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和小伙伴们玩耍时发现了一窝小鸟,但因为是在树杈上,他们太小,还够不到,所以就没动。
那天中午,我陪儿子出去玩,儿子把我领到鸟窝下,要我拿小鸟玩。我看了看那一窝小鸟,还太小,怕养不活,也就没动,并告诉儿子,等过几天小鸟再大些再来拿。儿子点头同意了。
到了下午凉快之后,儿子又出去玩了,是和几个比他大些的孩子一起。起初我也并没在意,谁知到晚上八点多回来的时候,却拿了一只小鸟回来。
儿子这时已然饿了,把小鸟往沙发上一放,就急着去吃饭了。我看那小鸟,羽翼未丰,在沙发上一动不动,一副闭目养神的样子。我本想喂一喂它,看它这个样子,觉得儿子临天黑才出去,现在才回来,小鸟的妈妈肯定已经把它喂饱,现在小鸟恐怕是只想睡觉了。我就找了个纸箱子,把小鸟放在里面,让它去睡了。儿子吃完饭,就只顾看他的动画片,早把小鸟的事丢到一边去了。
第二天清早,小鸟就唧唧喳喳的叫了起来,且叫声越来越大。起初我以为是它寂寞得鸣叫,意在呼朋引伴。但当我来到它跟前时,它竟对我大张开它的嘴巴:原来小鸟是饿了。可这么小的鸟我该喂它吃什么呢?之前它可是主要吃虫子的。忽然想起还有点花生饼近来生了虫子,还在那里没来得及扔掉,于是我赶紧把它找出来,从里面找了许多虫子来喂。小鸟许是饿急了,我拿虫子的手一靠近它,它就赶紧张大口来吃。由于小鸟还小,还不知道啄食,只能把食物放在它的咽喉处小鸟才知道吞咽。这样喂起来自然要费事些。
小鸟吃饱之后,再喂它时它就不再吃了,转而安静起来,老老实实的呆着。这么小的小鸟正如一、两个月大的孩子,还不知道玩耍,吃饱了就要睡,醒了就要吃:它要把能量用来满足自己的生长。看到小鸟懒洋洋睡觉的样子,我也就不再管它,任由它休息。
许是儿子玩得太累,第二天早上九点多才起床。起床之后,儿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小鸟是否还活着。然后他就去逗弄那小鸟。看到小鸟爱理不理的样子,儿子很快就没了兴致,吃饭去了,然后就和他的妈妈、姐姐去了外婆家。
中午我一人在家上网、听歌。没过多久,小鸟一声一声嘹亮的高叫起来,我没理它,继续听歌。后来我才感觉到小鸟的叫声远了,这才起身去找,才发现小鸟已不知怎么跑到院子里的一个空铝盆子里去了,不能出来,正在那里无助的叫唤。我把小鸟放回箱子之后,就又去听歌了。
小鸟仍然在叫。但我当时并未意识到它是饿了,依旧没理它。没想到它不知什么时候竟不声不响的来到我的跟前,在我的脚边鸣叫着跳来跳去。看来小鸟还真是聪明,记得我喂过它,现在饿得叫了半天没人理会,就直接来找我了。
我就来到院子里的角落里找蟋蟀喂它。小鸟就在我身边静静的等我来喂。捉到蟋蟀,对小鸟招招手,它就来手边张大口吃食物。看到小鸟如此乖巧,我很是喜爱,心想,如此乖巧可爱的小鸟,待喂养的同时注意调教,说不上长大后可以让它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呢。
小鸟吃饱之后,又是一副恹恹欲睡的样子。我把它放到我为它做的窝中,就又去听歌了。
下午小鸟饿了的时候,孩子们已回来了。听说小鸟爱吃虫子,女儿就找虫子喂它,我则捉苍蝇来喂。可小鸟临睡前似乎不饱不休,没办法,我又嚼了点猪肝喂了它才作罢。之后,小鸟就安静的睡觉了。
第三天清早,小鸟又叫了起来,且越来越响亮。儿子正睡意朦胧,嫌鸟声聒噪。我知道小鸟饿了,便拿到屋外去寻食喂它。小鸟一如从前,安然的等候,大口的吃食,懒懒的打盹。
孩子们起床后,小鸟再饿了他们自然抢着去喂。但儿子还不满四岁,不懂得爱惜,抓握小鸟时往往过重,且动不动就去搅了小鸟的美梦。每每这时,我会提醒他,叫他注意,小鸟倒也没受多少委屈。
下午我要出去,临行先喂饱了小鸟。一下午不在小鸟的跟前,还真是惦记。到黑回家,见了儿子我就急着问他:“小鸟呢?”儿子不答,也没见小鸟的动静。这时女儿告诉我:小鸟让弟弟捏死了,早扔到垃圾桶去了。
我真不愿这是真的,急忙到垃圾桶查看:小鸟果真死了。
一丝怜悯涌上心头:好可怜的小鸟啊。还未长成就被逼离开了父母,刚刚对人有了依恋,表现的又很乖巧、可爱,时时又可听它悦耳的鸣叫。本想把它养大,不想还不到三天就叫儿子捏死了。我不敢想象当时的情形,我要在场,断不会如此的。可惜,可惜。但儿子毕竟还小,还不懂爱惜生灵,也或许是无意间所为,责罚他吗?可我真正要养的是儿子,而不是小鸟啊。我想,等儿子稍大些,他自然会明白的。
只是可惜了这只可怜的小鸟。
本文已被编辑[古渡闲人]于2006-8-12 8:25:44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王文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