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在单位长年做文字处理工作,间杂还学写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被人们称之为文学作品的物什。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我好像也写出了几十万字的东西,但从来没有出个什么集子的想法。我的作品,像散文、小说类占据的数量要广泛一些。而诗是从来不敢问津的。理性地讲,我总认为诗是文学当中文字的精华和浓缩。我这里不是说其他的文学作品出不了经典,而是觉得散文、小说的题材写起来似乎好把握一些,创作时来得顺手。而写诗呢,古时有杜甫、李白,现代有志摩、沫若,这些名副其实的大师朝世间一站,谁还敢班门弄斧呢?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越是我不认为没人敢去尝试的事物,越是朝极端的方向发展。这不,一天时间不到,我办公桌上就有两本油墨清香的诗集给放了上去。凭直觉猜想肯定是我身边又不经意的出了两位诗人。而这两位诗人自出了这本诗集,名声很快就会大了起来。并且很快就会得到组织的提拔和重用,他们也就很快不会再去写诗而即将改行做官的。
出诗集是件好事情,没有人敢去批判。因为只有阅读好书才能给人以最直接的生活启迪。虽然说,生活的过程可以丰富许多生存的阅历,但一般人熬不起也牺牲不起。你想世人都知道杀人偿命的道理,但仍然还有那么多人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杀人,而待他们一旦杀了人,阅历是丰富了,可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如果单从降低社会成本的角度考虑,我敢说,世界上没有任何途径比从书本上学知识来得简洁。但书是不能乱出的。狗屁不通的书犹如毒药,极易将人的思想引入误区,比如说黄色书刊。但面前这些满世界飘舞的诗集,弄得人眼花缭乱的,究竟是好书还是坏书呢?因为我在前面就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不懂诗,所以不敢也不能妄加评论。
但这里有一点,我务必要说清楚。这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道理:越是复杂的东西越简单。比如说,改革开放之前,周围有会开拖拉机的司机,神气得比搞高科技的还要霸道,就连徒步的学生想吊一下车省点力气,一准会被司机们扬起石头给驱赶下来。可现在杨立伟都开火箭上天了,你看人家看人还是笑眯眯的一脸微笑,没有一点恶狠狠的样子。这就是原始生存和现代科技的区别。诗与文学而言,应该是一个道理。而我看到的却是大不相同。现代人写诗,不可否认,确实有很多大师仍然存在。可还有一些冒充诗人的哗众取宠之众,滑稽的让人笑掉大牙,他们还在一味的故弄玄虚,蒙骗那些不学无术的领导和学者。这种诗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新类“青年诗人”,是以性起家的。如有一首题目叫做《远古的爱》的诗,大意是:“远古时代/一只恐龙/在寻找爱情/瞬间/男恐龙重达二十五万公斤长达一千二百米的阴茎/堵住了母恐龙的阴d**/母恐龙惊叫/这下完了”。这首诗好像还在全国的一个什么评比中获得了大奖,地方政府为此还为作者召开了好几个作品研讨会。可惜我无缘参会,不知道这些领导和学者专家们研讨出了什么结果;另一类是官员性质的“诗人”,是即景成诗的。如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油菜花儿一片黄/过了夏至天就长/现在正是播种时/待到秋收遍地粮”。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到还蛮与诗的内容搭配,叫做《无题》,现在被收录于某个中华诗词大典,售价好像是五百多元一套。这两首由经典意义的诗表述的意思都还简单,让人一看都清楚是怎么回事。说明我们中国的诗迎来了鼎盛时期,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了。可这里面凸显出了这样一个关键的问题:诗既然是文学之中的精华,如此简单下去,那文学还有什么前途可言呢?
文学正在遭受践踏。好像这是哪位学者为当今文学所下的断语。我是文学爱好者和读者完全赞同这位学者的观点。不信咱们可以去逛逛书市,满书架上除开余秋雨、鲁迅、贾平凹、老舍、张抗抗、池莉等知名的现代作家的书和古典文学作品之外,剩余的几乎都是连书名都看不懂的书籍。而买书者大都对真正作家的书不屑一顾,就直奔韩寒、皮皮、崔荣元而去。由此可见,这个世道没有真货,就连书的销售都要看你是不是美女作家、身体作家、被社会热炒的作家。你想一个上学的学生写的作品能有多久的存活率呢!一个整天在电视上说东道西的主持又有多么深邃的思想呢!可是,这些无关紧要,紧要的是跟随。这也是鲁迅先生很早就在批判的街上打架斗殴和杀人都是中国人去围观的民族劣根性,这种民族劣根性说白了就是撵热闹。我们不妨再朝开朝远看一点,满中国的“超女”浪潮,最近出现的“抱抱”一族,还有那些让人根本弄不清楚的“玉米”、“粉丝”,我顿时感到了孤独。这孤独也正是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在接受挑战。
梁启超先生曾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现在倒好,我国的少年正在被铺天盖地的诗集和热火朝天的“新新人类”搅和得是非不分,阴阳颠倒,恩怨不明,全部当起了跟随者。长此以往,恐怕我们想再次面对列强,只好临时把青少年组织起来,像当年的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那样,念上几段谁也弄不明白的诗来,没准会感动得列强当即放下武器调头回家写诗。(草成于2006年11月4日)
本文已被编辑[寂寞的男人]于2006-12-4 17:01:51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孙传泽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