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以井冈山为名zhaoyu011004122

发表于-2006年08月01日 中午1:17评论-0条

“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这是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在他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的词句。可是,没有想到,我与这段风雨兼程的艰难岁月的邂逅,既不是发生在二十四年所读中华民族历史书的长河中,也不是出现在游历祖国大江南北的足迹中,真正震撼我心的,却是我那难以忘怀的红色井冈山之行。

那次旅行,让我深深懂得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道理,井冈山地处偏僻的江西与湖南交界处的罗宵山脉中,它既不能与威严宏伟的泰山一较高下,恐怕也无法与难于登天的华山比险,可是在朱德同志的笔下,它却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山”。它的光辉革命历史,它的不朽历史功勋,使得象我这样的新中国青年一代们深受震动,倍感鼓舞。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毛泽东们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历史使命,在这块神圣的山脉中也产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的特色中国革命战争理论。这座平凡的山,以微小的血肉之躯,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所有理想和希望,突然间高大起来。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标志和象征。

走在这片庄严的土地上,我感受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战斗精神和坚定信念,更重要的是新中国崛起带来的新的思考和对过去传统的发扬。

怀着这样的崇敬心情,我步伐坚定的走在井冈山的每条小道上。路过的领袖峰,正是有英雄们的存在才峰如其名,势不可挡。经过的彩虹瀑,也正是因为有英雄的庇护才如此绝美动人。

一路上翻山越岭,走过山间小道,越过小溪潺潺,在一个多小时里,伴随着革命先驱们战斗过的青山绿水,鸟语虫鸣,沿着红军风雨兼程奋斗过的足迹,我来到了八角楼和黄洋界,在星火燎原的纪念碑前,我不禁吟唱起为纪念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的<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那些先烈英雄们为了共和国的理想奋斗不息的画面,仿佛涌现在眼前。

壮怀激烈后,是静下心来思考的时候。过去的历史已经成为了永恒的丰碑,深刻在每个有识之士的心中,铭记在每个愿为理想奋斗的人的信念里。

联想过去,展望未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指引下,祖国经历那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历史时刻。在这个可以而且应当大有所为的时代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那种井冈山精神。发扬那种不畏艰险,坚定信念,勇于创新路的无产阶级革命优良传统。

井冈山精神的形成是在党和红军艰苦创业的起始阶段,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始阶段。在那段艰苦的环境之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保持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始终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终于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也是属于中国的革命道路。

新的时代,赋予了井冈山精神更多更深的涵义。那就是不断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不断探索新的前进道路,以新时代的眼光和气魄,不断为新中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中国的一代新人,我深深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那就是不断开拓进取,不断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使祖国明天更加光明,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光辉的革命历史还历历在目,美好的未来就在等待我们创造,我郑重以井冈山和他那永不褪色的精神起誓,过去的历史虽不能再重演,但要就是从自己脚下这一刻开始,使伟大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6-8-1 19:44:39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zhaoyu011004122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光辉的革命历史还历历在目,
美好的未来就在等待我们创造。
愿伟大的祖国,
永远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