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如战场,于是历代兵书从刀光剑影中退役下来,担当起了商场中的“顾问”。其中最广为人知,也是被引用得最多的当数春秋时期孙武所作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我也略窥其文,它的核心思想莫过于“首先伐谋,其次伐交,最后伐国”,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行就伐它的外交,使敌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敌人自然臣服!再不行就只有攻城了。这一点,商界上基本在运用,但不是很广泛。被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大概是“兵贵胜,不贵久。”或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可惜有很多公司,将“致人而不致于人”这句话博用了,他们不仅针对竞争对手,同时也针对自己公司的员工,而忽略了《孙子兵法》中另一句:“上下同欲者胜”。
什么叫上下同欲者胜?在古代战场上,君与将、将与兵,国与民,这些都属于上下关系,同欲者,就是指上下双方有一个共同想要达成的愿望,这样,才能取得胜利。降将、降卒、乱民是怎么产生的?就是双方没有共同的目的,上面或许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而下面就想了,你的利益关我什么事?我的命只有一条呢。反过来,会做的如勾践,将战败视为国耻,而且从自身做起,卧薪尝胆,誓报国仇。既然国仇,那么就是百姓、将士们义不容辞的事了,最后三千越甲终灭吴。又如项羽,打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旗号,就算是再冷漠的人,也会将热血沸腾个三五分钟,何况楚国遗民?
回过头来看看现在的打工仔,包括高级白领,就算公司运行正常的时候,想要跳槽的都近三成,试问一旦这家公司出现某种状况,还不树倒猕狲散?但对一个员工来说,并没有把自己卖给公司,两者是一个利益驱使的关系,谁能给我最好的利益,我就跟谁。公司同样如此,谁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我就要谁。所以当一位公司负责人摇头长叹:“为何公司流动员工如此之多”的时候,扪心自问一下,你为员工做了些什么?
为什么这里我不反过来说员工被一家公司辞退的时候要不要反省自己为公司创造了什么,原因在于公司与员工这层关系中,公司属于强势群体,而员工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在给予的时候,有个主动与被动之分,或者说坦白一点,有个先后之分。
老板工作,是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这个“更”是没有上限的;而员工,尤其是大部份底层员工工作,实际上只是为了稳定安乐的生活。某些书上说了,员工工作,要认清自己的目的,为体现自己的价值而努力。荒谬!如果公司的经营者都不能体现出自己的社会价值,凭什么要员工体现自己的价值?而这种所谓的体现价值的方式却是为老板的公司更努力的工作。写那些书的人们,睁大你们的眼睛看清楚,有多少老板是为了这个社会的繁荣而创业的,又有多少老板是为了人类的和谐生活而努力的,又有多少老板是为了国家的荣辱而奋斗的?他们有了更多的钱,仅仅是为住更大的豪宅,仅仅是为开更高档的轿车甚至飞机,仅仅是为了养更多的女人,有没有一笔钱是为了中国贫困地区的昌盛?有没有一笔钱是为了莘莘学子的期望?
当然,我没资格要求他们这么做得这么“神圣”,但对自己的员工呢?看看现在的劳工合同,看看现在员工的工作时间,也就别再报怨员工的忠诚度不高。
如果谁要说所有的公司都这样,没什么奇怪的。那就好,如果有少数的公司就真正做到了将公司的价值与社会一体化,将老板的事业追求与员工的事业满足感相融合,那么“正常”的公司,就等着流失你所有的高级人才吧!
-全文完-
▷ 进入明夜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