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文人的情结暨文人的爱国情结西门独行

发表于-2006年11月21日 上午11:30评论-2条

在说文人的情结之前,首先得说说文人。

文人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用秋雨先生在《中国文人》中的话说就是:一言难尽,十言难尽,百言难尽。你可以投给他最高的崇敬、最多的怜惜,也可以投给他最大的鄙视、最深的愤恨。在中国,文人精神品德上的高峰是屈原和司马迁,人格独立上的绝唱是魏晋名士。科举制度开始后,造成了文人一系列的集体负面人格---觊觎官场、敢于忍耐、奇嫉狂妒、虚诈矫情……即使出现一些出色的学者和艺术家,大多也是自吟自享型的,很少真正承担社会的精神责任。近代以来,文人中有一部分站到了改革的第一线,却又陷于争斗、走向激进,大多失了文化本位,很难再被称作真正的文人。而其间的另一部分,则以文行恶、忙于整人,或胡言乱语,侮辱民智,留给人们的是最丑陋的记忆。

总之,受历史、社会环境和个人素养等因素的局限,这种局限不仅影响艺术,而且影响人性,文人就会产生某些、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情结,如爱国情结、归隐情结、自杀情结、官场情结、相轻情结、妓女情结、好酒情结……等等等等。

文人的情结其实代表了一种文化的趋向或者当时的潮流,同时有些情结也是某种思维与世态交织后产生的畸形思想怪胎。

---以此为序。

文人的爱国情结

大凡文人,都是有几分血性的。

在识字读书之后,逐渐明白了忠、孝、仁、义、德、勇等,就会依照其中的原则或者模式来要求和包装自己,遂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为自己的理想或为人目的。

在古代,忠君爱国思想一直是文人头顶一把没有钥匙的铁锁,实则那也是文人头上一把要命的钢刀。

怎么说呢?

文人忠君爱国是没有任何非议的,但忠君爱国也需要分清楚忠什么样的君,爱什么样的国。君王有道、国泰民安当然是理想社会了,文人自然安枕无忧,以笔为枪杆,以文章为利刃,所指之处一片歌舞升平,忠义两全。反之,还需要去鼓吹对一个腐朽、没落、残暴、昏庸的王朝和君主的忠义吗?

纣王无道,搞的天下百姓饿殍遍野、怨声载道,被周取而代之,却偏偏有把对商的忠心刻在心里最中心、包裹了几十层的叔齐、伯夷不食周粟而饿死。让我们是感叹其忠呢?还是歌颂其义?真是让人可叹又可悲。

类似于这等忠心爱国的文人在历朝历代都不乏其人,远有孔融、方孝孺之辈,近有清王朝的那些遗老遗少之流。此乃谓之愚忠。

然则文人中真正具有爱国之情的却也不在少数,他们是真心的关心民间疾苦、国家气运的爱国者。

在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之时,他们传承和发扬着仁和孝。在国家受到外敌入侵、危亡之际,他们传播和支撑着忠和德。在国家动荡,内忧外患下,他们仍然会以自己羸弱的胳膊拿起笔杆记录和宣扬着义与勇。

如屈原、杜甫、辛弃疾、黄宗羲……

他们是文人中的脊梁。

虽然那些有才华、有抱负的文人们往往是报国无门,空留满腔热血而白首皓然,但是我们应该肯定的是他们的爱国热情和那颗火热的心。

当然,文人中也有许多忠贞之士遭遇凄惨,如王叔比干被剖心、苏东坡、王安石屡屡遭贬、袁纯焕更是被凌迟……

因而无论文人是怎么样的一种爱国情结,悬挂在头顶的那把锁和那把刀要么砸晕你,要么杀死你。真忠也好,愚忠也罢,逃脱不了的是一样的命运。

到了近代,由于受现实历史环境的影响,文人面对民族和国家被欺侮、被侵略、即将灭种亡国的现状,相当一部分人放下手中的笔杆,拿起床头的利剑,开始了弃笔从戎、走上师以长技以制夷的自强道路。这在文人爱国历程中无疑是值得重重的书一笔的。同时,这也表明,文人固有那种的爱国情结的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以从前的呼吁和愤慨转为行动和号召。

其中杰出者当属魏源、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

文人爱国是值得赞扬的,是没有错的。如果错了,就是爱国爱的不和时宜,但是同样是值得我们去缅怀他们。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热血文人,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史、文学史、爱国史才得以延续和发展,才得以沉淀出其精华和浩然正气。

相信文人们的爱国情结会跨越时空的束缚,在天地间常存!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西门独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帘外落花点评:

学而仕则优!位卑不敢忘忧国,文人的写照,文人多风骨。

文章评论共[2]个
王阁序-评论

呵呵 底层文人的处境永远是最悲惨的 无论古今中外
  【西门独行 回复】:呵呵,是啊,桎梏只是对于他们的. [2006-11-30 14:12:42]at:2006年11月30日 中午12:18

王阁序-评论

梵高 尼采那样的天才都与现实格格不入 都受到现实的排挤
  【西门独行 回复】:所以说时代会让某些人成为英雄或者疯子. [2006-11-30 18:53:08]at:2006年11月30日 下午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