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谁无情,情由感生,由心起,所以有的人一生为情所累,为情所困,为情而死,可见情力无比。
情的种类很多,有父母与儿女之情,夫妻之情,朋友之情,亲属之情,邻里之情,情人之情,爱国之情等等,举不胜举。有的情给人以无私之感,有的情给人以终生斯守之意,有的情给人以雪中送炭之温暖,有的情给人以亲切,有的情给人以玫瑰之浪漫,有的情给人以壮美……
父母之情最是无私,最是厚重,最是让儿女承载一生的幸福。自古以来咏颂父母之爱的诗词文章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歌赋及文章很多,其典故也很多,如孟母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三迁其所,最终使其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更是把凝聚着中华民族情节的父爱描写到了极至,到现在我还能背诵这样一段:‘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多么鲜活的一个中国慈父的形象,令人不能不想起自己的父母亲!
那么作为儿女应该如何对待生我养我培养我们的父母哪?如何报答“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拳拳父母之心哪?大家是否知道我国“二十四孝”的典故,其中一孝为卧冰求鲤的故事。话说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历史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类的文明也在进步,人类的道德素质也在提高。然而,在我们现代社会里总是有那么一些人多情而富有,自己追求浪漫和奢华,全然不顾父母的处境和感受,甚至不顾及父母的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而自享其乐。如,有的子女为了争夺房产算计父母而后将父母扫地出门,剥夺父母的生存空间;有的为了攫取父母的财产要么连哄带骗,要么对父母拳脚相加,直到把父母财产榨光为止,然后弃之于不顾,致使含辛茹苦一辈子的父母衣食住行无着,含泪问苍天。俗话说仓廪足而知礼仪,难道我们没有礼仪了吗?只有你自己对你所好的事情多情吗?请问你把你的灵魂给了谁?
-全文完-
▷ 进入snowgirl5202008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