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夏天特别闷热潮湿,骄阳把柏油路面烤得软软的、滚烫滚烫的,走在上面象沾着鞋底似地让人觉得疲惫不堪。好在这两周时不时地受台风影响,只要天色一沉,跟着就雷声隆隆。顷刻之间,豆大的雨点就随风而来,因此总能带来些许凉意。但雨一过,依然烈日当空,暑气逼人。除了窗台上的那几盆海棠、吊兰什么的,以及搁在书桌上的那盆文竹还透着点儿灵气,院子里的花草却被晒的整天耷拉着个脑袋提不起精神来。那整片的一串红竟然一反常态,早早地先后开了花,但色泽焦红,参差不齐,全没了往年那番火红艳丽;月季花也开得让人可怜,没几天就晒蔫了,叶子也蜷缩着没精打采。倒是野草长的飞快,几天不收拾,就飞扬跋扈地到处乱窜。
可惟独那棵栽在花圃中间的茉莉,那椭圆型的、绿油油的充满生气的叶子,让人看了觉得心里踏实。因为它有十多年的历史了,所以枝繁叶茂,层层叠叠,虽然不是大年,但那花儿却是百儿八十的几层,顶着烈日粲然地倾情开放,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腰。在边上那株墨绿墨绿的铁树的袒护下显得尤为旺盛。而最可贵的是,即使到了深秋时节,落叶飘零、百草枯黄之际,这茉莉的叶子却从不变黄,只是泛起沉着的墨绿色迎着寒风,坦然舒展;即使入冬了,也不见凋零。但一到春天,翠绿的新芽又冒出来,就此开始了她新一轮的生命……
这作为木本植物的茉莉,栽在泥地里同栽在花盆里是不一样的。在花盆里的茉莉娇小婀娜,羞答答地让人怜爱;而栽在地上的,老枝粗壮,新枝嫩绿,那叶子不仅大,且也显得厚实一些,蓬蓬勃勃,生机昂然。开起花来,不但花期长,花骨朵也大了许多。一串串的散发着馥郁的芬芳。看着、嗅着,精神也会为之振奋不已。
记得最早认识茉莉花的时候,我还小。那时上海街头一到初夏季节,路边总有些年轻女子或与当时的我几乎同龄的小姑娘,穿着蓝底白花的紧身小衫。搂着个扁花篮,里面搁着一串串茉莉花叫卖。就象白兰花、玉兰花一样,给女子用别针别在衣襟上。那几天,楼上楼下,即使是张家老太太,七十来岁了,待她在身边走过时都会留下阵阵幽香。只是茉莉花的香味要比玉兰花浓郁得多,好象价钱也比玉兰便宜不少。同桌的女生往往把茉莉花夹在书页里。上课时常常故意翻动一下,顿时引得周围的同学,尤其是男生,就会仰起个脑袋,嗅着鼻子,装出番陶醉得不行的模样投来会意的一笑。更有意思的是那位语文老师,那几天每每上课预备铃一响,就站在教室门边,眯缝着那双有着长长眼睫毛的大眼睛,嗅着弥漫在室内的暗香,微笑着点着下颚。顿时:课桌后就绽放出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除了这茉莉花开的季节,那时见它最多的,却是在茶杯里。哈哈!有点意思吧?这缘于家父当年喜欢喝茉莉花茶。可别看花茶里的茉莉花干瘪干瘪的,透着股焦黄色,但只要沸水一冲泡,它就又盛开了。漂浮在水面上,悠悠地打着旋。你想:在一盏翠绿的青茶之上,散落着几朵洁白幽香的茉莉花,岂不就是诗,就是画?如今的我虽不擅品茶,却常常饮茶。茉莉盛开之际也会特意泡壶茉莉花茶,浅饮慢嘬地“品”它一番。感受这茶的青涩中沁着的那股幽幽的茉莉芳香,于齿颊间弥漫留连,经久不去的滋味。当真是“茉莉开时香满枝,钿花狼藉玉参差。茗杯初歇香烟烬,此味黄昏我独知”。令人飘飘欲仙。
茉莉虽然六月就开始萌发花骨朵了,但八月才是它的开花盛期。花瓣剔透润泽,全没有因为酷热而被夺去半点的滋润和清丽;那簇簇晶莹皎洁的花朵,如繁星缀满枝头,镶嵌在翠绿的碧叶丛中,总带着一丝矜持的美,清新淡泊,高洁幽雅。还未待我走近,就已觉清婉柔淑的香气沁入肺腑,令人陶醉。
不过:常常让我有机会坐在窗边欣赏的却是这株长在花盆里的茉莉。
倘若清晨坐在窗前,晨曦中习习凉风吹拂,但见那枝摇花颤,不胜娇羞;就如典型的传统江南女子,轻轻的,柔柔的,绰约而窈窕,体态婀娜,楚楚动人。真个是淡妆浅抹,雅致悦目。花瓣绿叶上的露珠晶莹闪烁,玲珑剔透,一个个铃铛似的挂在那摇晃。直让人如痴如醉、心旷神怡。
如果是雨后的傍晚,暑气渐渐消退,清婉怡心的恬静幽香随着那晚风轻拂,悄然钻进了我的心房萦绕,整个身心会觉得顿然清亮透明了起来,可谓“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思绪也就跟着飘然放飞……
其实:盆栽的茉莉并没有那么多的矫情与虚饰;它虽不如栽在花圃里的那株雍容华贵,却宛如一位凌波仙子,在你面前轻解罗衫,暗香四溢;恬淡、柔情,形如小家碧玉,可又显得朴素大方。其叶舒展,看似孱弱而不失温婉、秀美;却有着一抹翠绿的光泽;那花:洁白如雪,秀美端庄,凝露滴香,透着股“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的洁净和宁静;若是蓓蕾,冰清玉洁之初,那香更是清雅,沁人心脾,颇觉淡泊和安祥。此时任谁,谁都会想起那首大家最都熟悉的《茉莉花》和蔡琴低声吟唱的《六月茉莉》那支清逸的曲调、动听的旋律。
也真是的。这原产于印度、伊朗、阿拉伯等地的茉莉花,怎么就随着佛教的传入,千里迢迢来到咱五台山来了呢?却又偏偏十分受僧人们的宠爱,由此谱写了以茉莉花为原型的《八段锦》佛乐,并随着僧人们的四处云游传遍了江南,又很快以曲调清逸、流畅,脍炙人口而得到江南民众的喜欢;几经加工润色,渐渐成了风靡大江南北的江南民歌。
还记得上届奥运会闭幕交接仪式吗?一个5、6岁的小女孩,站在一个巨大的、朱红色的中国鼓中央,在二胡、琵琶等民乐的伴奏下,轻轻唱起这首《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香也香不过她。我有心采一朵……”那纯洁的童音演绎着茉莉花的芳香,就此又飘洋过海去了大洋彼岸,飘到了天涯海角,异国他乡……
-全文完-
▷ 进入江正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