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张爱玲和胡兰成樱花渡月

发表于-2006年07月26日 下午5:07评论-9条

最近兴起的张爱玲热,顺便也就涉及到胡兰成这个名字,他是张生命里的一颗流星,恰好此人身世也和张一样传奇,而且文才亦不在张之下,才子佳人,金童玉女,的确看上去很象是一对璧人。

两人有过短暂的婚姻,而后各自风流云散。以后的岁月,两人又有过重组家庭的经历,可是张以孤独为自己的晚余生命画上句号,胡则甚得美女青睐,以风流自喜而过完余生。

但是在两人的回忆里,对彼此千年难逢而又刻骨铭心的爱情,始终梦萦魂绕,胡说张使他彻底了解了人世间跌宕自喜的深情,生命的可爱。而张的小说虽然有很现实的世态人情,可是继续看下去,如剥千层之茧,则可以洞见隐藏在那些故事后面的独特的感情。而在描写张爱玲的文字中,胡兰成的一篇《民国女子》是最为脍炙人口的,也是张迷们最津津乐道的。

张爱玲出身贵族,又逢家道中落,而其中父母皆没有细心认真的照料好她的成长,故其最终落落寡和,寄情于文字,这似乎有其心理学上深刻的原因。

我以前只知道张爱玲对爱情永远不后悔的一段话,那意思好象是说:在生命的无涯旷野上,他们不期然的邂逅了,时间不早一分也不晚一分,脚步不早一步也不晚一步,恰好在时光的缝隙里,在无涯的旷野上相遇了,他们互相仅仅凝视着,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的问候了一声:“嗨,还好吗?”。这里张同样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爱情的理解深沉而清淡,表现着她一贯的低调和穿透本质,也可以看出“淡极即是浓极”的格调,在貌似平淡的文字里,早已蕴涵着百折千回的哀伤和平静。

张爱玲去世后,其文更加荣观。

张爱玲处在风云动荡的时代,而笔下并不写家国之仇恨,亦不写民族大英雄,而是写诸多饮食男女的悲欢离合,很象红楼梦的大著作、小生活、小情调,讲的都是日常生活,爱恨纠缠。她是李鸿章的外孙女,和曹雪芹一样出身贵族,且家道中落,母亲又久居国外,与之相别,缺乏正常的父母之爱,故张爱玲对人性的观察和刻画入木三分,毕生用悲凉和悲剧性的目光看待人生,其文字里分明有一把闪烁的眼泪,对人情凉薄的体会尤其深刻。故评论者对她所有文字体现出来的格调只有两个字:“苍凉”。这种苍凉是真苍凉,发自于灵魂,而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作。她的经历和文字天才,使她的文字达到了一种真正的境界,这是她死后仍然掀起张爱玲热的轩然大波的原因所在。

或许是时代改变了,人们开始能够理解旧社会里大上海的一些生活,因为繁华的生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繁华之后的平淡,那种境界就开始被很多读者捕捉到了,张爱玲的不凡之处也愈发彰显了。

就张爱玲本人来说,其笔下无政治大事记,其为人亦不喜欢政治,她的主题是男女之爱,以及复杂的人性,所谓的苍凉,其实背后有一双阅尽世态人情的老眼。嫁给胡兰成,她未必有那么多阶级、民族的念头,只是出于文学上气味相投而造成的爱情,关于爱情,她的感悟很深,爱又是难以解释的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她因爱情和胡结合,后来,胡的花花公子习性,很象她〈倾城之恋〉里的范柳原,是胡使她不能拥有家庭和爱情,最后不欢而散,继续过孤独漂泊的生活。

从张来看,她的文学天赋很高,但是她的个人经历却的确很可怜——一个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的人,被命运的轨道逼迫着漂流的人!她旅居美国,嫁一个大她二十岁的人,就是只希望有个归宿的可怜处境。

我们离开张的真实处境,去用真大美的理想化来苛求张爱玲做一个完人,那是不真实的,亦不公平。

她不喜欢政治,因此在国家是非上也未必就留意。我一直弄不清楚的就是,张爱玲这类没有过浓政治背景的文字,是否也可以算是文学。她的文字很象〈红楼梦〉,一种真实的生活体验,平淡里面有胜过金戈铁马的力量。

苍凉的人,苍凉的文字,张的文字,细腻委婉,融古典和现代文字于一炉,大俗大雅。如果细心的一读,张的难以企及的地方就开始出来了。

而胡兰成,到底又是个什么样的男子?竟能令张爱玲如此倾心?他原是乡下一教师,而来在文字上独出机纾。读者对胡兰成的了解,多集中于两点:一是胡曾是汪精卫的笔杆子,属于没有气节的无行才子一类;一是胡兰成最后抛弃了张爱玲,属于用情不专的无行文人。然而,张爱玲何以对他刻骨铭心,是不是真是喝了梦婆汤,或者中了盲目的丘比特之神箭,所以在爱情的道路上始终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以前没看过胡的文字,偶尔在往来上搜索到,看了两篇,句大惊失色,胡的文字极具锻炼之功,甚至可能比郭、茅、老、巴还要受广大人民群众和小资产阶级分子的欢迎。其他的贾、魏、余、李就更不要说了。

《今生今世》是胡兰成逃亡日本后,万念俱灰,想起生平欠下的累累情债,不禁心生悔意,因此写出这本情感自传来。除张外,胡一生中还有7个女人,张爱玲之前有玉凤、全慧文、应英娣等三任妻子,张爱玲之后又分别与护士小周,斯家小娘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以及上海黑帮头子吴四宝的寡妻佘爱珍在一起,他对每个女人都很用情,可谓万花丛中自安身,而且每个女子都是珍品,没一个是差的。但每次都用情不专,以薄情寡义收场。《今生今世》描写了他的六段乱世爱情,张爱玲虽然只是其中一段,却是他整个后半生都魂牵梦萦的。书中但凡涉及到张爱玲的地方,无不细腻生动,尽得风流。

胡风流倜傥,极讨女人欢心,张爱玲孤傲如鹤,“清、高、孤、傲”是其一生特征,很类似于《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目无下尘,宁可一生孤独也绝不苟合。胡兰成在政治上不清白,为人也轻薄没责任感,而居然征服了张的芳心,后来还赢得上海黑社会老大的寡妻归,此种迷人魅力,可说是很不简单,虽然不服气的人多,可是要他征服一个五大三粗的女子,恐怕也不容易,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到胡的贾宝玉似的一种风流才情。他的才气和文学修为几乎可以与张爱玲匹敌。如果不是热衷于政治的名利场,胡兰成完全可能成为一代文学大家而为我们所知。胡后来逃亡日本,脱离了政治生活后,写下了很多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今生今世》和《山河岁月》。胡兰成在这两本书中所表现出来的才气折服了余光中、唐君毅、王德威、贾平凹、阿城等众多文学大家,他们对胡兰成的态度也都是既爱又恨,一方面不齿其为人,另一方面又极喜爱其文章,香港评论家江弱水用九个字概括胡兰成:“其人可废,其文不可废。”而正是这巫婆鬼魅般的才气,于张爱玲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而胡兰成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写出一本比张爱玲的小说更优秀的书来。

《今生今世》可读性之强,实在值得收藏。为一个汉奸文人出书,一方面说明如今已少了那种“因人废文”的俗念,另一方面也说明胡的才情之巨大。

著名周作人研究专家止庵先生为《今生今世》中文版作序时写道:“我又曾提出有一路‘才子文章’,从林语堂、梁实秋、钱钟书直到董桥,皆属此列;现在不妨把胡兰成一并算上。才子者,首先真的有才;形之于文,是为才子文章。以此而论,胡兰成堪称就中翘楚,确实绝顶聪明,处处锋芒毕露。虽然,才本身有品,才之后有识有学。至少前一方面,作者不无亏欠;可是才气太大,似乎又能有所弥补。才子文章,无论意思文字,难免取巧做作,仿佛不甘寂寞,着意要引得读者叫好;胡文亦不例外。但是意思上能做作到‘透’,文字上能做作到‘拙’,这是其特别之处,自非一般肤浅流丽者可比。我读《今生今世》,觉得天花乱坠,却也戛戛独造;轻浮如云,而又深切入骨。附带说一句,近年来散文领域整理发掘之功甚伟,有所成就者大都已经出土;大概够这个档次的,也只剩下这么一本了。该书面世,庶几功德圆满。”

在胡氏诸多作品中,为人谈论得多的还是他的《山河岁月》与《今生今世》。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除了对《今生今世》透露出的作者浓重的名士习气及其游戏人生的思想,对《山河岁月》中一味褒扬中国文化及对抗战的“洒脱”态度有所指责外,对两书的文学成就则予以称赞。他说《今生今世》:“……文笔轻灵圆润,用字遣词别具韵味,形容词下得尤为脱俗”;又说“《山河岁月》的佳妙至少有二:第一仍然是文笔,胡兰成先生于中国文字,锻炼极见功夫,句法开阖吞吐,转折回旋,都轻松自如,游刃有余,一点不费气力。遣词用字方面,每每别出心裁,自铸新语,不袭陈规。……‘清嘉’而又‘婉媚’的绝句,《山河岁月》之中,仰摘俯拾,真有五步一楼之感。‘胡体’的文字,文白不拘,但其效果却是交融,而非夹杂。……第二个优点,是作者的学问与气度。从《山河岁月》一书,可以看出作者学兼中外,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与民情风俗都颇有认识,且能处处与外国文化相比并论,颇多卓见。至于作者的气度,大致说来亦可谓胸襟恢宏,心肠仁厚,对于世间一切人物,都表示尊重与同情,字里行间,充满了温暖而清明的乐观精神。”

据说,文化人达到一种境界后,会通向一道神秘之门,会孤傲,并且愤恨世俗的虚伪,刻意的追求着一种把握不定的真实,并且有一种永远不与俗气为伍的清绝。这道神秘之门会使人对是非淡漠,对黑白和人为的残忍或做作不屑一顾,而于自己的选择永远不悔。或者就会以另一种极端来抗拒世俗,人为自己就算怎么做都比伪君子高尚,比权诈的卑劣要道德。胡无疑是个文化人,并且深有造诣,性格里面淘洗不净的仍然还是文人的疏狂和风流。他以一种极端方式,印证一件什么道理呢?

我曾在《张爱玲浅谈》一文里说道:

“说到对张爱玲的评价持反对意见者,抓住的把柄无非两个,一是张曾经是汉奸胡兰成的妻子,嫁给一个投靠日本人的汉奸,无论如何不能取得中国人的认同,日本人伤我国人之深,非独肉体,深及灵魂,所以,败类和汉奸怎么说都不能原谅,可以原谅者,必然是非不分,黑白不明。因此,张就和汉奸联系在一起,成了另一个汉奸。切不说这类逻辑推理的浅薄之处;另一个理由则是张郁郁寡换,自己独身渡过大半辈子,最后亦客死他乡,而且死时身边空无一人,晚景是异常的凄凉,因为她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没有在红色的旗帜下施展才华,所以虽然才华横溢,也是活该。

这两个理由是不成立的。……”

张与胡,是孽还是缘,有待读者的仁智互见。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樱花渡月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洗却铅华点评:

张爱玲的人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她与胡兰成之间的纠葛,是孽?是缘?又有谁能说的清呢?

文章评论共[9]个
盈袖香-评论

我一直为张爱玲感到愤慨,她把一腔柔情都倾注到胡兰成身上,结果她得到了什么?胡兰成他凭什么?就凭他有才吗?由于胡兰成是一个大汉[已过滤**],胡和张的恋情曝光后,张的作品遭到大规模封杀,结果就在这时候,胡抛弃了她,令结新欢!张当时已经走投无路,好不容易靠写剧本赚的一点稿费还全部给了胡兰成,她这样做值得吗?就换来胡回忆录里众多女人的一个以及对她的怀念吗?!!
  【樱花渡月 回复】:一般来说,非常迷人的男子或者女子都有这种不安分的特点. [2006-7-26 20:55:28]at:2006年07月26日 下午6:29

帘外落花-评论

其实都是我们想多了,仅仅用爱情来看时,一切都不是值得揣摩的东西了
  【樱花渡月 回复】:还是帘外空灵,抓住了所有的要点. [2006-7-26 20:47:26]
  【帘外落花 回复】:汗颜,汗颜 [2006-7-26 22:42:11]at:2006年07月26日 下午6:41

静韵随风-评论

回家的时候,特地去图书馆借了本《今生今世》,可那天突然狂风暴雨,我只得把所有的书搁在宿舍,下次回去,一定好好看!
  【樱花渡月 回复】:很不错的书,很值得阅读 [2006-7-26 20:46:45]at:2006年07月26日 下午6:43

拈花听禅-评论


     胡兰成也应该算得上有才情的人。他的《今生今世》,他的写张爱玲的专章“民国女人”,以及谈佛的《禅是一枝花》,都不一般。但因为张爱玲的缘故,凡读他文章的人,或略表兴趣,或不以为然,或不见其才,或骂他风流自赏。
     因为他不是什么文学“家”。其实他的书写、性情、器识,犹有胜过张之处。但如今,在海内外,他是个不宜谈论的人。
我们还是少谈人,多读[**]!
  【樱花渡月 回复】:人是书的主人,无人之感觉的书实在是没有,谈人即是谈书,谈人在于知书啊 [2006-7-26 20:46:23]at:2006年07月26日 晚上7:33

玲.珑-评论

往事如烟,斯人已去。谢谢樱花带我们见证了一段历史,让我对张对胡有了更多的了解。
  【樱花渡月 回复】:很高兴你的评论. [2006-7-26 20:48:01]at:2006年07月26日 晚上7:53

湖北公子-评论

没有读过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倒是对张爱玲的命运十分同情。张爱玲爱上胡兰成,是瞎了眼。
  【樱花渡月 回复】: 其实都是我们想多了,仅仅用爱情来看时,一切都不是值得揣摩的东西了.
我也不赞成胡的为人. [2006-7-26 20:52:38]at:2006年07月26日 晚上8:42

天心浪子-评论

就连兄弟的文章也惨淡经营,也许烟雨的寥落了。
  【樱花渡月 回复】:呵呵,我没灵感了,闲着写一写 [2006-7-27 10:20:57]
  【樱花渡月 回复】:人老了,就是这样了 [2006-7-27 10:21:09]
  【天心浪子 回复】:我不是说你不如以前,而是说现在的烟雨门庭鞍马稀少了。因为改来改去,越改越差,许多人不愿意来了,我现在也冷了心,不喜欢了,也没有热情了。 [2006-7-27 21:22:51]
  【樱花渡月 回复】:刚好我写了篇<潮打烟雨寂寞回> [2006-7-28 10:26:39]at:2006年07月26日 晚上11:18

志衡-评论

一个人的感情有时是不能以对和错去评论的,我们作为旁观者,可能看得很清,而当局者就迷惑了,若换了我们,可能情形也不会有所改观,是非分明是我们应当持有的,我们所能作的也只有从中记取人生的教益吧!
  【樱花渡月 回复】:你说的太对了,对错也只是相对的,尤其是爱情,可以说没有什么标准的对错 [2006-7-28 10:25:44]at:2006年07月27日 下午4:02

巴东伊人-评论

既是爱情就不必用道德和世俗来要求了,爱过了就够了。天长地久的爱哪有呢?
  【樱花渡月 回复】:过了忘不了,这是问题所在 [2006-7-28 22:20:33]
  【樱花渡月 回复】:爱过才知酒浓,恨过才知情重.你不能作我的诗,正如我不能作你的梦 [2006-7-28 22:23:19]at:2006年07月28日 下午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