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故乡的年画邓四平

发表于-2006年08月10日 下午6:24评论-0条

与“年”字相依相伴,这画儿就多了一份特有的内涵。 

悬挂、张贴年画是辞旧迎新的分界线,是欢乐祥和的里程碑。老年人注重年画,是因为它是驱邪助善、吉祥如意的使者;年轻人青睐年画,是因为它能把驿动的情感聚焦在无限的遐想中;孩子们喜爱年画,是因为它早已把蹦蹦跳跳地买年画、贴年画的欢乐融入了白雪红灯映衬的梦幻中。 

在艰难的日子里,年画如一缕春风,轻轻地拂进寒冷的家门,让苦苦围坐桌旁的家人们希冀无限。父亲说,年画是年的标记,没有年画,年的味道儿就没了。买了、贴了,家才是家,年才是年,日子才有了奔头和盼头。 

张家贴《年年有余》,李家就贴《五谷丰登》;赵家贴《三打祝家庄》,王家就贴《智取威虎山》。总之,买年画,一定要互相通个气儿,左邻右舍不可重复。东屋的、西屋的,前院的,后院的,万万不可买了重复的年画,那除了花心疼的钱外,不就是一种邻里间感情上的交融和沟通吗?贴了年画,还要相互转告,相互登门一睹为快。忙不迭地点上一根主人递过来的香烟卷儿,未等点上火儿,就有滋有味地看起了墙上的新年画。边啧啧赞叹,边暗自思量着自家买的年画够不够好,有没有面子。当火盆上熏烤的腊肉开始“咝咝”地溢出诱人的香味儿,年画开始在幸福的感觉中,弥漫起阵阵的喜气来。 

年画如花遍地开。四川的绵竹、天津的杨柳青、关中的凤翔等等,这些年画的产地,就像棋子,星罗棋布地分布在东西南北的城市与乡村中。色彩鲜艳,风格淳朴,情调浓厚。夸张的也好,渲染的也罢,反正使每家每户都热气腾腾、喜气洋洋。 

年在团圆中过,年画把希冀点燃。老屋中央的那盏煤油灯光线虽暗,但墙上那一张张年画却显得格外鲜艳。充满时代印痕的年画,凝聚着一种信仰,散发着一种情怀。没人计较年画的内容细节,却都在意它带来的新气象新色彩。毕竟求的是一种吉祥,图的是一种顺意。 

年画是民间文化,又是传统文化。拥有几百年成熟历史的年画,在旧去的岁月中并没有成为尘封了的古董。那流行的不见得长久,长久的,毕竟拥有着沉甸甸的内涵。 

买年画贴年画的潮流已淡淡消逝,然而它的文化风采却散落在现实的岸边,期待着一种呵护,抑或是一种继承和发扬。年画,如腊月里香甜的雪花,在飘飞的记忆中,静静地飞舞着。怀念年画,是因为年的情怀难以忘却。 

年画在,年味儿才会更浓。

本文已被编辑[静韵随风]于2006-8-10 19:10:39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邓四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韵随风点评:

年画,把希冀点燃,是过年时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年画,也已经快要散落在历史的河流中,希望它能够继续发扬光大!
你笔下的那些东西,总是那么勾起人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