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听到两孩子的对话:“不能流芳百世,那么遗臭万年也一样”。真的让我吓一跳!同朋友谈起这世道怎么会变成这样?他说:咳!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这话说的还真不错。经这么一点拨,咳!还真见怪不怪了。
何以见得?你看看当今我们的流行文化就可知一斑。如今不甘寂寞的人,可是大有人在。要说这真是一个以丑为美的时代,以低俗为荣的时代,可真还没说错。
你说博客里最跑火的是哪些角色?从竹影青瞳到木子美、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继而水仙妹妹、流氓燕、红衣教主、菊花姐姐,贱男人,如今又来了个贱客刘二少。无不是以露丑而崭露头角的。挨骂不要紧,只要靠出丑能出名就行。何况还有这么多人吹捧呢!看来:“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你出来到处吓人就不对啦。”这句话已经被现实给淘汰了。有人就是图个刺激,即使吓出一身冷汗也值!如今多好?只要你前面拱得起来,后面翘得出来,再丑也不打紧,也敢上来扭个几下。但关键有三:一是要有看点。丑也得丑出个名堂来。要丑得一鸣惊人,让人过目不忘,甚至让人想到都能为之喷饭作呕。二是要胆量。不怕砖头砸,不怕你骂娘。三是光有肢体语言不行,还得脸皮厚,有胆有色,事必躬亲,敢想、敢说、敢做还敢写才能给人视觉冲击。以至让人血往上涌!心往下沉!精神为之崩溃!神经为之颤抖!心跳为之停摆!有这三条绝对有人捧。光是博客老板同各路媒体都会不请自到。接着:那点击率就会一路彪升,三十万、四十万、一百万。因而即使戴副墨镜出门都得让交警忙得晕头转向。而就此让自己能忘乎所以也就深感死而无撼了。真个是“不能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也足”。一个词:过瘾!当然:看客也过瘾,要知道当今世道闲得无聊的人有的是哦!无聊之所以无聊,就是缺少刺激!而媒体、网络更过瘾,乘机赚个腰缠万贯。
再看舞台上最跑火的是什么?是所谓的“青春文化”、流行文化走马灯似地推出一拨又一拨的精神呕像,这些呕像可不是那些真正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创作人塑造的。记得前几年当一个低俗的,疯疯癫癫的还珠格格都能获大奖;一部由整天无所事事、唧唧我我的浅薄公子哥儿主演的流星花园能够风靡校园家庭的时候,你还能够指望今天的人们还有多强的辨别能力?如今更是花枝招展的f4和摆酷招摇的,由大众媒体炒作出来的文化呕像风行。那含糊不清的自说自话,喋喋不休的装腔作势、装疯卖傻的南腔北调,加上伸胳膊蹬腿,前突后翘的性暗示,打情骂俏的荤段子。再配上那些撩拨、无聊,粗俗的语言,不伦不类的的音乐效果,把所谓的艺术引向高[chao];再加上来自台湾的低俗、不堪入目的“综艺文化”以及大量的垃圾歌星、演技拙劣的影视演员让“弱智”的少男少女们心醉神迷,狂呼乱叫;让身体化成为文化市场的消费核心。而面对平常的姿色,走调的嗓音、粗陋的表演、笨拙的主持人对白,人们对这些弱智行为非但不予以鄙视的目光,反而是亲自参与呕像制造工程,以此获取自身的巨大快感。舞台上下犹如一群醉汉,一路散布着酒气熏天的迷狂气息,在昏昏然中共同奔赴肉欲的天堂。
勿容置疑,这是一个正气没落,邪气横行的时代。你为之疑惑、愤慨吗?那你就得在这氛围中,接受最侮辱人且又最文明的,同时又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指责:“你这人没文化!”
可在我们身边究竟充斥着些什么文化呢?如今大众文化用现代高新科技工业化的手段,以满足人们好奇心为手段,在传播着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同时,也渲染脱离现实社会的、违背文明道德的低俗文化以误导民众。一些粗俗、丑陋、哗众取宠、极度夸张的行为艺术:在ru*房上穿孔、将生殖器示众;标榜饮食文化的人乳宴、luo体宴和走光偷拍、花边绯闻支撑着网络头版头条,自称以身体写作并甚嚣尘上的低俗文化比比皆是。而弱小的个人面对强大的、铺天盖地的、持续不断的低俗文化的不断侵蚀,只能落个从形式上的主动选择到被动无奈地接受的结果。久而久之,这被长期渲染的、适合人们消极意识的价值观念的所谓“大众文化”就有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而此时的不少媒体却置社会效益而不顾,竞相与商业价值联袂,一味地矫情、媚俗,摇旗呐喊,见利忘义地打着艺术的旗帜,“草根文化”的名号操纵着文化市场。什么能卖就卖什么,还口口声声称之为大众文化,却在极大程度上促成了社会无序,信仰迷失,道德沦丧之现象。倘若说眼下当真是弱智时代,那可是一点不假。因为这样的媒体与演艺界毕竟是由我们这些弱智的观众供养大的:倘若观众不弱智,那我们的娱乐界的中心人物们,为啥都争先恐后地象得了瘟疫似的不断抛出绯闻争夺观众眼球呢?为什么都一个尽地捧着形形色色的献丑宝贝添脚后跟呢?
装模作样、忸怩作态,哗众取宠,弄虚作假。新闻媒体、文化教育、商品娱乐、医疗药品,甚至连学术界都在造假。造假简直成了大家一致认同的至富法宝。看今日之华夏,随着文化的迷失和堕落,你说说还有哪个行业能算作一片净土?价值取向发生了偏离。那些颓废空虚的垃圾文字大行其道;那些无病呻吟、自恋变态的,所谓的“青春小说”泛滥成灾;那些浮躁空洞的歌曲引领潮流。此番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和世象几乎成了文化市场上的主流。
不想不觉得,想了就害怕!就象眼看着一辆失控的公交车,从山顶向下急驰,前面没有红绿灯!没有交警!没有交通标志!由着那些神经错乱的司机带着一车醉醺醺的乘客一路狂奔,哪还管它前面是悬崖,是深渊,是地狱火海?只要够刺激、够疯狂!
而真正让我们害怕的是什么?是那群“弱智”观众!你看看这些观众是些什么人?你就不得不害怕!沉迷于网络上的色情、凶杀、豪赌、迷信,疯狂追捧呕像,为之痴迷癫狂的,都是些涉世未深的少男少女!和那些精神空虚没有理想抱负的颓废青年。但是:这又能全怪他们吗?
我们要娱乐,他们也要娱乐。我们要文化,他们也要文化。人是需要精神支柱的,因为它是我们思考和行为的指南。可人们真正需要的是追求心灵的宁静和思想的升华。而在当前这种文化氛围中从哪找的到能纯净青少年心灵,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粮食呢?即使有,也被那波涛汹涌的弱智颓废的文化所淹没……
我真的不知道如今的一些人们是否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理想?但愿我是“杞人忧天”,可关键是我们的主流文化能为人们提供些什么?我们需要主流文化在文化竞争中保持普世价值的优势地位,在与大众文化、低俗文化的交锋与并存中始终保持旺盛的传承活力,还要善于吸纳世界先进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善于“与狼共舞”,在同所谓“强势文化”的对抗中,汲取文化精髓,提高自身文化的免疫力和扩张力。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这样,被民众认同的文化自觉性,就不可能在面对所谓的“大众文化”、低俗文化扑面而来时,力不从心,步步退缩,甚至摇摇欲坠难以支撑民族文化的栋梁。而面对西方强大的文化热潮,我们的主流文化只有经过与其共存与较量,才能获得的健康的传承基因和生命活力,在世界文化主流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众所周知,文化是精神的向导。然而:综观我们的文化市场,那些抱着饮鸩止渴的营销策略让充满了低劣、低俗和弱智特征的所谓的“大众文化”主导了市场。竞相以所谓“美女作家”为噱头;以“走光”为看点,以绯闻作新闻,以呕像替偶像,用愚乐代娱乐,进而以丑女经济代替美女经济。前仆后继地不断制造市场热点来牟取暴利。
而在这场轰轰烈烈、妖雾弥漫的闹剧里,那些形形色色的媒体却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可怕哦,可怕!因为庸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竞相媚俗!可以预料的是:流行文化若照此恶性循环,总有一天:我们这些沉默的人、推波助澜的人,装聋作哑的人、视而不见的人,引导潮流的人,起哄的人都得追悔莫及!
因为:有多少人有信心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在这污秽不堪的染缸里做到洁身自好?
-全文完-
▷ 进入江正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