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不该发生的尴尬歌永言

发表于-2006年10月17日 中午1:23评论-1条

公元一九七五年夏天的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约八点钟,我所居住房屋隔壁的女知青小崔在她的南瓜地里突然大声尖叫起来,说她地里的南瓜被别人偷去了,并迅速叫来队长,要求查出是谁偷去了。不一会儿,南瓜地旁便聚集了十多个看热闹的人。

队长简单看了一下现场,并询问女知青小崔是怎样发现南瓜被偷的过程。小崔说她昨天下午都还在这南瓜地里转了一圈,那个南瓜都还在地里好好的。从被摘南瓜留在藤上的把把的印痕还是新鲜的情况来看,南瓜很可能是今天早晨才被采摘的,而且她今天早晨七点左右刚起床时还似乎看见有一个人在她的南瓜地里走动。说到这里,队长打断她的话说:

“你看清楚那个人是谁了吗?”

小崔说没看清楚是谁。

事情到这里,似乎已无法查下去了。这时,与我同住一个院子的刘三叔突然从人群中走出来,大声地说:

“我今天早晨挑水时也看见有一个人在小王、小崔(小王也是知青,我们生产队共来了两个知青,都是女的,吃住在一起)的南瓜地里走动,那个人就是李水生。”

队长于是马上大声喊:

“李水生,李水生……”

没有回应。隔了一会儿,才见李水生的媳妇从人群中走出来说:

“水生一早就赶场去卖篾席去了,我不知道他到没到过小王,小崔的南瓜地里。”

队长刚一听完李水生媳妇的话,就火不打一处来,并非常肯定地说: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一定是李水生这个家伙干的。因为,李水生一直以来对知青小王,小崔住进他已死哥哥李水明的房屋就很不瞒,认为如果知青小王。小崔不来插队落户的话,他就可以一直占据着他哥哥的那三间房屋。”

停了一会儿,他又接着说:

“大家至今应该还回忆得起,上前年小王、小崔刚到我们生产队插队落户时,我们生产队全体社员都热烈响应毛主[xi]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伟大号召,对小王·小崔到我们生产队插队落户表示热烈欢迎,并都表示以后要对小王。小崔在生活、劳动等各方面尽全力给予关心、帮助。但是,当我们生产队研究决定将死亡绝户李水明的三间房屋由当时占据着的李大弥、李水生父子藤出来,交给生产队安排给小王。小崔居住时,李水生的父亲李大弥当即就跳了出来,坚决不同意,说什么那三间房屋是他李大弥修来分给李水明住的,李水明死了,当然该他当父亲的居住,还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什么死亡绝户,这完全是莫须有的说法,生产队的这种作法完全是在有意整人。而当时的李水生对他父亲的所作所为不仅不给予制止,反而大力支持,并在旁给其父亲呐喊助威。这次李水生之所以要这样做,我认为一是对生产队原来的决定不瞒;二是对知青小王、小崔不顾他们的反对进住他已死哥哥的房屋给予报复;三是李水生心想上次他们父子反对知青进住李水明的三间房屋,生产队除了把那三间房屋强行安排给知青外,并未把他们如何,便以为他们可以翻天了,无产阶级专政把他们没办法了,牛鬼蛇神又可以自由出没了。因此,这个事情表面看来是一件小事,实质上是一件事关反对毛主[xi]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伟大号召,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进行破坏的大事。因此,我可以肯定地说,知青小王·小崔的南瓜是李水生偷的。所有在场的社员们,给我一起到李水生家去搜。”

队长的长篇大论,使一部分人的情绪点燃起来。队长刚一说完,一群人便在他的带领下,不由分说,怒气冲冲地冲入李水生家,翻箱倒柜,把李水生家所有的屋子都翻了过遍,连猪圈房都没有放过。李水生家所有的屋子立时变得一片狼藉,不忍目睹。但令人失望的是,一个南瓜也没有,毫无所获。

然而,队长和那群人并不甘心,认为一定是李水生或李水生媳妇将南瓜藏起来了,要么就是李水生赶场背去卖了。

于是,队长便把李水生媳妇叫到面前,问她是把南瓜藏到什么地方去了,还是李水生背到场上去卖了。李水生媳妇说她又没有偷南瓜,哪来啥子南瓜可藏?如果你们执意认为是水生偷了知青的南瓜,那就等水生赶场回来问他吧。

队长拿李水生媳妇没有办法,且李水生媳妇说的也有道理,因而只好等李水生回来再说。

正在队长和那群人一筹莫展之际,李水生赶场回来了,他背着一背东西,走得满头大汗,正准备进屋放下东西洗把脸再来院子里询问发生了什么事,队长派去叫他的人已来到他面前,他只好脸都未洗就与来叫他的人一起来到院子里。

刚到院子里,李水生正准备问发生了什么事。没想到队长突然恶狠狠地对他说:

“李水生,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偷知青小王、小崔的南瓜,你心里还有王法没有?你这是反对毛主[xi]他老人家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伟大号召,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进行破坏呀,你知道你的罪行有多严重吗,恩?”

李水生丈二尺和尚没摸着脑壳,不知是怎么回事,便问:

“知青小王·小崔的南瓜啥子时候被偷的,我与她们隔临隔壁,咱没听说。就算知青小王、小崔的南瓜被偷了,队长凭什么说是我偷的?我跟你讲,我这辈子自生下地来,就从没偷东摸西的手脚,更不要说偷别人的东西了。”

“都到这个时候了,你还敢装着啥子都不知道,哪个不晓得你们家对知青住了你已死哥哥的房屋你们一直对他们不满。”隔了一会儿,队长接着说道:“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小崔、刘三把你们看到的情况说给他听听,我看他还敢抵赖。”

小崔、刘三把他们看到的情况复述了一遍。李水生听了后说:

“小崔、刘三说得不错,我早晨的确去了南瓜地,并且也确实摘了一个南瓜,还拿到市场去卖了。但我去的是我的南瓜地,而不是小王、小崔的南瓜地,摘的是我自己的南瓜,而不是小王、小崔的南瓜。小崔、刘三早晨看见我时,我是在我的南瓜地摘南瓜,因为我的南瓜地紧挨着小王、小崔的南瓜地,小崔、刘三他们看见我时,他们占的角度差不多,从他们站的角度看,我站在我的南瓜地摘南瓜,就好象站在了小王、小崔的南瓜地摘南瓜。如果大家不信,我可以重新站在我早晨摘南瓜的地方,你们从小王、小崔住的房屋方向看过去就能证实我说的对不对。”

李水生说完,就走到了他早晨摘南瓜的地方,大家从小王、小崔住的房屋方向看过去,果然与李水生说的一致。并且,队长和小崔还亲自去李水生摘南瓜的地方查看了现场,现场的南瓜藤上确实留有一个才摘的南瓜把把,证明李水生说的确实是事实。

尽管李水生说的是事实,但丝毫也不能证明他摘了他自家的南瓜后没去偷知青的南瓜。他仍然是偷知青南瓜的最大嫌疑人。因此,队长仍十分严肃地对李水生说:“你说了一篇坡,无非是想对你偷南瓜的事进行狡辩和抵赖。我告诉你,你只有老老实实地把偷南瓜的事交代了,并向小王、小崔赔礼道歉和给予赔偿,才是唯一的出路。否则,你绝对没有好下场。你听清楚了没有?”

“队长,你说的一字一句我都听得十分清楚,但我确实没有偷小王、小崔的南瓜。任何事都要讲实事求是,这是共[chan*]党一贯的政策,我没有偷就是没有偷,你总不能无凭无据就硬说是我偷的吧?如你认定是我偷的,就拿出证据来,拿不出证据来,就是诬陷好人,诬陷好人的人,我看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李水生有些愤怒地回答道。

队长听了李水生的这番话,气得火冒三丈,凶恶地说:“李水生,你这个伪党员(国民党党员)和牛鬼蛇神的狗崽子,我看你今天是想翻天了,你以为蒋光头还能反攻大陆吗?还能回到旧社会去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吗?告诉你,你这是休想,是白日做梦。”

李水生听到队长居然用五七年“反右”和文化大革命中的那一套给他扣起了帽子,感到更加气愤,也置地有声没好气地回答说:“伪党员的狗崽子也好,牛鬼蛇神的狗崽子也好,我不偷不抢,不违法乱纪,站得端,行得正。不象有些人连伪党员和牛鬼蛇神的狗崽子都不如,无凭无据就带一帮人到别人家抄家,无凭无据就主观臆断某人是偷儿,这不是违法乱纪的行为是啥子。告诉你,队长,今天诬陷我偷知青南瓜这件事,说得好呢,当着所有在场人的面向我道个歉就算了。说得不安逸,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非上告你不可。”

“我还怕你上告不成,李水生,你给我听好,你偷知青南瓜的事是绝对赖不掉的。”

正在队长和李水生吵得水深火热的时候,清晨六点多钟就去赶场买东西的女知青小王回来了。她看见院子里一大群人围在那里闹嚷嚷的,并且看见队长和李水生还吵得很凶,便问小崔发生了什么事。小崔便把南瓜被盗一事给小王讲了一遍。没想到小王却对小崔说:

“什么南瓜被盗,我看你是在胡闹。”

“我怎么是在胡闹呢?”

“你怎么不等我回来问问我再说呢?李水生清晨七点到过我们的南瓜地就一定是偷我们南瓜的贼吗?难道你不知道他家的南瓜地与我们的紧挨着吗?我可以肯定地说,刘三叔是看走眼了,把李水生到他家的南瓜地看成到我家的南瓜地了。你不知道,我今天早晨起床后,去了一趟南瓜地,看见南瓜地里有一个南瓜上了灰,金黄金黄的,已经成熟了,便摘了回来。”

“你摘来放在哪里的?我怎么没看见?”

“我放在床脚底下的,不信你去看看。”

“那你上街赶场前怎么不给我说一句呢?”

“我走时你不是还睡着的吗?我怕打扰你睡觉嘛!”

小崔哦了一声后,赶忙拉着小王进了里屋……

隔了约五、六分钟,小王、小崔一起走到队长和李水生面前,小崔红着脸说“队长,很不好意思,冤枉水生哥了。我家的南瓜是小王今天早晨赶场前摘的,因为当时我睡着了,小王把南瓜放到床脚地下就赶场去了,所以我不知道。在此,我当着所有在场社员的面,向水生哥赔不是了。”说完,小崔和小王都向李水生深深地鞠了一躬。随后,小崔又以十分诚恳的态度向队长说了一番感谢关心和向在场的社员说了一番打扰了大家,耽误了大家,对不起大家的话。

至此,闹得沸沸扬扬的知青南瓜被偷事件,终于得以真相大白。

而刚才还滔滔不绝,气势汹汹的队长,此时则一言不发,带着一脸的尴尬,不知怎么面对李水生和在场的社员,也,不知怎样将此事收场,恨不得地上立即裂开一条缝钻到地下去……

2006·9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6-10-18 10:27:42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歌永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不该发生的故事还是发生了。
再发稿时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文章评论共[1]个
季锋-评论

标点有错,请修改。at:2006年10月17日 中午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