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青少年们应该要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环抱整个家园,建设共同的未来。当今社会,现在存在的太多太多的不文明的现象了,对于那些不良行为的人们,就要对这个社会做一次环抱,这样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丽、繁华。
对学生的环保教育,最终要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去。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热爱环境,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的情感,一定要从校园走向社会,充分利用学校及周围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这个大课堂,通过多种角度参与实践活动。使孩子们从感性认识和自身活动中积极,轻松,自然地接受并变为自觉行动。
1、以校园为基础开展环境教育
整治美丽的校园是同学们的骄傲。每天少先队员们都要为校园梳妆打扮。低年级同学在友谊班的帮助下打扫教室,中,高年级除打扫教室外,还对走廊,楼梯等公用部位进行打扫。同时,在每个班级都设立了生物角,由学生自主管理。
在学校的组织下,还成立了各种兴趣组,环保组,生物组,气象组,水质监测组,饲养组等。在老师的带领下,展开了一系列实验,并作了及时记录,有的还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尤其是对真如港的水质监测,由同学们亲自采标本,掌握水质变化数据,采访沿岸居民。
校园的环保基地是同学们亲近小动物,观测气象的最好机会。每天清早,"小服务员"会来到基地,拿出家里带来的新鲜的青菜,胡萝l等喂养小兔,有的为乌园里的小客人准备饲料,有的忙着观测气象,有的为植物浇水……这儿是孩子们实践的好场所,在这里,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了校园的主旋律。
2、建立校园外环保教育活动基地
随着实践活动的展开,学校开始利用社区力量,开辟了校外教育基地。根据学生住处大都靠近农林村的特点,学校决定与农林村携手共建,组织学生下里弄宣传护绿,整治卫生等,使农林村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农林村已成为上海市科普基地,这里也有我们红领巾的一份功劳。
97年以来,我校的红领巾与上海市市容监察大队普陀中队的叔叔阿姨们开展了"大手携小手,共织环美花"的活动,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学校成立了红领巾市容监察中队。他们走上街头,对违法的人和事进行查处,将环保活动引向更深层次,树立了学生们的环保法制观念。五年级学生顾萍在活动中细心观察,发现了一次性饭盒对环境的影响,回校后,在老师的辅导下写了"白色污染的危害"的论文,受到了市区领导的好评,获"上海市中小学科技论文三等奖"。
今年五月,我校又与动物园签约,建立环保教育基地,认养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豚尾猴,捐款4000元,表达了全校师生的共同心愿:为保护动物尽一份力。这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即将迈入21世纪的今天,环保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愿人人都能珍爱赋予我们生命的环境--地球,为建设你我共同的家园而努力。
本文已被编辑[千叶红]于2006-12-17 21:19:4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玫瑰公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