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最后一个"人民公社"值得骄傲东楚党人

发表于-2006年09月29日 下午5:30评论-0条

河北周家庄乡是目前唯一仍存活着的“人民公社”,它以劳动密集型工业支撑着一个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体系。其他地区早在24年前就已完成了分田到户的制度转换。惟独周家庄的土地、劳力依旧坚持着集体所有制。工分、口粮,这些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用语,在周家庄仍是社员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新京报》9月19日 )

不是媒体的报道,人们怎么也想不到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24年后,还有一个“人民公社”的存在,并已经存活了44年,而且存活的还不错。这个“人民公社”的社员们虽然在劳动上的要听从统一安排,但从1981年开始,家家户户已免费使用上了自来水。次年,公社开始对年满65周岁的老人实行养老津贴、对孤寡老人实行五保等福利政策。如今周家庄的社员可享受免费用水等10项农民福利 。去年的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余元,而全国农民的人均收入是3255元。还有就是,从1982年到2002年,全公社社员房屋全部改造完毕,建筑整齐划一。

周家庄人民公社作为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一个代表一个缩影他能存活下来,当然是因为有对这个人民公社起到了灵魂作用的雷金河,是因为有了他在1982年的坚持,这个唯一的人民公社才得以延续至今,才没有使这个人民公社在1982年消失于全国的家庭承包制中。 也当然是有一位开明的中央一领导,是这位领导在“民意还是受到了各方的压力,河北省在任命一名县委书记时,指派的任务就是要将周家庄的土地分掉”的情况下,点头“让再观察一下”,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让再观察一下”的点头,周家庄人民公社才得以保存。然而这些是一种让唯一的人民公社存活下来的基本条件,能幸存至今也靠的是人民公社本身的特性。

从网上看到这样的一段话:“人民公社是枝花,男女老少都爱他,衣食住行有保障,花开十里香满家,制度优越方向好,人人都把公社夸。公社的青藤连万家,社员都是藤上的花,花儿连着藤,藤儿牵着花,藤儿越肥瓜越甜,藤儿越壮花越大。”这段话大概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民们对那种生产生活模式的赞颂吧。笔者不知道人民公社到底是个什么样,但从这段话中可以领略到人民公社的社员们对人民公社的热爱和肯定了。现在唯一幸存的周家庄人民公社的社员们对这段话恐怕有着更深切的体会。也正因为如此,周家庄人民公社才能幸存至今,并具有着一定的活力。

如此同时,人民公社化生产生活模式也是农民的愿望家业发展的必要。不说周家庄在开会讨论是否要分地的时候,“除了一两户之外,其他的社员都不愿分地到户”的情况,听现在的农村老人说,在一些别的农村,当时的人民公社社员对分田到户也是赞同的少不赞同的多,并有很多社员有思想抵触和牢骚,“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是当时人民公社社员的一种思想写照。前些天笔者听到几个农村老人说:分田到户只是让农民自由了一点,除此没有别的,要还是人民公社化的话,农村现在的生产生活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机械化早实现了,怎么可能还是现在的这么一种原始的劳动方式,农村人肯定比现在过得更幸福。 

其实在农村施行那种生产生活模式不并重要,也应当允许多种生产经营形式存在,更没有必要强行实施某种生产生活模式,只要它有利于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人民公社无非就是一种集体性质的生产生活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模式更有利于农村发展,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现在幸存的周家庄人民公社和准人民公社性质的村,如:江苏华西,河南南街等村的实践说明了这一点。笔者以为现在幸存着的最后一个人民公社——周家庄人民公社值得骄傲。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东楚党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chen红叶
☆ 编辑点评 ☆
chen红叶点评:

什么样的生产生活模式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让农民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