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纯粹文学难为新雨

发表于-2006年09月25日 晚上10:08评论-1条

笔者日前参加了一个文学社主编职位的竞聘,评委们问起一个关于文学的纯粹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并不存在完全为文学而文学的情况,用评委们的话来说就是文学创作并非都具有功利性。评委最终没有说服我,让我认为这世界存在完全为了文学而文学的人;我也未能说服评委,使他们相信任何人搞创作、参与文学活动都会带有程度不一的功利因素。在此,将对文学的纯粹性的问题作一些探讨,希望这个问题能在讨论中归结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结果,对于毫不夹杂个人功利因素的纯粹的文学行为究竟存不存在作一客观准确地回答,起码是在这一社会阶段基础上的回答。

卡耐基所著《人性的弱点》已经向我们提示了人性普遍存在的自私的心理,列举了众多的例子足以让我们认识到作为一个自然人,谁也避免不了要受本位主义的影响。本位主义不单是政治哲学世界观的问题,更是心理学上对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方面所作的一个很好的概括。通俗点说就是每个人在思想问题时首先想到都是自己,或者在考虑利益得失时想到更多的是自己而非别人。当然,当我说到这里时,相信有一大群人出来义愤填膺地说:那雷锋、王伟、邱少云的事迹怎么说?我暂且不说大家所听关于他们的故事的准确度是百分之几,但有一点值得思考的是,在他们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真的完全没有想到自身的安危,哪怕是一闪而过的想法?他们并非神仙,也是凡人一个,他们也不应该因曾经有这样的“为已”思想而感到羞耻,因为那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存在的意识,个人意识的存在与否并不是由主流意识形态的意愿决定,它是客观实在的,不可磨灭的,在人出现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由此,我们伟大的英雄们没有了因在涉及集体安危的时候想到过个人利益而形象全毁,相反,他们因战胜了常人战胜不了的困难——自我私利性而不再是常人,而成为英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虽然是英雄,不可否认的,他们潜意识层依旧存在自我意识,何况我们。

我列举以上的例子只是为了说明,文学行为是人的行为,只要是人为的事物,都会烙上个人思想的烙印,都会带上私利的成份。从事文学行为,不管是创作还是欣赏,都摆脱不了功利的影响。

或许会有许多读者会列举大量的事实来批判我,日后的批评暂且不说,就拿评委们的问题来讨论吧:作家大多用笔名不用真名怎么解释?个人观点认为不管作者们使用什么样的笔名(当然一个作者可以拥有任何数量的笔名,只要他愿意)就如我用sihaizh这个笔名一样。作者们一旦发表了一个作品,就得为他所写的那个作品负责,而用笔名的好处就在于可以用个性的名字为自己的作品或是风格打上更深的烙印,笔名的好处还在于当一个作品涉及政治观点或是道德观念的问题时,笔名很可能就是作者逃避“罪责”最好的遮羞布,在文学圈子里可能大家都认识“某个”作者,但是离开了那,作者或许可以逃避异已者的漫骂或是批判,因此得到些许的心理的宁静,此亦为文学功利性表现。或许有人说并非所有人都怕骂,为了文学骂人和被骂的作家难以尽数,如王朔就不怕骂与被骂,他是纯粹为了文学?细心的人都会发现,在骂与被骂的过程中,他不仅出名了,而且名声随骂声的增强而日益响亮,若非如此,我想可能他依旧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作者,因为在中国,有才华的人太多,但敢破口开骂的人却在少数。要出名,开骂吧,当然得骂得有深度,骂得有技巧,在这方面最有天赋的人可算是鲁迅先生吧。当一个人发起光来,就可以掩饰掉身上的缺点,光越亮,掩饰效果越好,此时,恶意的漫骂也可能变成了“善意”的劝解了,达到目的,甚至超越初衷!这也是文学功利性的表现。

又如某个作者出了个好作品,用了个笔名来发表的,优秀的作品总是容易被人记住,记住其作者也就很容易了,哪怕是真实的一切,何况真名。此刻,作者要再发表作品就容易多了,或是更容易拿个什么奖。不消说,此刻的作者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的劳作得到了肯定,引发了多大的思考,对于实际教育意义那只是后事如何的问题。资本主义的奠基者亚当•斯密早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就已经向我们阐述了这么一个真理:一个人为求私利而无心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其对社会的贡献远比有意图作出的大。大家口里不承认,但事实如此,潜意识层的私利是难以被控制的,个人所为对社会的贡献不一定是有心栽花,更多的可能是无心插柳的结果,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或许大家可以得到这么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结论:推动人类进步的主要是个人私欲(为了合理的愿望并未之努力)而非无私的思想境界,多数人给所为的事冠以无私的光环,只是为了让其为事时更堂皇些罢了。读者可以选择否认这一客观事实,但客观存在的东西是不会因个人意愿而消失或是改变的。文学功利性也不会因为人们不愿听到这个词而消失或改变。

我们会看到听到很多关于无私的英雄和战士们,在战场上的,或是文坛里的,他们都是完美的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圣人。个人观点认为: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就是过分的理想主义的教育。一出生,我们就被烙上了共产主义的烙印,这个烙印不是瞬间产生的,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强化而成的,奇怪的是这个烙印又会在中学以后逐渐减退。网络有说:中国的孩子在小学受的是共产主义教育,在初中受的是社会主义教育,上了高中是浪漫主义,到了大学里变身为自由主义,骄子研究生简直都是无政府主义者了。这种说法固然有失偏颇,但是,这正好反映了我们国家教育的某些特点:给幼小的心灵施以各种美的熏陶。这种熏陶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们不能用幼年期受的教育的影子作为依据去认识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再美好的的事物也会有瑕疵,去掉无用的光环,以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其中之一就是文学功利性的客观存在。

这里讨论文学纯粹性的存在与否,我只想说明纯粹为文学而文学的人是没有的,我们说一个伟大的作家是一个纯粹的倒不如说他的创作更多的是为了他人而非自己来得更客观和公正些。

正确的才是我们真正应该维护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难为新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正确的永远是我们应该维护的。

文章评论共[1]个
古文-评论

不管是创作还是欣赏,都摆脱不了功利的影响 值得商榷。
  【sihaizh 回复】:或许你会觉得牵强,但是,欣赏美文杂文,不都是寻求精神的享受,如说欣赏美文你得到了闲适的话,那阅读杂文就是让从中得到批判的快意,这不也是个人得利乎?
要我去看我不愿接受的文章,我是打死也不会干的。
纯讨论,勿责! [2006-9-26 18:20:05]at:2006年09月26日 下午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