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又回到周作人《故乡的野菜》,才吃吧荠菜、黄花麦果、紫云英这些野菜,现在又喝起茶来。不过严格而言,周作人的不是喝茶,而是品茶,应当从“茶道”入手,有着深厚的茶文化的韵味。在作者看来,“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愉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实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是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好一个“在刹那间体会永久”,这是周作人对茶的理解,对日本“茶道”深刻认识的一种理解。我以为喝茶当是一种以闲适的心态对待,方可品味到茶的意味,感受茶的清香中那种清雅的品格。这也与周作人的精神,茶与文的和平冲淡的精神相符合。作者认为“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除了一杯清茶,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环境的要求,周作人写道:“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低十年春梦。”悠然间,在茶的芬芳中追寻一种梦的境界。
作者的观点,对我也是新奇的。他把绿茶视为正宗,而对红茶的评述是,无什么意味,又过于复杂,“红茶带‘土斯’未始不可吃,但这只是当饭,在肚饥时食之而已。”把品茶退到了喝的境界。周作人认为喝茶时是不应吃瓜子的,认为那不是喝茶时吃的东西,而肯定的是吃“茶食”,“日本的点心虽是豆米的成品,但那优雅的形色,朴素的味道,很合于茶食的资格。”,特别肯定的各色的“羊羹”,在就是江南茶馆中的“干丝”。文中非常到位的叙述了“干丝”的制作,“用豆腐干切成细丝,和姜丝酱油,重汤烧热,上浇麻油,出以供客”。又有一种“茶干”,“今变而为丝,亦颇与茶相宜。”通过这平凡的生活描写,作者很好的把清茶与干丝的质朴素雅的味调和起来,表现了作者淡雅之美。“日本用茶淘饭,名曰‘茶渍’,以腌菜及‘泽庵’等为佐,很有清淡而甘香的风味。”真可谓清茶淡饭。
作者的在字里行间,也表现出“优游”的生活态度,与其闲适的人生态度相吻合。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6-9-14 19:01:48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倩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