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吸尽应试教育的奶,还要反噬奶头一口?李笔

发表于-2006年12月02日 晚上7:25评论-1条

在今天应试教育被许多国人视为虐杀国人创造力,甚至被打成是青少年将来犯罪的根源而大加诋毁不已之时,我们是否想过曾经吮吸过的应试教育在中国大地上给国人成长所挤出的奶汁?它真的就是这样的一塌胡涂?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态度无异于是吸尽了应试教育的奶,还要反噬奶头一口?这态度的决绝真还令人钦佩,当然要呼唤新生事物必得要让旧事物在呻吟中瓦解而灭绝,这是不庸置疑的简单道理,然而我们也不能不公正地去评价它的是与非,最好让它能善始善终,不要让它在人们的唾骂中含冤而逝?

应试教育这口奶,不知喂养了多少代国人,让他们从哺乳期走向了成熟。虽则没有过在炎炎华夏大地本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物诞生,但至少也有一些美籍华人曾舐过应试教育的奶头,后来在异国他乡荣膺了诺贝尔奖,也给了应试教育一些脸面,现在的有些人对应试教育总像是有不共戴天之仇,在他们看来中国人要睡狮猛醒,就必须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陈年流水簿子上猛踹几脚,因而许多人都来给应试教育踹脚。果真是这样的吗?现在新发明了一个素质教育来与应试教育相匹敌,不知素质教育是否可以真正替代应试教育而让国人脱胎换骨,各领风骚数十载。应试教育是有许多的缺陷,有的人竟也把青少年的犯罪也强行归因于它,必欲置之死地后快,一会儿呐喊它是吃人的教育,一会儿把它当成犯罪的根源去挖掘,我们对临近灭亡的事物就可以莫须有地罗织一些罪孽,增加人们对它的愤懑程度,让它在人们的口诛笔伐中不能享受应有的“安乐死”,这是否就是我们对待曾经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所应该采取的公正态度,是否得有些残忍过度。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瘕疵在所难免。何况是应试教育呢?

应试教育在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孔夫子的“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足可说明精英人才也是屈指可数的,应试教育的精英不一定是社会的精英,有的只不过是孔乙己般思维呆滞的两脚书橱,但这在书山文海中却是可用之人,比如有了一定的大树可以作为荫庇的,一样可以浪迹天下精英之列,即使是有精英之基,不能找到庇护的靠山也不过会石沉大海,这就不得不借助于应试这个基本平等的尺度了,这对实现教育公平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应试教育是遴选人才的教育,这是无庸置疑的。

对于应试教育的检验手段,人们为了应试所采取的极端手段是人们对应试教育不得不痛心疾首的,比如学校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身心压力,为了追求升学率不得不实行高压政策,让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障碍,有的可以从高楼堕下与之相抗衡,以对抗应试中的不公正性,对于高考的高压线现在已经让人们熟视无睹,总想去侥幸过关,像人们去追求百分之几百的超额利润一样,或者像毒枭对待毒品一样只要偷运成功就可有巨额回报,不惜与生命歃血为盟,然而蒙混过关者多矣,让学生家长对之也只能看世风东流而已,给学生从小就萌生一种不平等的心理障碍,学也成,不学亦可成,让一代代学生在懒惰中成长,不是给了他们一种勤于科学的探究,寻找科学上的艰难险阻而去力克之,反而从小就形成了以投机取巧或可与某日天上掉下馅饼摘取诺贝尔奖金桂冠也未可知的侥幸心理,那堪你去领略“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的“一览众山小”的绝佳圣境,反而在学生中对别人的奋力拼搏精神有些哂笑起来,以享受投机为光荣,这样的教育应试对学生本人害其终身,也可能谬种流传,贻误数代。学生要从小就有在科学领域去探究的兴趣,是需要在一种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去铸造,不是在那虚假和浮夸中凭空山立的。除非有神灵的超级厚爱是不能过其功的(如果有神奇降临的话),我想这只在阿拉伯的天方夜谭中才有的奇迹吧。

应试教育的选择机制不是严格地封闭运行,给学生的贻害无穷还不仅此,对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莘莘学子,都想以平等的机会(地区差异姑且不论)挤过去,不料在河边就先自坠了水,何其惨烈?对其身心的摧残可想而知,让他们在成人的童话世界做着无知的儿童游戏,不知是演戏,还是做秀?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毁于一旦了,一切都是如此的虚幻,真正是人生如梦,这世界也太逊色了。

应试教育的确让人们多有一种应付的心态,不是对试持一种认真的态度,好似世界的高科技也许就纯粹是一种偶然的发现,而不是一代代人艰苦卓绝奋斗的结果,让朦胧中的学子对本是延续不断的东西致力于某种机遇,不再有去致力于格物致志地求索的兴味,现在有人用素质教育来替补应试教育的不足,就好似它是从天而降的神物,可以横扫应试教育的污秽,教师也不是以职业道德的以德治教为己任,也被迫滑入以应对这高考遴选人才的指挥当头棒喝,不是给学生灌之以求真做人的踏实精神而让世人寒碜了教育,对教育也有了歧义,感到有歧路亡羊之忧。学生对之也可能不无心虞,产生出可怕的心理障碍,对试的公平公正产生不应有的质疑,让那自忖命运不佳或是难以从中解脱者走上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道路。不得不让人对支离破碎的应试教育持否定或谩骂的态度。这也许才是人们对应试教育绝望的呐喊,并非只是那些头脑简单者在声嘶力竭地大加斥责其不是,有的甚至把它说成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加以批驳和痛责。殊不知素质教育也不一定就是从天而降的圣物,也不一定能扫除教育中残存的污泥浊水,真是有那种的异种出现真是人类的大幸了,可任何事物来之于世,必灭之于世,不会有人将它携之于天堂,或埋之于地狱,只能随其自然消亡。对这好似抱着十世单传婴儿的素质教育我们也不能就此视为宝珠,还有待于事实的检验,更不能当成一蹴而就的万能魔器,来对教育进行异想天开的魔化。

素质教育不过是演绎于应试教育的一种汤与药的关系,用新汤来装旧药,并没有质的变异,反倒有时为了素质失去了应试原有的精华,让其糟粕更显露得体无完肤,让人感觉那是中国人的表演天才在淋漓尽致地挥洒向世人,至今有谁能说清什么真正的素质,素质教育就真正是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底狱中走出来了?还是在应,还是在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趟着水过河而已,在这种双轨并行的时代我们却要去咬掉应试教育的奶子了,未免太早了,也不一定能从两者中比出谁是良谁是莠?只能让实践来验之检之。

一句话,不论什么教育,决定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决定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素质,而教师的素质以什么来衡量,职业道德,以德治教,还是什么社会的责任心,还是以培养冲刺诺贝尔奖金的接力赛运动员多寡,还是其他的灵丹妙药?试还是天天在试,应也在随机而应变,却挂上了素质教育金字招牌来装裱已经被人想唾弃的应试教育。美其名就副其实一样,或者拈根稻草就是铸造金条的材料,盲人摸象,不知何时才能完成。教育可能还是应真正实现叶圣陶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这名言不知会不会又要让有的人拿去拾了牙慧。真人难做,教做真人,让学子学做真人,这也许是什么教育都应该贯穿的吧。

2006年11月29日初稿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李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真意 | 荐/真意推荐:
☆ 编辑点评 ☆
真意点评:

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剖析,用犀利的笔锋来阐述"应试"。错落有致,意境深邃。尤其是最后的结尾用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来点燃,发人深思。

文章评论共[1]个
在江湖瞎溜达-评论

中国也就这样了。at:2006年12月03日 凌晨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