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什么都还有机会
这是一个我在无意之中看到的故事,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大体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家庭,一对夫妇,有三个儿子。后来他们收养了一个弃女,一家人都当他是亲人一般(文章上是这么写的)。
不幸来临,父亲因意外死亡,母亲卧病在床。为了报答这一家的恩情,这位十四岁的养女,用自己柔弱的双手,供三位哥哥上学,两个上了大学,一个上了高中。
不幸再次来临,这个养女为了给高三的哥哥买高考资料,不惜卖血,在回家路上因为体力不支,被一辆卡车撞死。
噩耗传来,家人不胜悲痛,全村人为了纪念这位好女儿,给她举行了最盛大的葬礼。
这是一个令人无限惋惜和伤痛的故事·
一个如花少女,再生命之花刚刚含苞的时候,来不及绽放,就凋谢了。
这又是一个令人悲哀和无奈的故事。
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是天意,是命运,还是在无意之中粉碎一条生命的大卡车。
暂且抛开这一切书上的的感概吧。我的疑问却不再这里。我想问那三位哥哥,是什么理由,让他们可以忍心让一个幼女在残酷的体力劳作下,在无奈到要卖血换钱的情况下,而去读高中,上大学?为什么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女?为什么不是三个年轻力壮的哥哥中的一位呢?就因为她不是亲生的吗?还是因为她是女的?虽然文中一再强调他们当此女当成亲妹妹看待,母亲也将她当亲生女儿看待,但试问天下母亲,谁会让自己的女儿这样做呢?不要说是不是亲人,就算是我,作为一个读者,也感到不忍。难道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是背道而驰吗?
我想再问三位哥哥。大哥,二哥已经上了大学,为什么还要少女用生命的消耗去赚取学费,生活费?难道他们不会自己用贷款,或者自己做兼职的方法去解决吗?难道他们就不会自己想想办法吗?还是他们的身体素质连少女都不如呢?或者是根本没有这个概念和想法。
少女如此情深意重,固然是人间的珍品,让我们感动。但这三位哥哥所表现的麻木不仁,却让我们悲由心升,甚至感到愤慨。
三位哥哥的痛哭也许可以证明他们并不冷漠,村里为少女举行的隆重葬礼,也可以证明大家对她品格的赞扬和怀念。但这一切,是不是有些马后炮呢?人都死了,再怎样的痛哭,再大的葬礼,又有什么用呢?与其死后做这些表面功夫,是不是应该在这之前就想想怎样为她减轻负担呢?
三位哥哥,在少女生前,靠少女的血汗上学。那她死后,是不是他们就要辍学的辍学,就要没饭吃,就要饿死。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恰恰相反,他们发誓为了不辜负少女的期望,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完成学业。既然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为何不早一点这样做。这样也就不会有少女生命陨落的悲剧了。
也许他们是这样想的,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等我大学毕业,等我找到好工作,妹妹就不用这么辛苦,就可以过好日子了。
但他们错了,他们不知道少女已经是身心俱疲至极。生命之弦已到了极限,随时都有崩断的可能。当发出喀嚓的声音时,他们却忽视了,仍然沉醉在自己的美丽未来幻想中。
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这样的醒悟。当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在用软弱来逃避自己的义务,总想着那不知要盼到什么时候的未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生命的脆弱,往往让我们措手不及,任何一个意外,一场疾病,都可以让生命走向终结,消逝的无影无踪。
不要以为什么都还有机会,不要留下无法挽留的遗憾,不要总想着要等到什么时候。想到就做,赶紧发挥自己的力量,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去爱自己想爱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想实现的梦想,这才能和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难料抗争啊!
本文已被编辑[“逝者如斯”]于2006-12-11 11:36:15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扬其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