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读书有感江正川

发表于-2006年12月08日 上午11:20评论-1条

“老师说这是经典名著!我就想要!”孩子固执地对妈妈说着。我不禁回头望了望那母子俩。“经典有什么用?知识才有用!”母亲拿过孩子手中的书放回了书架。看着那孩子嘟着的小嘴,我突然想起了什么。

如今逛新华书店,真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书太多了!只是我如今不大买书。一则存放有了问题,二则是实在嫌它贵了些。三嘛:电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间。虽说自己对读书已经没了当年那如饥似渴的劲头,但还是每天必读的。想当初文革结束那年头,百废待兴。举国上下一片书声朗朗。新华书店哪天不是人头攒动?经典名著、科技人文,只要一再版,爱书的就忙不迭地奔走相告。一早就赶着去等开门,生怕给卖完了。学习的风气当真是前所未有。记得刚开放时,要买本需要单位证明的《世界各国概况》居然会有勇气找老支书开后门。而且:虽然许多书都是我们曾经读过的,或是曾经拥有的。但那番滋味却是那么的不同。就象找到了阔别已久的恋人那般倍感亲切和疼爱。读到个深夜两三点,简直就是常事。自己现在想想都会为之感动。

其实:我们读的书不能算少,但是:真正能理会的还是那文革结束后的十几年。

然而:倘若以文革为分水岭,前后几乎有着很大的不同 。前期是个物质与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时代。那时期读的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三四十年代的进步书刊和当代的革命文学作品。所涉及的外国文学,往往偏爱俄罗斯文学。若要回顾,自是如数家珍:《母亲》,《静静的顿河》,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马雅柯夫斯基诗歌集,陀斯妥耶夫斯基文集,普希金文集、莱蒙托夫诗集,托尔斯泰的《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琳娜》与屠格涅夫的作品,以及谁都读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罗斯仿佛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如果说西方文学,读的却多半是十九世纪古典名著以及二十世纪为数不多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譬如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巴尔扎克、欧亨利、莫泊桑、凡尔纳等等不胜枚举的优秀作家的名作。但好景不长。随着文革依始,它们就从家中的藏书、图书馆的书架和书店里消失了。所有的书籍都遭灭顶之灾,或被焚毁,或遭封存。大字报同语录成了大众读本。对爱好读书的我们来说,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代。然而: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私生子”的手抄本却在当时悄悄广为流传。《一只绣花鞋》、《第二次握手》、《少女之心》。以及流传甚广的《知青诗歌集》…… 那年头只要印着字的,都会弄来读。

记得有一次在原来的文化馆(文革期间改为毛泽东思想展览馆)里参加展览会筹备工作。偶尔发现一间储藏室。出于好奇,就从糊着报子的窗缝里窥视:只见里面堆满了一屋子的被封存的旧书刊。哈!简直是那阿里巴巴中的芝麻开门!就象挖到个宝藏一般兴奋不已。忙约了朋友乘没人时从气窗里爬了进去。两人闷了头翻阅着。等想到出来时,已经是次日清晨五点了。整整在这布满灰尘,潮湿昏暗的陋室里待了十四个小时!

不是说笑话。正因为没书读,我曾将所能弄到手的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著作都通读了一遍。现在想来到还真是受益匪浅。

而现在的读者,已不再是文革前后时期的读者,尽管可读的东西如潮如涌,但我们的口味更加挑剔,更是变化无常。因为我们既是读者,同时也是书籍这种商品的消费者。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一些注重趣味性、可读性的作品应运而生,武侠、言情小说和玄怪小说、卡通漫画充斥市场,因此拥有了更为广大的读者群。

当然:阅读严肃文学作品的读者也为数众多。我们的眼界开阔了,视野也就不断得到拓宽。求知的欲望也跟着愈加强烈。继海明威、萨特之后,外国名著不断引入:欧美现代文学有如潮水般地从天边向我们涌来。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说著作也随文学翻译的大潮与读者见面了。譬如海明威,我们以前只读过他的《老人与海》,直到七八十年代才读到他描写迷惘一代的作品《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

然而事物终归有其两面性的。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当知道那些与我们处于同一时代的,享誉文坛的福克纳、纳博科夫等名家,我们甚至从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劳伦斯、伍尔芙、卡夫卡……也不知道存在主义与精神分析。我们几乎与整整一代现代派文学擦肩而过时,不禁黯然神伤!一生中最好的阅读时机却就此让我们错过了。对我们这代人而言,这损失真是难以弥补的。

不过:过去我们一谈起文学的功能,首先就是“陶冶情操”。现在似乎没人提起这了。如今人们对知识与思想的渴望和认识,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显得急切。但现在可供阅读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人们往往就由“功利主义”主导购买行为。拿在手里,先得在心里掂量一番,这本书是否对自己有用?“含金量”有多少?当听到那位母亲对孩子说:“你看看这本书对你有用没用?!”那不屑的语气出于对经典不等于知识的肯定。心里真不是滋味。可是往细里想想,从读书的成本——耗费的时间与金钱的角度来考虑,好象又真该是这么回事。但果真如此,心灵岂不少了那分灵性的滋养,那又何来古人“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的说法呢?

其实: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首先因为它是人类最优秀的思想记载与保存,是经过了千百年淘汰精选之后留传下来的精华;“典”字是由两只手捧着“册”构成的,表示人们对它的呵护与重视。而且可以说它是精选之后的精选!因为它经受了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去审视、诠释与理解,而承袭、发扬光大至今的。虽然它与物质、技巧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它却能滋润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把握自己人生的态度。这“含金量”自然应该更高一些。难道不值得读吗?

所以我想我们还是该重新去读一点经典作品、纯文学作品。让自己变得柔软一点、细腻一点、敏感一点,从而去感受那些人间真情,体察一下丑与美、善与恶的区别,吸收一点那些人类精英的小聪明与大智慧。而这些,在我们往往以为 “有用”的,应该阅读的书籍里边,可能还真是稀缺的。知识和思想自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文学的滋润,终究会显得有点枯燥逊色。

我如今读书偏于社科、人文、历史类,总想就此能多知道些事情多明白些道理,也有助于写作。虽然如今的我尚可以不必过多地顾虑书的价格,但却不由自主地会考虑它是否“有用”。 其实也算是相当“功利”了。看来这读书的“功利”主义影响,我也没能幸免。

另外:环顾我们的周围,传统生活与学习方式已逐渐变化,阅读的目的也已经同以往大不相同了。而且对某些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感官上的放松或浅层次的享乐与刺激。而当下许多图书发行业往往是通过精心策划,通过市场预测,再媒体联姻,哗众取宠、大肆进行前期炒作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有的甚至不惜以尊严或隐私为噱头来吸引读者。以至市场上充斥着格调不高的作品。当这样的快餐文化,像垃圾食品般地充斥在我们周围的时候,在耗费光阴的同时,获得的大概也只能是空虚。而这种空虚与经典的缺席却有着不可低估的因果关系!

不言而喻:读天文地理,会让我们认识大自然的伟大和个体的渺小;读哲学宗教,会让我们加深对信仰体系的了解与对信仰的追求;读文史和艺术类,我们能提高自己的审美层次及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自身的洞察力和责任感。所以费尔巴哈说的:“人是他所吃的东西”。确实是不无道理的。可见读肤浅的书,你会跟着肤浅。而读不朽的经典,你至少能让自己的灵魂接受一次洗涤。

拜伦说:“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还是让我们多读些经典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江正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帘外落花点评:

读书,读好书,读到一本适合自己,能共鸣的书能改变一生。
曾经在看一本书时,有一句话: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让徘徊颓废患得患失的我豁然开朗。
爱书的人如爱自己孩子,总是痴狂着的。

文章评论共[1]个
小鬟-评论

本年度是高⒈的书最好看……所以我天天看……(本人读高⒈)日子过的哪个叫悲惨啊……天天饱受摧残at:2006年12月08日 中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