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同一位网友聊天中,偶尔谈到了佛。那是因为她在旅游途中参观寺庙时听了一番“宣讲”。说是有了些启发,也就是所谓的“悟”吧。这倒使我想就此说上几句早就想说了的话。
关于佛,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在香烟缭绕中接受善男信女祈祷和跪拜的泥塑、木雕、石刻、彩绘的各种佛像。也就是偶像化了的精神寄托。然而他却不是国产的。因为最初“佛”从梵语中翻译来时是被称做“佛陀”和“浮图”的。这在许多文言小说里常常可见到。但要知道汉字是以象形会意为主的。在翻译的过程中倒是很有点意思,不知道您可曾注意过没有?这“佛”字是由一个“人”字同一个“弗”所组成。但这“弗”字却含有否定的意思在内。也就是说:“佛”是对人的否定,至少是指超乎寻常的人。
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佛实际上是指释迦牟尼。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位生于2500年前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由于他天性慈善、聪慧、多思,而有感于人生苦短无常,并充满了生、老、病、死的生理痛苦以及饱受各种精神折磨,于是于29岁时,决意抛弃王位,孤身一人离家修道。6年后,默坐于菩提树下苦思冥想48天的他,豁然悟道,终成涅磐而立地成佛。之后:他将所悟到的佛法广泛传播,并宣扬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从而形成了最初的修炼群体,并在其身后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接着:除了传统的佛教外,各地相继涌现了许多修佛方法在民间流传。
由于佛教从原本的意义上讲,是一种出世的,远离喧嚣的滚滚红尘世界的境界。所以佛教人士喜欢寻找清静的地方,尤其是名山大川,以期能够得到清静的感觉。因此:如今我们所见到的各种各样佛的化身菩萨,主要分布在四大道场:
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他是体现了大众佛教的悲的形象,民间也称之为大慈大悲观士音;
山西的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他代表了大众的智慧,所以他又叫大智;
四川的峨嵋山是普贤菩萨道场:他代表实践精神,体现在坚韧不拔的行动,所以普贤菩萨又称为大行菩萨;
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主要体现佛教的愿望,大愿,就是种种的烦恼一定去掉,所以地藏菩萨就有这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理,有了这样一种愿理,才有这样的行动。
这四个菩萨就代表了大众佛教的四种精神,也就是大乘佛教最根本的精神。
因为佛具有远远高于普通常人的道德境界,大慈大悲,救度众生。所以佛同时具有超越于常人的神通法力,对于一心向佛、真正善良的人,可以救苦救难,使人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更由于它包含了对生命、宇宙真理的深刻领悟,并可以解除人的困惑,在世俗红尘中渡人于迷航。因此:千百年来,菩萨自然就受人们的顶礼膜拜,烧香磕头,敬奉长供。
只是如今一切都变味了。原本善男信女们进寺庙烧香许愿时,给多少香油钱是没有定规的。有钱的可以重塑佛身、镀金贴玉,扩建庙宇、再盖佛堂;没钱的顺手给几文香火钱也是随意的。佛所需要的只是你那一个“诚”字。可现在不同了。烧个头柱香几千元要价那还算是少的,多则上万甚至几十万也已常有耳闻。听场一般应景的,给旅游者讲的一场法事竟然也要按人头收百元大钞的“门票”。否则就不开讲。
象今年正月初一,据《新京报》报道:清晨6点半到下午1时,至少3万香客绕行近两公里涌进雍和宫,为的是烧新年的头一炷香;深圳去仙湖植物园弘法寺“烧头炷香”的达22·5万余人;许多人甚至是从年三十晚就在寺院等候了的。其实:真正能烧头柱香的仅为一人。既然头柱香这么难烧上,自然也就成了“奇货可居”,为此开个天价当是难免的了!然而:这可是违背了佛教“普度众生”的佛旨的。
要知道:佛是一种境界,追求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释迦牟尼讲佛,是以因缘相生解释世界。佛家普度众生,强调明心见性,有“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的达摩之论;佛家讲空:追求无欲无念之境;慧眼观法:如如不动;佛家讲净:身居其中,心出其外,一尘不染,修心修性,究竟涅磐。
佛家修行注重调息,息从熄来,去火为息,观照自心,得心如圆镜之智,方可八风不动。
因此我想:这佛,是绝不会因为你烧了头香或者交的钱多,就格外施恩与你的。道理很简单:真正的信仰是存于心而不在于形的。倘若非要用银子来个厚此薄彼,岂不成了受贿?当然是有违佛法!那么这菩萨,想必是再也不会灵验的了。
我一贯对佛门抱有敬仰之心。岂止是佛门,即使对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依斯兰教,我都十分尊重的。因为:宗教信仰本身都是立足于劝你与人为善。
原本: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寄托而成为一种精神财富,应该是俗世间最后那片一尘不染的净土。可如今的人们已经不知道怎么修炼佛法了!大概人们如今处于物质上靠不了组织,精神上找不到信仰的两难处境,失去了心中那分依托。就只有转向佛门,求菩萨保佑啦!你看:烧香磕头跪拜佛祖,大多数不是求升官发财就是求早生贵子,或求平安、或求金榜题名;要不就是作了恶临时抱佛脚,求个消灾解难。一句话:求佛给点“实惠”。既然来者只是求“实惠”,也就难怪各方主持就此“入乡随俗”,来个“按质论价”的交换,共走市场经济的康庄大道。
但是如此这般:就佛门而言:这如何可普度得了众生?就信徒而言:这哪里是为求得心中那片安宁?我真怀疑佛祖当真会给他们保佑什么?要知道:佛度人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不计代价的。可前提是这人必须是个可度之人。
看来这世上,无论什么,怕是同银子一粘上边都会变味的。信仰最终也难逃此劫难。如今:眼看着这最后几片净土也已被银子蚕食怠净。难道就连菩萨也不放过?当真如此的话,岂不在寺庙里也得设个“反腐办公室”或“反贪局”以净法门?否则:真个是只剩下了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了……
所以:我心里在想,大凡神灵,信则有,不信则无;有道是“心诚则灵”,信佛的善男信女们,何不就此在家供一菩萨每日里烧香跪拜,净化心灵,岂不更见成效?
-全文完-
▷ 进入江正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