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渔唱起三更《水调歌头 长被俗尘扰》解读萧然人外

发表于-2006年11月24日 晚上11:54评论-5条

长被俗尘扰,诗兴渐成空。

消魂秋暮时候,也拟赏残红。

三两朋俦相约,趁个晴明共酌,高处赋征鸿。

云岭在身外,禅意入心中。

曲三叠,词数阕,展眉峰。

疏狂半世,何必辞作牧樵翁?

传说山林烟雨,或有天人曾宿,是处邈群雄。

但纵双襟袖,揽得一川风。

今年10月底,萧然在网上结识同城诗友渔唱起三更及风满楼,喜不自禁,步东坡《水调歌头快哉亭作》之韵填词一阕,寄二位诗友,邀请相聚品茗。渔唱起三更及风满楼各步韵填词酬和,此词即为渔唱步韵唱和之词。

此词风格平淡中见雄奇,思路开阔,立意高远,音律和谐,朗朗可诵。以“我”之视角,娓娓道来,用词平实,语调清和,人物形象潇洒俊逸,言语间自然流露出旷达的襟怀,甚得苏词之味。

通篇以“我”的口吻叙述对暮秋出行的设想。“长被俗尘扰,诗兴渐成空。”写盼望出游的原因,味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不落俗套,以平实的语调,抒情发端,紧接着突兀而起,出人意外地摆出个不同寻常的景物,“消魂秋暮时候,也拟赏残红”,此四句构成完整的一节。单看前两句,或许感觉平平,

三、四句一转,即反映出作者的感情是对摆脱俗事的一种迫切的愿望。作者把这种感情写在秋暮残红这种景象里,语言显得警醒动人。“拟赏残红”,这里要作个说明,闽南四季花果飘香,秋暮残红这种景象,在闽南是可见的。但从作者来讲,秋暮赏残红并非写实,而是借以表达一种渴望摆脱俗事的心情。“拟”字在口气上引出全词的意境只是一种设想,为下面的叙述开了个引子。

“三两朋俦相约,趁个晴明共酌,高处赋征鸿。”继续叙述对出行的设想,实现叙述视角的转移,并将词境荡开。“三两朋俦相约”,朋俦,朋友,陆游有句:“扫除狂习气,谢绝醉朋俦”。“趁个晴明共酌”,此句口语入词,“趁个”二字重音,也在音律上实现一个转折,使语调在平和中出现一个变化,显得更为轻松自然。“高处赋征鸿”既将视角放开,也为下句的小结作一个铺垫。此三句从全词的角度来看,与上节实现承接,从上片的角度来看,又较好地实现了转折。“云岭在身外,禅意入心中。”延续一贯的口气,拨高词境,从上句的写形写景转入思想上的联想,也为登临的情景作个小结。此五句为一节,既承接上节,又在语气上作了一个歇拍,为下片的语调另起作了准备。

上片气韵疏密有度,小节内各句语气连贯,节间又有足够的联想空间。从单片看,各整句起承转合自成体系,以节来看,实现了全词的起承功用。语言富有特色,收结精警,意味绵长。

下片转入对聚会的想象。从上片我们可以想象,聚会的地点应是在一个高山之上,在这样一个远离俗尘,易生禅心的地方,诸友唱和,“曲三叠,词数阕,展眉峰。”“三”在这里既暗指聚会之人有三,也作虚用,指唱和词曲数量众多。籍诗词互诉心曲,甚为相得,眉峰展,胸中块垒顿消,此情此景,怡心怡神。

“疏狂半世,何必辞作牧樵翁?”此句单看似显突然,其实作者是延续上片的叙述,从上片到“展眉峰”均是设想过程的口气,此句除转入抒发看法,作一个自我的感叹。也是对起句“长被俗尘扰,诗兴渐成空”的一个回答,同时引出下句更加清空灵动的词境。“传说山林烟雨,或有天人曾宿,是处邈群雄。”此句体现了作者开阔的思路和丰富的想象力。不辞长作牧樵翁的原因是作者对于天人的一种想象和倾慕。也是上片结句“禅意入心中”的结果,数句之间,看似萧疏,实际上是环环相扣,绵密悠长,将出游的设想引向辽渺的精神境界。古人诗词,登临多怀古,作者却在登临这一行为上寄托了对中国传统的佛老思想中的静、空之境的向往,显得不落俗套。“是处邈群雄”,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身为牧樵翁,与天人交往,出尘脱俗,抛却利欲,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样的心态足以傲藐群雄。

在这样的意境中神游,是作者对于出游最高精神的向往,也是对诗友表达、交流自己的愿望、想法。此词叙述至此,本已达到高[chao],但作者在自己的想法中神游,依然不忘同行诸友。这样的神游毕竟不能手携天下往,因此,作者用一种叙述口气向诸友说:“但纵双襟袖,揽得一川风。”这是一种可以感受到飘然欲仙的行为。但请纵开双襟袖,揽得一川的清风,此结不单为整个出游的设想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也将词境推广阔无垠,留下了无穷的意味。

此词在韵律上的处理较有特色,还有两个亮点,一是“三两朋俦相约,趁个晴明共酌,”“传说山林烟雨,或有天人曾宿,”这两处均押了暗韵,使语气更为流畅合拍。二是上片结句处理成对,下片结句用了流水对,使词句的形态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此词虽为步韵,却丝毫不显局促。全词不用一典,却韵味深长。用语平实、流畅,意态飘逸、清和。承转自如,手法娴熟,深得淡雅之味。尤其是结句“但纵双襟袖,揽得一川风。”虽不敢苏子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相比,萧然以为,气势上是有几分相似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萧然人外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苍葭山人点评:

诲人不倦,萧然之胸怀可见也。
知音如此,渔唱之情怀当慰矣。

文章评论共[5]个
木石轩主人-评论

沙发,呵呵。。。
  【萧然人外 回复】:呵呵 [2006-11-25 22:51:05]at:2006年11月25日 上午10:17

述春-评论

拜读佳作,十分佩服。学习了!
  【萧然人外 回复】:谢述春兄赏读!:) [2006-11-25 22:51:36]at:2006年11月25日 上午10:37

云天一色-评论

欣赏好词,学习好评!问萧然老师好。:)
  【萧然人外 回复】:云天好!谢谢赏读!:) [2006-11-25 22:52:13]at:2006年11月25日 上午10:47

半坡居士-评论

萧然所作九十五字便有二“三”字,二“处”字,想必是有意而为之。间或豪放词须用重字方显大气也,直如东坡。
  【木石轩主人 回复】:呵呵,居士是不是太拘泥了,而且这可不是萧大哥作的. [2006-11-25 10:52:17]
  【半坡居士 回复】:君所复言余不知所措,此萧然非彼萧然耶? [2006-11-25 10:56:42]
  【木石轩主人 回复】:    今年10月底,萧然在网上结识同城诗友渔唱起三更及风满楼,喜不自禁,步东坡《水调歌头快哉亭作》之韵填词一阕,寄二位诗友,邀请相聚品茗。渔唱起三更及风满楼各步韵填词酬和,此词即为渔唱步韵唱和之词。 [2006-11-25 11:21:25]
  【半坡居士 回复】:烟雨所为,用意何在?渔可为萧,萧可为渔,聚人气乎? [2006-11-25 11:25:17]
  【萧然人外 回复】:问候半坡兄!萧然确非渔唱,萧然者,江奇也,早已被兄台识破,哈哈哈。词中重字,只要用得贴切,不见得便是词病,非但东坡,便是被婉约派推为第一的周邦彦,词中重字亦是随处可拾。试举一例如下:
荔枝香近(歇指)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测测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逐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共剪西窗蜜炬。
七十四字,亦有两水两日。呵呵,谢半坡兄指教!类交流,加深理解,甚有益处,半坡兄学养丰瞻,还请继续赐教。 [2006-11-25 23:12:30]
  【半坡居士 回复】:此作初见便疑非君所作,故出上语耳。因君系烟雨要人,且烟雨新人甚多,故而余提重字之事。竹林七贤行事,端的是坐不改名行不改姓,其后人可是因世所累,行事于缥涉间,抑或游戏人生?观过客弟言,君有萧然居之博客乎?若无大碍,余便想一瞻。又余曾观君四十之感言,料君小于余,来日相会,便以弟相称。 [2006-11-26 10:09:56]
  【半坡居士 回复】:错一字,缥涉应为缥渺,唉,年老眼花,愧也。 [2006-11-26 10:46:27]
  【沧海逸然生 回复】:呵呵,半坡君多疑了,此萧然绝非渔唱兄也。吾曾与二君同群聊过天也。
至于重字一说,亦应为微疵也,不值一论。 [2006-11-26 15:06:17]
  【萧然人外 回复】:萧然居网址:http://222.77.178.222/bbs/index.asp?boardid=31
欢迎过客兄!:) [2006-11-26 21:54:07]
  【萧然人外 回复】:呵呵,欢迎半坡兄!:) [2006-11-27 0:28:28]at:2006年11月25日 上午10:50

胡云-评论

真是漂亮,请多出佳作。
  【萧然人外 回复】:谢谢赏读!:) [2006-11-25 23:13:18]at:2006年11月25日 晚上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