不能如期复命,又惧怕张飞虎威,于是趁张飞醉卧之时,将他杀害,取下首级,直奔东吴。这时,吴王孙全得知蜀王刘备兴兵伐吴,他深恐衰兵必败,又恐魏兵乘虚而入,乃决定不与蜀国交兵,并派人向刘备求和。范疆、张达二人闻此变化,正在云阳途中,一时惊恐万状,慌忙将张飞头颅抛入江中,逃遁他乡。当天晚上,一个老鱼翁在铜锣渡撒网捕鱼,将张飞的头颅捞起,惊异之间,恍然若梦,忽见张飞跪地请求:生为蜀国人,死为蜀国鬼,请求将其头颅埋葬于蜀国境内。鱼翁受托,泪如雨下,便将张飞头颅埋葬于云阳对岸的凤凰山麓,并邀集穷苦百姓修葺了最早的张飞庙。这就是张飞“身葬阆中,头葬云阳”的传说。听了这传说,为张飞对义兄的深切情义而感动,也为张飞的被奸人所害而惋惜。于是,未到其庙之时已心存深深的敬意了。

远远的便见庙前临江石壁上刻有“江上风清”四个大字,字体雄劲秀逸。来到庙门,但见张飞庙面江背山,依山取势,由一组匠心独运的古建筑群组成,气势宏伟壮丽。其主要建筑有纪念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结义楼;祭祀张飞的正殿;寄托张飞对关云长思念之情的望云轩,以及为纪念传说中张飞神灵为上下航船助风30里而修的助风阁。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云阳客居,写了許多以杜鹃和明月为题的诗篇,所以又在这里修了紀念杜甫的杜鹃亭和得月亭。前五个建筑为纪念张飞庙而建,后两个建筑为纪念唐代诗人杜甫在此客居两年而建,是一座十分难得的文武合庙。边行边看,见庙内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泥塑雕像,有张飞坐像、桃园结义、怒鞭督郵、义释严顏、长阪退曹和伐吴遇害等。庙内除塑像外,还珍藏有汉唐以来的大量诗文碑刻书画及其他文物数百件,其中有岳飞草书前后《出师表》,黄庭坚书《幽兰赋》,苏轼墨迹前后《赤壁赋》,全为稀世珍品。因此张飞庙素有“三绝”(文章绝世,书法绝世,镌刻绝世)之盛誉,号称“文藻胜地”。三峡工程建成,张飞庙原址将被淹,届时将把张飞庙与云阳县城一起向上游搬迁,新址选择在长江南岸盘石镇附近的山坡上。

游完胜地,回途向船上行去,再一次经过小镇集市,见那些小吃真的很诱人,于是,停在路边,看一姐妹俩正炸土豆,焦黄、喷香,旁边还有一炸鱼儿的,经不住诱惑,各买下一份,2元一份,用竹签挑着,边走边吃边看街边的纪念及工艺品,这一路走下来,感觉凡有景点之处,买纪念品等小玩意儿的人真多。而这些纪念品价格不一,就是同样产品,十步以内价格都会不一样,感觉真是懵着一个算一个。这不,在一摊位前,见一年轻男子与另一男子正跟卖主就一对玉镯讨价还价,卖主说是贺真价实的玉镯,要价150元,而买主直问这是不是真的玉哟,认真观察,边看边杀价,嘿嘿,也许本就不是玉,也许是卖主心切,价格一路下降,看着好笑,当晚上在游船上再次遇见这位年轻游客一起乘凉时说,最后卖买双方居然说到5元成交,结果这位男士却没要。边聊边叹息这买卖人真是无奸不商啊!以假乱真,还漫天要价!要价上百元的东西结果只值几元钱,这要是真以他的价格买下那不是被别人狠宰一刀吗!言谈中,方知年轻男子居然是老乡,同是绵阳人不说还是同行呢,远游遇老乡,别是一番惊喜!

坐于平台之上,让凉风拂面而过,与老乡轻松的畅谈着,不知不觉已是该睡觉休息的时候了,回到我们的312,宋姐与家人也都已洗漱睡下,我也一翻洗刷上床睡去,明天,对,导游说明天早上5点左右时,请我们起床看三峡以“雄”著称的瞿塘峽。

瞿塘峽

长江三峡指的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关于这三峡古人今人都写下了很多的文章,对于这三峡,人们有一共同感受,那就是瞿塘峡以“雄”著称,巫峡以“秀”著称,西陵峡以“险“著称。

清晨大约5点左右,多数游客还在梦中时,船上的广播就响起来了,原来船已行至夔门,进入了三峡的第一峡——瞿塘峡。父亲一边穿衣一边嚷道:“白帝城呢?我想去看看刘备拖孤的地方呢!”虽说瞿塘峡是西起四川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黛溪镇)但估计经过白帝城时,正值夜晚,而那时白帝城也不可能凌晨几点开放景区,所以,对于这个著名的景点也就在睡梦中与我们擦肩而过了。睡眼朦胧中,我们来到三楼的平台上,这里已有一些人在了,一个导游拿着小喇叭,指着两岸的山峰讲述着沿途的山名,景观。可是在有些昏暗的晨色里,观景如雾里看花,听讲如风过境,大脑还没意识过来,再加之人也颇多,大家尽力靠近导游可在风声中也听得不是很明白,倒不如一人面对眼前缓缓而过的山与水,倚栏独望,任思绪飘飞。

据介绍瞿塘峡全长约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中,虽然此峡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长江进入峡口后,江水奔腾,水势湍急,夺门直下,有“镇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异常雄伟险峻的气势。三峡工程建造之前,夔门两岸的山峰,陡削如壁,拔地而起,把滔滔大江逼成一条细带,蜿蜓于深谷之中。峡内河宽只有一、二百米,最窄处不过几十米;而两岸主要山峰可高达1000~1500米。船行其间,仰望两岸,群峰高不见顶,崖壁直立如墙,形成一线云天。峡口的上游有奉节古城、八阵图、鱼复塔。峡内北岸山顶有文物珍藏甚多的白帝城,惊险万状的古栈道,神秘莫测的风箱峡;南岸有题刻满壁的粉壁墙,富于传说的孟良梯、倒吊和尚、盔甲洞,洞幽泉甘的凤凰饮泉等。在风箱峡下游不远处的南岸,有一座奇形异状的山峰,突起江边,人称,"犀牛望月"维肖维妙。出瞿塘峡,峡口南岸的大溪文化遗址,是考古工作者最感兴趣的地方。而距白帝城仅几公里的杜甫草堂遗址,更是诗人们流连忘返之地。

但这所说的一切都在三峡工程开工蓄水后有了很多的改变,我们去时,已是第二次蓄水,水位在原来的基础上上涨了135米,所以,我所看到的瞿塘峡水势并不湍急,也没有看到船行其间,崖壁直立如墙,形成一线云天的景象,当然因船在江中行,又是在昏暗的晨间,所以,古栈道、题刻满壁的粉壁墙、很多的景象自是看不到,而因为水淹,估计一些景观也已沉入水下,无缘一睹了,倒是所说的“犀牛望月”窥见了一点形貌。在船尾平台上站了一个多小时,就在波平浪静,山峦起伏,绵延不断,山水一色的景象中过了这原本应是雄伟险峻的峡谷。

小三峡

“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长江出瞿塘峡,过大宁河宽谷,在四川巫山县接纳了大宁河后,便进入了画廊般的巫峡。大约上午9点左右,我们到了巫山县境内进入巫峡。巫峡以幽深秀丽著称。而在巫峡的峡口,另有一处秀丽之景——小三峡及其小小三峡,进入巫峡后,我们改乘机动船先去游了小三峡及小小三峡。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五岳归来不看山,宁河归来不看峡”,素有“中华奇观”、“天下绝景”之美誉的重庆巫山大宁河小三峡,毗邻长江三峡的巫峡峡口,是大宁河下游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它全长50公里。

大约上午9时,我们进入巫峡,在巫山县城边,导游招呼着大家,离开游船上到入小三峡的机动船上,因为小三峡河面较窄,所以,大型游船根本不能进入其中,只能改乘专门的机动船进入,我们在导游带领下分剩“巫山2号”“巫山8号”两艘船出发了。在游船上时,导游告诉我们,游小三峡和小小三峡要4个小时左右,请带足必备东西,大意是中午要在外吃了,自已准备食物。上到船上,发现船共两层,底层有100个左右的坐位,里面有空调、电视,座椅全是长途汽车上那种软坐高靠背沙发,顶层是船的甲板,在甲板中部建有一四面装有玻璃窗的房间,里面是硬坐长条椅,也有电视,空调就没了,想是为了让游客坐在里面从窗子向处看风景吧,但顶层大多数人都拥在了甲板上,站到船头和船尾,放眼望景,让自己的视野不受限制,与美景近距离接触。这样的装备与以往人们说的小三峡内的船只是窄而险的柳叶舟,靠艄公撑船而行已是大大的不同了,这也是受三峡工程影响之故吧。

坐上船离开巫县,只见沿岸人家好多人在水边烧秸杆,水面荡漾着柴草,让人看了心里很是不舒服,感觉长江被污染,美景被污染了,船行了好久才看到清澈的水,心里也才恢复了愉快。小三峡较之大三峡,水面没那么宽阔,水也确实清澈很多,两岸山峰树木葱茏,一片翠绿,至于景点介绍里说有什么“云雾缭绕,河险滩绝,群鸟翻飞,猿声阵阵,鸳鸯戏水”的景象倒是没看到。

进入龙门峡在西岸崖壁,距河面约15米处,依次排列着无数匀整、方正的石孔,此即大宁河古栈道遗迹。栈道石孔多呈四方形,孔径20厘米见方,孔深30厘米左右,孔距130—200厘米。上下孔眼交错成倒“品”字,上排两孔插木桩,铺木板,下孔插木柱斜撑木板,构成三角形支撑架,从而修筑成供人畜行走的“栈道”。古栈道以宁河为主干,从龙门峡口,经巫溪县延伸到陕西的镇平县、湖北溪县、重庆城口县一带。宁河栈道总长约400多千米,其长度超过著名的剑阁栈道,为我国古栈道遗迹中所少有。而我们看到的一段已经没有这么长了,只是在高处还有那么一小段,游客们下到崖边,踏上了古栈道也去亲身体验一下远古人类是如何在这样险峻的山崖上修建出这样的道路并在其上行走的,走在这样的道路上,真有一种恍入历史的感觉,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

在小三峡内还有一绝景就是巴雾峡东岸一处黄褐色绝壁上的“悬棺”及滴翠峡西岸黑色的“船棺”。当游船驶入第二峡巴雾峡时,抬头仰望,只见在离河面大约两百多米高的绝壁上的洞穴里,搁放着一具漆黑的棺木,只是肉眼看去,太小,有个小洞而已,导游告诉我们,这些棺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考古学家在宁河上游取下一具棺木,经考证,这些悬棺是古代濮族人的葬棺。用绳索把棺木吊进绝壁的洞穴中是他们的丧葬方式。考古学家从棺木的主人和殉葬品判断,这具棺木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但古人是如何将重达几百斤的棺木搁置到绝壁上去的,至今还是一个难解之谜。但现也有人说这些悬棺

是沿岩壁修道凿穴,将死者葬于洞穴,葬后怕人盗墓或损坏,将其通道毁掉。或是从山脚用木搭架,采用滑轮升降方式,将棺木置于洞穴中,葬后将木架撤掉。而一些考古学家们则说

悬棺并不奇特,是因为山体崩塌,山体形成直上直下的悬崖,塌下的泥石在溪流中形成天然的堤坝,堵塞水流,水位抬升,形成湖泊,渔民或船工生产生活于此,过世后就把棺木放置在临近水面的悬崖上,堤坝渐次下降,棺木也往下排列,到堤坝全部垮塌,这些棺木就成了后人所见到的悬棺,有的高至百米。他们认为先民的这种葬制无需奇思妙想,是一种极其简单的葬制。

至于“船棺”同巴雾峡悬棺一样,这也是古代巴人的一种葬俗。船棺大约起因于大宁河古代渔民葬俗。滴翠峡船棺显得十分神奇,据说更神奇处还在于它周围的自然环境。船棺左10米处,有一束从绝壁缝中铺撒开去的黑褐色古藤,很像一张扬向天空的渔网;再往左50余米,有一块5米多高的钟乳石,酷似一位披蓑戴笠的老翁,正弯腰撒网,而老人手中,恰有一条树根延伸下河,好比渔网绳。因为此处既有“渔船”,又有“渔网”、“渔翁”,故当地人称之为“打鱼村”。还有天缘巧合者,打鱼村一带鱼类确实品种多、数量多,且不乏珍贵鱼种,令人不得不赞叹造化之妙。距滴翠峡口不远,西岸的岩壁上有一很深的溶洞,洞内流出一股清泉,顺着一块钟乳石缓缓流下,形成一水帘,飘入河中。只可惜,我们游览时没看到这一奇特的景观。不知是游时没认真看错过了呢,还是已被水淹了。在小三峡,我们还去到了一个镇上,四面环水,在那里看到了古时手推磨,一些奇特的三峡石,还看到至大宁河上取下的悬棺,悬棺内还存有干尸及随葬品。不知不觉间,小三峡的景也就在时光的流逝间看完了。

小小三峡

在宁河滴翠峡支流马渡河畔,有一条全长5公里,风景绮丽的河流,被人们称为小小三峡。小小三峡即是马渡河下游的三撑峡、秦王峡、长滩峡。三个峡谷各长5千米。

在马渡河畔,再一次换乘船只,因为这里山更高,河更窄,所以,只能改坐柳叶形的小木船了。原来进小小三峡,真是坐的无动力的柳叶形小木船,靠纤拉杆撑,擦着河底卵石迎着激浪前行的,但我们去时,这里的小船都装上了柴油机,已是机动的了,毋须再纤拉杆撑了。有趣的是,后来在一个三峡移民电视片中看到一个三峡市库区移民,也是小小三峡一带的老农,从新区重庆回来看望家人和乡亲,回来看到自己的一些个老哥们还都在小小三峡经营小游船,直感概世间变化之快,自己走时人们都经营的是柳叶小船,进出都不方便,现在,看老伙机们都在旅游局的统一管理下开起了机动小船跑旅游,真是变化快啊,坐在老伙机的船上,也游了一翻小小三峡,概叹不已。

大家在岸边上到小船上,船顶是竹叶与竹篾编织而成,船舱里放置着一条条的长木凳,一共有10排左右,分别位于船舱的两边,一条木凳上坐两人,这样算下来,一条船上一般可坐20~30人。船工特别注意安全,每人上船都必须穿上桔红色的救生衣,管你是热得受得了还是受不了。等游客坐好,两位船工一坐于船头,看风掌舵,一坐于船尾开发动机。待到船开始发动,前面瘦瘦的船工,用十分有趣的地方普通话向大家问好,介绍两人的姓名后就开始介绍小小三峡风光,完了后,开始向大家销售介绍小小三峡的一种旅游小册子,里面除有小小三峡的介绍及风光图外还收录了当地的很多民歌,大家看他推销,都善意的起哄,要他先唱上两曲儿,这船工看来30几岁,黑黑瘦瘦,听大家说来,就大大方方的唱了起来。不过,没受过训练的嗓音在我这学过音乐的人耳里听来自不是那么好听,但那独特的调门加上所唱歌曲本就是地方谣歌,听来也别有一番风味,只是听得多了,怎感觉调门儿一样,就词不同而已,有些像是信口而来。最后,大家都买下了一本小册子,3元一本,就当纪念。听船工说,他们也是旅游局下的任务,每卖一本,他们可以从中得0·15元。

小小三峡里,山清水秀,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三峡的清幽秀丽,这里的山极高,而水道狭窄,两岸山色苍翠,山势奇峻,特别是那山岩上倒悬着的钟乳石,它们如猪似狗,像龙若蛇,像倒挂的冰柱,粗细不等,长短不一,奇形怪状,千姿百态。上面长满了青苔花草,往下流淌着珠帘般的水滴,原始古朴,富有生机,真是“两岸无石不奇秀,悬岩有水尽飞花”的十里画廊、世外桃园。置身其间,如入仙境。游客们在这里还可以伸手从船舷边触摸清冽的河水,看清澈水底有鱼在游。

而为了让小小三峡里富有艺术风味,在进小小三峡大约1。5公里处,有两位民间艺人在河面右边一崖石上吹着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唢呐,一有船只过来,唢呐就吹奏起热情的《迎宾曲》听着他们热情的唢呐声,看着他们的笑脸,游客们兴奋起来,都大声的对唢呐手打着招呼,嚷着“师傅,你好,辛苦了”师傅听着点点头,口里的曲子却并没停下,而是吹得更欢了,而当唢呐声在背后再也听不见时,却又见左面岸边两女一男,穿着民族特色的衣服,正在那对唱着山歌呢!他们的表演极为认真,这里,奇峰异石上就是他们表演的舞台,苍山翠柏便是舞台背景,山山水水,过往游客都是观众。正因为有他们的出现,寂静的山谷中凭添了无限的生机。最为高兴的是回归的途中,我们有幸看到了难得一见的猕猴,一对母子在树枝上跳跃,嬉戏。真是让人开了眼界!

来时听着《迎宾曲》进,去时听着《一路平安》回,小小三峡的幽深秀丽,热闹的唢呐声,船工粗野的山歌声,都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沉积为美好的回忆。

巫峡

巫峡西起四川巫山县大宁河口,东至湖北巴东县官渡口,全长45公里,其中包括金盔银甲峡和铁棺峡两段峡谷,是三峡中既长而又整齐的一峡,所以又叫大峡。其景以秀著称,我想,其秀应多归功于此段中的小三峡与小小三峡吧。

游完小三峡与小小三峡回时,已是下午的2点多,对于这道峡谷中的山水是否与上一段瞿塘峡峡谷有所不同,我的感受已不是很深,倒是读过诸多有关三峡的文章里,最为吸引我的就是那神秘的巫山神女了。于是,对于这一段传说中的巫山十二峰较为关注,它们分别座落在巫山县东部的长江两岸,江南江北各有六峰。对照导游图,寻找着北岸的登龙、圣泉、朝云、望霞、松峦、集仙;南岸的飞凤、翠屏、聚鹤、凈坛、起云、上升等山峰,但因我们是坐船在江中行视线被山峰所阻,所以南岸的凈坛、起云、上升三峰是看不到的。十二诸峰,姿态万千,真的是绮丽如画,“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这两句古诗词道出人们对十二峰的倾慕之情,而十二峰中的望霞峰也就是被人们反复歌咏的神女峰,称其为望霞峰是因为她站在群峰云巅,每天第一个迎朝霞,最后一个送晚霞,所以又名望霞峰,但人们更愿称她为神女,引人遐思。

神女峰的秀美身姿一直以来最为吸引游客的眼光。传说远古时代,瑶池宫里住着西天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名瑶姬。她在紫清阙里,向三元仙群学得了变化无穷的仙术,被封为云华夫人,专司教导仙童玉女之职。瑶姬生性好动,一日她终于带着侍从,悄悄地离开了仙宫,遨游东海。但是,当她看到大海的暴风狂风涛给人间造成严重的灾难时,便出东海腾云西去。一路上,仙女们飞越千峰万岭,阅尽人间奇景,好不欢快。岂料来到云雨茫茫的巫山上空,却见十二条蛟龙正在兴风作浪,危害人民。瑶姬大怒,她决心替人间除龙消灾。于是按住云头,用手轻轻一指,但闻惊雷滚滚,地动山摇。待到风平浪静,十二条蛟龙的尸体已化作十二座大山,堵住了巫峡,壅塞了长江,使得滔滔江水,漫向田园,今天的四川一带成了一片汪洋大海。为着治理水患,治水英雄夏禹立即从黄河来到长江。然而山高水急,采用开山疏水之法,谈何容易。正当夏禹焦急万分时,瑶姬为夏禹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施展仙术,助夏禹疏导了三峡水道,让洪水畅通东海。并将一部治水用的黄绫宝卷送给夏禹。水患虽已治理,瑶姬仍然在巫山之巅为行船指点航路,为百姓驱除虎豹,为人间耕云播雨,为治病育种灵芝。年复一年,她忘记了西天,也忘记了自己,终于变成了那座令人向往的神女峰。

大约是下午阳光还烈的4点左右时,我们终于接近神女,在冬季或是雨季,因神女峰的高度,人在江面基本是看不到峰顶的,所以,文人常用神女隐于云雾中,不肯揭去神秘面纱让人一睹美丽容颜来概叹心中的遗憾。而我们临近神女峰时,正艳阳高照,所以能清楚的看到其身姿。原来神女是居于望霞峰主峰侧的一根独立的石柱,这样说吧,伸出我们的左手,竖起大母指、食指、中指,整座山峰犹如这三根相连的指头,只是分岔在指头中部,而神女就俏立在母指拉平的峰面上,与食指并立,差不多有食指一半那么高。导游介绍说,都说神女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实际有人曾爬上神女峰测量过神女,如果把石柱分为胸、腰、臀几部分的话,那么,神女的腰围与臀围差别并不大,大约是86米与88米,这样看来,神女并不是苗条神女而应是一个稍胖的神女,而我们肉眼看神女,因离我们太远,根本就不可能看出区别来,只看她俏立于山巅,所以,神女也就婀娜多姿,亭亭玉立了,看来,看美女还得远点看更好啊!听导游这一说,引得我们哈哈大笑。忙忙的拿出照相的家伙,可船在行,峰在远离,这相机的有效范围也太小,总也不能很好的把神女的姿态照下来,最后一阵猛拍,到最后照片洗出来看时,居然已看不出哪个是神女了,真遗憾!

巫峡十二峰各具特色,古人曾把十二峰编缀成了一首诗——

曾步净坛访集仙,朝云深出起云连;

上升峰顶望霞远,月照翠屏聚鹤还。

才睹登龙腾汉宇,遥望飞凤弄晴川;

两岸不住松峦啸,断是呼朋饮圣泉

看过十二峰后,有些疲倦的我回到了船舱休息,迷迷糊糊中,听广播里又在播到了屈原祠,实在是累,所以,也没再下船去瞻仰创造出了“楚辞”这一崭新的文学形式,写下了《离骚》、《天问》、《九章》等不朽诗篇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祠了。看来,船已过巫峡,进入西陵峡了。

三峡大坝

晚上6时吃过晚饭,船泊秭归港内。肖姐告诉我们,本来前几天船可以直接开往三峡大坝,过船闸再驶往武汉的。但我们去时,因为三峡工程及船闸正维修,所以,游船只得在秭归港停,然后搭乘汽车前往三峡大坝,晚上观完景后,再回秭归港的游船上歇息,而我们也在观完景后的第二日清晨在港口坐汽车到宜昌后乘火车前往杭州。

待到在秭归港坐上缆车上到上面的港口,天已微黑,在站上等大家都已坐好时,天已黑下来。(因为当时与我们一起上到港口的还有另一艘游船,人也特多,游客坐着坐着就混了,每个船的经理又来点各自的人,真有些乱而费时)不一会儿,一批当地导游上到了每辆车上,我们车上来了一位人秀气,声音也挺秀气的女导游。拿着小喇叭告诉了我们今晚的旅程,经秭归县城,到中华鲟园,看完三峡大坝后再到黄陵庙,整过游程大约要到11点30才会结束,妈呀,到那时,瞌睡虫不早跑眼边上来了吗?白天本就累得没法了呢。可谁叫咱给了钱呢,给了钱就得游呢!呵呵,摇摇头,抱紧小米儿,就坐在车上先看外边的夜景吧。

慢慢的,车窗外的景由暮霭沉沉变成了灯影斑斓,车至秭归县城。小导游声音温柔的告诉了我们秭归县名的由来——

26岁的屈原,时任楚国左徒之职,颇得楚怀王信任。后来,由于他的治国方针触犯了靳尚等权臣的利益,靳尚等人向楚怀王屡进谗言。怀王信之,将屈原贬为三闾大夫,后又两度被放逐。公元前278年,屈原怀着自己不得实现的理想,含愤投江自沉。屈原有个姐姐,名叫女媭。屈原投江后,女媭赶到汨罗江,将弟弟的遗体打捞起来后,亲自护送回到了家乡。屈姊那深深的亲情使乡亲们大为感动,因而将县名改为“姊归”。后来“姊”演变为“秭”归州镇也就是后来的县城“秭归”。导游还给我们讲述了有关端午节的纪念等历史典故与传说,在导游小姐的讲述下美丽的县城也就于车窗外渐行渐远了。

车再行一阵后,来到了湖北省的中华鲟园。中华鲟被《野生动物保护法》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名录。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是鱼类的共同祖先-古棘鱼的后裔,距今已有一亿四千多万年的历史,有活化石之称,是淡水鱼类中最大、最长寿的鱼。成年中华鲟长达四米多,体重超过千斤,寿命长达百岁,居世界二十七种鲟鱼之冠。

中华鲟园面积较大,沿着灯光与大道,我们步入了展览馆,在这里我们通过高大的玻璃墙看到了很多鱼类,看着那些鱼儿,有的体型较大,透过玻璃墙的折射,看起来就更大了,有的鱼儿活泼,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着,身姿轻盈,有的却像贪睡的小猪一样,沉在水底一动不动,只一串串的汽泡还知道它活着呢!小米儿老用手去摸那些鱼的嘴,嘿嘿,敢情他以为鱼会把他的手当食物来吃呢,可玻璃墙内的鱼嘴是可看不可真正触碰到的呢。

看过中华鲟后,我们来到景点里一个如体育馆般的露天剧场里,坐在一阶阶的石梯上看精彩的马术表演。演出的是张飞大战长阪坡的故事。一阵咚咚咚的鼓点过后,一群身穿铠甲的士兵骑着高头大马,于战场上嘶杀。鼓声、呐喊声,马嘶声、真有古战场的气势,而他们精湛的马术表演迎来了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看完马术表演后,车又快速向前开去,这时,大约已是晚上10点30左右了,车上的小孩子们都已瞌睡点点了。可还没到三峡大坝呢,终于,在人们盼望已久中,渐进三峡大坝。因为是夜晚,所以,临近大坝,看到的只是辉煌的灯火。在这里看到的是不夜的三峡大坝,虽说进坝时,已夜深了,可各种机器依然在轰鸣着。到处是灯光点点。

我们一边观景,一边听导游解说——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风景秀丽的长江三峡西陵峡中段宜昌市的三斗坪镇,是当今世界上在建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1992年4月3日,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正式开工。三峡大坝主要由拦河大坝、电站厂房、通航建筑物等三大部分组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米,总装机26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为1820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工程动态总投资2350亿元。总工期17年(1993年正式开工,2009年全部建成)。

工程分为三期,第一期为5年(1992—1997年),主要是工程准备,已于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而宣告完成。沿岸三峡景观受影响。第二期为6年(1998-2003年),主要工程是修建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及机组安装、完成泄洪闸和永久船闸。2003年6月,水位提升到135米,回水至长江万州境内,长江三峡的急流险滩再也见不到,水面平缓。第三期6年(2003-2009年),主要完成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2006年水位提高到156米,2012年,最终坝上水位海拔高度将达175米,水位实际提升110米,回水上溯到重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真正形成。工程竣工后,挡水前沿总长为2345米,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多种综合效益。目前三峡工程专门开辟了许多旅游参观景点,以便让游客更好地、全面地了解这个举世瞩目的特大型工程,主要旅游景点有:坛子岭观景点、模型室、185平台、西陵长江大桥、导流名渠、大坝公园等景点。随着大坝工程的部分竣工,永久船闸观光走廊、左岸厂房和右岸大型舞台表演、观光索道将陆续推出。

听了导游的讲解,看着眼前灯火辉煌正在建设中的大坝,概想一下建成后的壮景,不知会是怎样的富有气势了。我们在现已建成的工程前,看到了泄洪孔正泄洪。导游告诉我们,本来三峡大坝每天接待游人参观时间只在上午8点到下午4点,每天游客人数不超过1000人,而我们能于夜晚参观极为特殊,是经过请示特许了的,(车进大坝,每隔不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荷枪实弹的战士站岗呢)而恰巧今夜前期工程的十个泄洪孔全部打开,是非常壮观的景象。看着泄洪孔泻水的景观确实富有气势,远远的站在河岸边,就见水如脱缰的马咆哮而下,溅起的水花形成了团团迷雾,大家都在岸边背对这一壮观景象摄影留念。只是照片的背景因是夜晚,照出来时可是半黑半亮了。

坝底看完,大家又都乘车上到坛子岭观景点,站在高处鸟瞰整个大坝,只可惜,这是夜间,举目而望的,只能是片片灯火了。不过,也有人说,白天黑夜,各不一样,特定的时间看到的是各具特色的大坝之景啊,想想,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观完三峡大坝,大家又乘车去看了黄陵庙。黄陵庙原名“黄牛寺”,初建于春秋时期,意在纪念黄牛助禹王开山之功,及至三国时代,诸葛亮率军入蜀,军至黄牛峡见庙宇残破,乃出资重修一新。诸葛亮为此还写了一篇《黄牛庙记》。到了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令时,来此游览,此公只认大禹开山之功,不信黄牛拱岩之说,当下将“黄牛寺”改名为“黄陵庙”。由于年代久远,又饱经天灾战祸,黄陵庙也几经兴废,现在的庙宇,主体建筑重修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如今又几经修缮,并续建了一些辅助设施。在这里我们看了禹王殿和右侧的武侯祠。游到此地已是游程的尾声,而且那时也已是夜晚12点,人困车乏,游兴全无,草草看过一翻,就匆匆而别,记忆里较深的就只是男女合葬于一起的远古干尸,武侯祠里据说是当年诸葛亮亲手所载的铁树及黄陵庙院内院外的桔树。

回到秭归港内的游船上时,已是深夜1点多,孩子们早已趴在大人的肩头睡去。当一翻洗刷终于也躺上床时,我感觉自己身体已快散架,这时,也才感觉到,外出旅游,说是游玩,是耍,可这玩也让人又累又饿!也并不如神仙般的轻松自在啊。这样的感觉在到达浙江以后也有过。

第二天,当坐上去往宜昌车站的汽车时,最后回望三峡,回想这几天的行程,真是一翻感慨,三峡,我终于来过!三峡的山山水水都留在了记忆之中。只是,从别人文章中看到的三峡与我所亲见的三峡为何有那么多的差别?很多人为它远道而来,但不知有几人真为之倾倒而迷住,在旅游的过程中,我还看到有许多的外宾游轮,他们从重庆港口,从上海港口而来,那些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不知有否被这一片山水而迷倒?如今,三峡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为此国家发行金邮票加以纪念,只是我在游过之后,却总有淡淡的失落之感,那就是——见面不如闻名。在大三峡,那些急流险滩已看不见,幽深秀丽也只在小小三峡中看到过,三峡河面的水已并不清澈,今后的三峡还会那么吸引着大家的脚步前往吗?

随着车轮的滚动,我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在脑中开始勾画起西湖的美丽风光来……

(后记:写完这篇游记时,相当于自己又游了一次三峡。其实真正游玩的时候,人都很匆忙,有很多东西并不如事后这样清楚明白。本来,在昨年游完后说写的,但由于时间关系,自己工作也忙,所以,搁自到了去年冬天才写,那时用的题目叫《在冬天回忆夏天》。如今,又一个真正的夏天走来,我居然还没写完,所以,这题目不好再用,只好直接用景点名来命名文章名了,希望我写下的游记大家能喜欢。)

本文已被编辑[薄云残雪]于2006-7-26 5:44:49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梅子果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薄云残雪点评:

同样的三峡,不同的视角,犹如身临其境,令人乐而忘返。既有现实的遐想,又有历史的反思。纵横捭阖处,不乏细腻的描述。

文章评论共[17]个
流氓公子-评论

俺来了,欣赏,大手笔哈,可谓精心打造的力作哈
  【梅子果 回复】:呵呵,欢迎啊!流氓公子能来露面,真是吾之荣幸啊! [2006-7-26 9:35:00]at:2006年07月26日 早上8:50

梅子果-评论

小说改得怎样了?
  【梅子果 回复】:呵呵,问流氓同志呢。怎的跑到上一行来了?呵呵:) [2006-7-26 10:39:48]at:2006年07月26日 上午10:38

曼倩-评论

对于三峡之游,我是很向往的,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读到你的文字,就像自己去看了一次,欣赏啦!问好梅子果!
  【梅子果 回复】:呵呵,曼倩,最近好吗?想念呢!谢谢来过! [2006-7-26 12:42:15]
  【曼倩 回复】:我很好,谢谢你的牵桂,我也想念你,想你的东东哦。 [2006-7-26 15:18:03]at:2006年07月26日 中午12:33

晨风而去-评论

想不到游记能写得这么流畅,真让人刮目相看。呵呵!
  【梅子果 回复】:妹妹,好啊!到过三峡吗?呵呵,如果没到,我的文字应能让你对三峡有一定的印象吧!炎炎夏日注意防暑哦! [2006-7-26 20:23:16]at:2006年07月26日 下午6:30

文清-评论

好文字,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学习了!
  【梅子果 回复】:问好文清!你的文章才常是我学习的榜样呢!愿夏日好心情! [2006-7-26 20:27:47]at:2006年07月26日 下午6:35

chen红叶-评论

读了那么多游记,还是这篇感觉细腻。不错的感觉,读了就如身临其景。
  【梅子果 回复】:问好红叶,红叶的那么多文章都是我喜欢的!能让你有身临其景之感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了!:) [2006-7-26 20:30:48]
  【chen红叶 回复】:谢谢妹妹喜欢,其实我的文字太通俗了.还要继续努力呢! [2006-7-26 20:35:33]
  【梅子果 回复】:才不呢!看过你的文章,喜欢! [2006-7-26 20:55:07]at:2006年07月26日 晚上8:24

胖胖八戒-评论

今年去了厦门的鼓浪屿,在广州也转了一圈,虽然身为宜昌人,。却没有专门去过三峡,,,,,,,,,,,
  【梅子果 回复】:螳螂最近好吗?想念朋友了!写下了游记了吗?一会儿去看你的文章! [2006-7-26 22:08:29]
  【螳螂自语 回复】:不好意思,没有你那么好的文采,写不了哟,你有没有去王昭君的故乡兴山或者说神农架了??/ [2006-7-26 22:10:53]
  【梅子果 回复】:没去成,因为当时预定了到宜昌的票,而且时间上是算过了的。你在哪吗?还是去过那里? [2006-7-26 22:16:35]at:2006年07月26日 晚上9:46

点滴人生-评论

你好,欣赏你优美的文字,学习了,问好呀
  【梅子果 回复】:呵呵,大哥好!你的文章总能让我学到一些东西! [2006-7-27 22:47:47]
  【点滴人生 回复】:还没有休息?注意身体呀 [2006-7-27 22:55:40]at:2006年07月27日 晚上10:46

晨希-评论

果子亲身游三峡,看了你的文中所述,希希就神游三峡好了,还有点亲临其境的感觉呢!
  【梅子果 回复】:呵呵,希希好啊!神游三峡有收获吗?只可惜,网站除论坛外,无法在文章中配图,否则每个地方传一张图片就更好了!那样可是图文并茂呢! [2006-7-28 10:18:42]at:2006年07月28日 凌晨0:02

恋尘叶子-评论

真正的受益匪浅!欣赏了!学到不少东西!谢谢梅子!俺省略了,不介意吧!
  【梅子果 回复】:呵呵,叶子的文章很不错的呢!其实我本就叫梅子,QQ也叫梅子,到烟雨里注册时,梅子这名已有了,所以,才叫梅子果的,花儿变果子,芳香变甜而酸的东东,也有意思!问好叶子 [2006-7-28 13:14:50]at:2006年07月28日 中午1:10

恋尘叶子-评论

原来歪打正着,那就不客气了,再叫一声梅子,你的文章比我的文章大气多了,真正的大手笔!喜欢!:)
  【梅子果 回复】:哎!我大声的应一句哈,喜欢听大家这样叫我。至于文章,每个人都有其各自的风格,叶子的文章我也喜欢!而我的,你说喜欢就好!:) [2006-7-28 13:51:13]at:2006年07月28日 中午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