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魂牵梦萦忆古城 第九章文方

发表于-2006年07月31日 上午11:08评论-0条

第九章

就在这三个年青人为爱情产生着纠葛的时候,在我国东北边境的鸭绿江对岸,美帝国主义不顾国际舆论而燃起了战火。朝鲜战争爆发了!为了支援朝鲜军民抗击美帝侵略者,全国上下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古城也动起来了!我奶奶和她的同志们又是上了街头,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全市人民作着宣传。古城内外,群情激奋!

“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跨过鸭绿江,正式赴朝参战了!”这天傍晚,我奶奶一回到家就兴高采烈地对我外太公、外太婆道,“下午有没有听收音机了?是彭德怀亲任志愿军总司令的。咱们的军队一出征啊,就非得把美帝国主义赶出朝鲜半岛不可!”

“唉!”我外太公则是忧心忡忡地说道,“新中国才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呀。要是没有这场战争该多好呀,全国上下就能放手大搞建设了!”

“凡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都是反对战争的!”我奶奶无比愤慨地说,“谁不愿意把自已的家园建设好?谁不愿意安居乐业?可恨的是,美帝国主义不愿意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安生,因为它要当世界的霸主!他们现在侵略我们的友好邻邦朝鲜,气焰可嚣张着呢,如果我们不出兵,不和朝鲜军民一道尽快地把美国佬赶回老家去,那么战火一定会烧过鸭绿江,烧到咱们的国士上来的!您说,如果让美帝国主义把战争扩展到咱们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那将会是……”

“那将会是一场更大的灾难!”不等我奶奶说完,就有人接着把话茬接过去了,他就是刚刚走进门来的风少华,“我们是决不允许让战火蔓延到我们的国家来的!咱们的彭老总亲自挂帅,这完全可以看出党中央毛主[xi]是下了多大的决心啊!”

“可是……”我外太公仍是忧心重重,“我可听说了,美国军队可是人人都武装到了牙齿的,论装备之精良,可是堪称世界第一啊!咱们打得过人家吗?万一……”

“没有万一的。阿爸,咱们是必胜的!”我奶奶坚定不移地说,“您不想想,国民党八百万军队不是被咱们的解放军打得大败亏输,最后只能逃到台湾去了吗?那八百万‘国军’里头,可是有许许多多美式装备的呀!这还不算,还有美军的军事顾问团呢!也就是说,人民解放军早就间接地和美国鬼子打过仗了,并且是把他们打得一败涂地的!阿爸,您完全不必担这份心,而且……对了,这可是最要紧的:千万不要把这种所谓的担心话儿说出去。”

“对,”少华非常地赞同,“当前的形势空前高涨,是不允许任何人对此有任何疑虑的,更不能把这种疑虑说出去。全国上下只有一心一意地投入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运动中来!秀姝说得对,美帝国主义其实已经在人民解放军的手里吃过败仗了,就算它连牙齿也武装上了,也是一只纸老虎!咱们是以得胜之师——不,确切地说,是以得胜之师当中最精良的部队——赴朝参战的,所以我敢肯定,很快就有捷报传回祖国的!”

那天,我外太公和外太婆把少华留职下吃晚饭。临开饭,宝姝回来了。顺便说一下,宝姝在她红极一时之际,领导上已经把她调到了市妇联工作,因为那里的工作更适合她。虽然,她服从了组织的调动,没能再和她深深爱慕着的风少华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了,但她仍然经常给少华写信,并经常约他到家里来玩。此刻一见面,更是又喜又气,喜的是少华来家里了,又和她见上面了,气的是少华显然不是来找她而是来找我奶奶的,并且还极可能是应我奶奶之邀而来的。不过,无论如何,能见上一面尤其们是同桌吃饭总是一大好事(经过了一番成长,宝姝的思想多少也有些升华了)。

饭间所谈的,自然还是抗美援朝这一话题。开始,三个青年人都还是情绪激昂的,并且还是一致的观点,但谈着谈着,宝姝的嘴里突然溜出一句不中听的话来,使得她一下子成为众矢之的。

“其实,”她这样说道,“战争可是件极难预料的事,尤其是在朝鲜本土展开的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谁胜谁负,我看在战争结束之前是无法下定论的,何况战争刚刚开始。”

“你这是什么话!”我奶奶立即给予反驳,“战争首先要分正义的和非正义的。美帝国主义是入侵朝鲜的侵略者,无疑是非正义的一方;而朝鲜军民和咱们的志愿军,是为了悍卫自己的国家而战的,这绝对是正义的一方。战争必将是以正义的一方战胜非正义的一方而宣告结束的。”

“对!”少华站在我奶奶一边,说话的口气是异常的严正,“这是自古以来一条不可更改的铁律,任何时代、任何战争都是遵循着这条铁律的。一句口号:这场战争,美帝必败!”

“宝姝,”我外太公也发话了,“少华和秀姝说得对,正义的一方是中朝军民,是必将赢得这场战争的!“

“对!对!”宝姝恼羞成怒了,对着她阿爸嚷了起来,“他们说得都对!在您的眼里,我总是不对的,行了吧?可你们明不明白,美帝国主义发动朝鲜战争真正的意图是什么呢?那只不过是一根导火索!是什么样的导火索呢?告诉你们,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了!哼哼,你们不懂得真正的国际大形势,却只会在家里天真烂漫地大谈什么‘正义的和非正义的’,真是笑死人了!还有,蒋介石也正在积极地作着反攻大陆的准备呢,一旦咱们这东南沿海也燃起了战火……”

“你不要再说下去了!”我奶奶愤慨地打断了她阿姐的话,“你这些话是从哪里听来的?作为新中国的青年,尤其是国家的工作人员,这种近似乎谣言的话可不能乱说呀!什么第三次世界大战,什么反攻大陆,我看这些都是敌台散布出来的谣言!阿姐啊,咱们不但不能听,更不能……”

“你、你给我住口!”宝姝也打断了我奶奶的话,情绪异常激动,“你认定我是偷听了敌台,对吗?哼!你把我当什么人了?这些话群众传扬得可历害着呢,我不信你们没有听到。再说,各人有各人的看法,难到这也有罪吗?我就知道,你们都看我不顺眼,硬要加我个罪名对吧?好,如果你们认定我是偷听敌台、散布谣言,那就叫人把我抓起来吧!”

话未落音,她狠狠地甩掉筷子,愤然离座而去。

其实,宝姝并不是生少华的气,一点都不是。她所生的气全部都是冲着她妹妹的。照她自己的话说,她们姐妹俩生性相克,什么事都是对立的,更别说彼此听不进对方的话了!在她的狭窄的心胸里,无可辩驳的地认定了少华之所以不接受她的爱,完全是因为她妹妹在从中作梗的缘故,而由此便又让她联想到了她对少华所说的那些“揭发”她妹妹早就有了对象的话在少华身上已经不再起任何作用了,或者至少已经被少华完全淡化了。于是,她开始坐立不安了。她一遍又一遍地这样对自已说道:

“不能再等下去了!如果再样傻傻地等下去,他们的关系一旦发展到了那种地步,我可就一点指望也没有了!少华是我的,绝对不能被她占了去!我不能再沉默了,得做出点什么来了!“

而就在宝姝再度被她那为情欲而扭曲了的心情驱使着计划向少华发动攻势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中止了她的这一显然将是个愚蠢甚至是极不光彩的计划。

那是一九五一年四月初的一天,我外太公一家正在吃中饭,忽然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是少华打来的,指定要找我奶奶,接电话的宝姝只得非常不甘愿地把话筒交给我奶奶。少华在电话里用无比激动的声调告诉我奶奶一个激奋人心的消息:他已经被正式确定参加赴朝鲜慰问中、朝军队和朝鲜人民的慰问团了,即刻就要起程去省城了!这个消息真是太过震憾了,我奶奶抱着话筒的手禁不住颤抖了起来。

“我能去送送你吗?”她激动地叫喊着,“我这就去,我这就去!”

少华告诉她说这是临时决定,时间太仓促了,车已经要开了,怕来不及了。

就这样,少华跟着慰问团赴朝了,三个年青人的感情纠葛也就暂时告一段落了。不久,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表通告,响应世界和平理事会决议,在全国普及深入抗美援朝运动。没过多久,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发出了关于捐献武器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具体办法和通知。

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们都知道,这一“通知”并不是要求全国的老百姓当真捐献武器,而是捐钱捐物,用老百姓捐献出来的钱物去购买武器、弹药。全国行动起来了!古城行动起来了!渴望和平的人们纷纷慷慨解囊,每一个人都想为这场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捐出一份财物。而捐款捐物最多的,当然是非工商界莫属了。在我奶奶的动员之下,我外太公以“元泰兴”的名义捐出了一笔数目可观的款项,立刻得到了人民政府的表彰,并且在“踊跃捐献武器支援人民志愿军”的大红榜上名列榜首,而同时我奶奶由于劝捐有功,也在她的单位里受到了热烈的表扬。这下,可让宝姝红了眼!最爱沽名钓誉的她立刻感觉到我外太公这是把荣誉这个天平偏向了我奶奶,于是在妇联也放出声来,说她一定要动员她的阿爸再捐一次款!

“其实,这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呀!”我奶奶认为宝姝这是无理取闹,于是就解释道,“咱们是亲姐妹,都是阿爸的亲闺女。阿爸为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而踊跃捐款,作为他的女儿,咱们的脸上不都同样有光吗?只不过咱俩的宣传方式不一样,我是体现在表面上的。——大家都看到了,我整天在大街上搞宣传、做募捐工作;而你却是在积极地做着妇女的工作,是个可敬的幕后工作者。就当前这场运动而言,你的功劳比我还大呢!”

“你别说得那么好听!”宝姝可不吃这一套,“咱们‘元泰兴’的风头都被你占尽了,老陈家的脸面都让你一个人露了,你竟然还在说这不着调的话!什么叫做幕后工作者?哼!如今人人都在奋勇当先,有谁甘当幕后?你不正是这样吗?荣誉让你拿走了,当然什么话都可以说了。要是咱俩换个个儿——我们单位也给我如此荣耀和表彰——我照样也能对你说出这种话来!”

我外太公可无法容忍宝姝如此吵闹,最后他一咬牙,答应再捐出一次款,而且还是以宝姝的名义捐的。这样,宝姝才算达到了目的,心理也便得到了平衡(应该说是满足的)。不过,这只能算是暂时的平衡或者满足,因为这只不过是抢了一个小风头、争了一个小名气而已,她甚至对自已这样说:只要是我想达到的目的,谁都甭想能拦得住我,否则,六亲不认!

对宝姝来说,最大的打击莫过于让她偷看到那封信了。那封信是从朝鲜前线寄来的,是少华写给我奶奶的——与其说是一封信,倒不如说是一封情书,因为它的字里行间全都有充满着年青人对爱情的渴求——所以它对宝姝的打击(或者说是刺激)才会如此之大。而这封热情洋溢的“情书”宝姝怎么能看得到呢?原来是这样的:信寄到了我奶奶的工作单位,但那几天我奶奶到省里参加学习去了,她的一位同事便把信送到家里来,结果让宝姝给截住了,由于好奇和嫉妒,宝姝居然悄悄地拆开了信封……

那封信,宝姝没等全部看完就把它撕了个粉碎,因为从心底发出来的妒火使她再也无法把那封信读完了!而尽管信未完全读完,但所读过的那每一个字却都已经变成了一支支锋利无比的锥子,深深地扎在她的心里头了,令她痛楚难当。她完全明白了,少华心里根本就没有她,也就是说,她在少华的心里连一丁点的位置也没有!她懊恼至极,伤心至极,也失望至极!

虽然,宝姝心胸狭隘,生性刁蛮,但平心而论,她对少华的爱是真挚的和执着的,没有一点掺杂成份。她常对自已这样,只要少华接受了她,她一定能够处处做到令少华满意,做一个少华理想中的贤妻良母,甚至还可以为少华付出一切。令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少华明明已经知道秀姝早就有了对象,并且秀姝也已经向他坦诚相告了,但他却还如此死心踏地地追求着秀姝,而甘愿放着她这样一个热恋着他的大美女不理不睬!

宝姝的心冷到了极点,换来的自然便是那无边的怨恨!有道是因爱生恨——这四个字用在宝姝当时的情绪上简直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她恨透了少华,那种恨是只有她才能掂量出其份量的!通常,既使是有不共戴天之仇,最多也就是取其性命而后快,但她却认为,就算是一刀杀了少华,也绝对难消她的心头之恨,她一定要想出另外一个比一刀杀了少华更为解恨的方法来!

她咬牙切齿地对自已说,少华一回来就立即对其实施报复!可没想到,三个多月后,少华又来了一封信,说他火线入伍的强烈要求已经获得了领导上的批准,他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了,要在前线和战友们并肩抗击美帝侵略者!

这个消息无疑又是一枚重磅炸弹,让所有读到它或者从中得悉了其内容的人都大大受到了震憾!其中受到震撼最大的,当然要属我奶奶了。首先,她为她的风大哥能勇敢地申请火线入伍,当上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而感到非常骄傲,其次便是由于从这封来信中得知了少华到朝鲜不久就给她寄来了一封再度对她表明心迹的信,但她却没有回,以至于少华在信中流露出的埋怨之言使她大感愧疚和不安。她只想到可能是邮递员误投了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而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会是她姐姐偷偷拆看了信的内容并且把它撕毁了!于是,她焦急万分地给少华写了回信。当然,在信中她仍没忘了婉言说明她心已有所属的。

宝姝所受到的震憾仅次于我奶奶。少华会留在朝鲜战场上,这确实是她丝毫都不曾想到的,她一方面暗暗诅咒那个已经让她恨透了的人战死在沙场上,另一方面又不甘愿让他那么容易死去尤其是因此而获得烈士的称号!她只想着少华能平安回来,好让她得于对他实施报复!

这两姐妹对少华毅然留在朝鲜前线这件事真是各有各的看法,各想各的心思。我奶奶的看法和想法可都只是积极向上的,她只认为少华的这一行动代表着广大热爱和平的新中国青年的愿望,是既荣耀而又是义务的;宝姝则不然,她不仅丝毫没有往美好的和健康的那方面去想,甚至可以说所有的看法和想法全是与那个时代的热血青年的看法和想法格格不入的。她认为,少华如果不是发了神经,那就一定是想出风头,所谓的为了和平而志愿留在朝鲜战场上的说法,全都是骗人的鬼话!

为了没能尽快地对少华实施报复,宝姝的内心深处可是有着一种莫名的难受,以至于她竟然为此而寝食不安,而花容失色,单位里的人都以为她患了病。她这样一种很不好过的日子,一直维持到另外一个青年走进她的生活才算结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文方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蝴蝶玥姬点评:

文字凝炼,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