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对“班门弄斧”是这样解释的:“比喻人不知自量,在专家面前显示本领。”词典认为这是个贬义词,我却不以为然。
“班门弄斧”是“贬义词”?我越想越觉得不对。于是再次翻开词典,想要弄个究竟。我发现了关于这个词的故事:明朝进士梅之滨,为大诗人李白扫墓,看见不少人在墓前题诗,觉得很可笑,于是也题一首诗加以讽刺:“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万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哎!这个故事看得我是哑口无言。好一个梅之滨,好一个明朝进士。在我看来,他的所作所为也不过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罢了。本来这件事足以流芳千古,却因梅进士留下了些瑕疵。我觉得人们纷纷在李白墓旁题诗并非妄自尊大,这是古文人表达对大诗人李白的敬意的一种方式罢了。这个争相题诗留念的过程不也是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过程吗?梅进士的武断让我觉得他轻率可笑。长江后浪推前浪,那些已有一番作为的人的确值得我们尊敬和钦佩,大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更应该留给他们更多的空间去展示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真搞不懂梅之滨之类的人是怎么想的。我们在不如自己的人前展示才能被他们称作是“骄傲自大”;我们在比自己强的人前展示才能又被称之为“妄自尊大”。那么,怎样做才是对的呢?生活中,我们显然不能如此目光短浅。
再想想生活中的事例,超级女生难道是班门弄斧吗?竞争岗位是班门弄斧吗?聂海胜和费俊龙是班门弄斧吗?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了。从古至今,我们“弄斧”在“班门”,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才发展为今天这一片一片繁华。所以我非常赞成“班门弄斧”,要“弄斧”就要在“班门”。
曾无意间看到过巴金先生的一句话:“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叫、敢说、敢做、敢追求。”先在,我也“班门弄斧”地给它添上一句“敢于弄斧在班门前”。
-全文完-
▷ 进入嗯~清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