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网时,不经意间打开过去九十年代的老歌,听听李春波的那首《一封家书》,心情又飘向那遥远的故乡。这首歌曲用朴素的词,却描绘出如此荡气回肠的心声,真的好感人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我们想起远在家乡的亲人时,想起爸爸苍老的大手,想起妈妈慈祥的目光时,我们是否应该向他们去一封家书?我们是否还会怀念那些过去写信读信的日子呢?
是啊!现代科技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什么mp3、mp4带摄像头满街都是,时代信息交流的速度也加快了,打电话、发传真、上qq、发短信等交流方式更为人们所常用了。诚然,这些交流方式的速度快、效果好、省时省力之优势是无容置疑的,但随着书信交流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了。其实啊,那些写信的惬意日子又岂是这些高节奏生活所能感受到的呢?
记得最常写信的日子应算是在上高中和在南宁读书的时候,当时人在他乡,多么怀念家乡的亲人和朋友,而且家乡的通信工具没有那么方便,写信成为与家人、朋友联系的一种方式,记得那时每写一封信回家,父亲有多高兴,每次暑假放假回家,父亲总是把以前我写给他信拿出来看,从他的表情可以体会出那时家庭艰难与不幸。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工作任务又忙,写信已经在我心中慢慢的淡却了。
上高中时,又是多情善感的青春时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现实生活的困惑,对人性的质疑,对生命的思考,对理想的追求,对感情的朦胧与执着,使得年轻的我思想活跃、情感丰富、情绪也总是跌宕不定,大有见月伤怀见花落泪之感,那时的思想那时的情感,多么需要倾诉与交流!每写一封信,必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倾吐得淋漓尽致,之后,又会把写出来的内容再细细品读,感受着自己的才情以及欣赏着那自以为优美的文句,那种自我陶醉的感觉岂是说说话聊聊天所能享受到的?那种困惑与疲倦用文字与家人朋友交流后,从中可以把它化解了。
等待回信的日子也是颇有滋味的,算算回信的日子也即将来临。读信的日子也是有风有雨 ,时常一封信会唤起自己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与牵挂,总是在那些飘雨的季节深深的把你想起。现在书信慢慢的淡去了,再也不知道你的消息,再也不知道你的秘密,只有那熟悉的往事,只有那陌生的你。在那些黑色和白色的梦里,不再有蓝色和紫色的记忆,在这个相遇又分手的年纪,只留下雨打风吹的痕迹,为了那苍白的爱情的继续;为了那得到又失去的美丽,就让这擦干又流出的泪水,化作漫天相思的雨。。。。。。
而今,一想起那些写信写信的日子,真是怅然若失啊!有时还会给远在家乡的父母寄去一封自己亲笔写的书信。现在,就算我想写信,也不见得有回信,不少友人以电话作为回音了,真是大失我之所望。于是我也越来越懒于动笔啦。闲时还总会拿出珍藏着的以前的书信来看,读着年少时的不经世事,仿佛又回到了那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光,不禁哑然失笑,同时也百感交集感慨万分:原来,这些书信还留住了我年轻时的足印,还记载着我成长的轨迹。
那些写信读信的日子啊,我深深地怀念!
本文已被编辑[暖玉]于2006-12-14 14:54:33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寒夜听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