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平凡中的闪光梦漂流

发表于-2006年07月26日 晚上9:01评论-0条

平凡中的闪光

朋友们,威玻人引以为荣的万吨池窑,仅用了150余天,创下玻纤行业建设时间最短的新纪录。这其中融入了多少人的艰辛和努力啊!这里,有公司领导的呕心沥血;有设计者的聪明才智;有安装师傅的辛勤劳动;也有我们基建工人的勤劳与汗水。建筑公司施工李真光就是杰出的一个代表。

初识李真光得追溯到十年前,那时我还是刚从学校毕业的黄毛丫头。踏进建司那刻,几乎所有同事都投来好奇的目光,关心地问长问短。唯独他在角落里聚精会神地写画着,一句话也没说。他就是施工员——李真光。不是北方人,却有着东北汉子的豪爽和相貌。他高大魁梧,皮肤黝黑,说话声音极其洪亮。92年森工转产到威玻,以前在甘孜从事桥梁道路建设。由于常年野外工作,气候恶劣,高山缺氧,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36岁的他看上去显得苍老。

后来,天天见面,我对李真光有了更多了解。他是坚定、朴实、乐观、豁达的人,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妻儿关心体贴,呵护有佳;对朋友坦诚相待,以心换情,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李真光对工作一丝不苟。绘图要求精益求精,施工现场的每道工序,每项技术,每天进度,他都了如指掌,作好了详细记录。他对新技术、新工艺总是认真学习,反复推敲。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查阅资料。有工程时,无论天晴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忙碌的身影都会出现在施工现场。

当时,三期池窑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中。李真光每天便早早来到现场,安排工作,寸步不移地坚守在工地上。细心谨慎地注视每个环节,及时整改违规操作和安全隐患。往往工地一呆就是一整天,饿的饥肠辘辘时,才记得没吃早饭,便一个劲喝茶水。为抢工期,有时还得加班加点挑灯夜战,忙得是晕头转向,两腿发软。一天下来,累的四肢无力,回到家,便摊倒在了沙发上,打起呼噜来。

古人曰:一代天子,一朝臣。李真光得到建司每位经理器重,不是他会阿谀奉承,见风使舵;也不是他善于心计,操纵权术;他更没有神通广大的社会背景,正是靠着兢兢业业的工作,勤勉节约的作风。他本着认真做事,低调做人的态度。淡漠名利,与世无争,比一般人显得更加宽容、豁达。领导信任他,同事们喜欢与他说笑,亲切地叫他“争光”,是说他为建筑公司挣了光。

近来,他还担任了建司所有预结算工作。收方回来,便一头扎进结算堆里,一连好几天,天天作结算。坐得腰酸背疼,整篇整篇的数字令人眼花缭乱。倘若是浮躁之人,早就扔下纸笔,钻进人群里高谈阔论了,怎会使得双眼胀痛,泪水直涌呢?

公司培养新人的重担依然落到他肩上,大学生熊伟廉和兰岗就是李师傅手把手带的徒弟。他把徒弟当孩子一样看待,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关照他们的生活。两徒儿聪明能干、积极好学,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能独当一面。这是李师傅严格要求、言传身教的结果。

最近,气温持续上升,温度高达38℃。为确保工业园建设,李真光两师徒和建司领导同事一起,连续高温作战,对现场进行测量。火辣的太阳,无情地炙烤全身,满脸被晒得通红,豆粒般的汗珠从体内直往外涌,来不及擦,便掉在地上蒸发了,他们浑然不顾。只见他们,一个个顶着安全帽,一边测量一边记录,嘴里大声喊着,手还在不停地比划,衣服被汗水浸泡,喉咙渴得冒烟,声音变得嘶哑,褪皮的肌肤钻心似的痛,他们没人退下。即使中暑,被送进了医院,拔掉点滴,依然抗战在生产一线。站在他们身后,一种敬意从我心里油然而生,汗水和眼泪模糊了视线,他们一个个高大的背影,在我心里越来越清晰。怕晒叫苦的我,在他们面前是那么渺小,让我无地自容。

十多年过去了,李真光从年轻小伙变成人到中年,依然不减工作热忱。建司的领导换了又换,新同事来了又去,各自忙着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淘金”。他选择了与威玻同甘共苦,风雨同行,把对建筑事业的热爱铸入到生命。所谓:国难出忠臣,家贫出孝子。正是他和无数威玻人,与企业同生死共患难,才铸就了威玻飞黄腾达!

经他施工的工程有:水泥厂、总厂职工家属楼、二、三、四期池窑,以及大邑成纤厂等大型土建项目40多项,建筑面积高达上万平方米。他重质量、抓安全,从未出过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几乎没耍过礼拜天,更别说节假日,老家在球溪也难得回去一趟。爱人和上大学的儿子,也是近年分配住房后,才搬来一起。他多年来辛勤耕耘有了收获,连年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他是我们建司的骄傲,是威玻精神的升华!

李真光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人生旅程。他的生命里没有光鲜,没有辉煌,他的岗位极其平凡,但他却在平凡中闪着光芒!

2006-07-25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梦漂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千叶红点评:

平凡岗位中不平凡的人,让人佩服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