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06度烟雨经典诗歌推荐(一)闻笛

发表于-2006年12月26日 中午12:58评论-2条

被网络这股风浪的席卷下,2005年,喜爱诗歌的我终于找到了一处被风的港湾——烟雨红尘,正这里我看并学习了许多经典的诗歌,切结识了许多写诗的高手,如曾是刀客,一碗凉茶,轩雨抚梦,啊燕,爱好,一把锁,银剑书生,黑风郎等,也有辛在此做过一段现代诗歌版编辑……

我家乡著名诗人张乘信(中国诗歌协会理事——引者注)曾说:‘欣赏一首好诗如欣赏花儿开放的全过程,在海边观看日处的那份喜悦”

那么,请烟雨的各位爱好诗歌的朋友……

(在此表明所谓的经典是自己眼中的经典难免有些眼拙或遗珠,请各位网友见凉!)

一 《回到北方》作者: 忘文海

http://www·iyanyu·com/book/article/200602/2006219135022178214·xml?time=51387·89

附:作者的第三本诗集(第一本《温暖冷色》获山西朔州市“五个一”工程奖,第二本《民间阳光》获全国煤矿作协最高“沥硕”文学奖)便是以此诗命名的,可见作者对此诗的偏爱。

另外,诗坛“十佳女诗人”之一的安琪也给此诗高度的评价;

北方”这一个更接近于稳固恒久的意象呼应了诗人内心的旷阔,而这旷阔中又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孤独,因其广阔而显出的四顾心茫然的孤独。诗人如此写道:回到北方 回到冬天的心脏/回到肆意出没的狼群的故乡/回到……(《回到北方》,诗人用一连十三个“回到”为我们铺陈了十三个北方记忆,这里面有牧场、冰山、大漠,有海洋、野花、炊烟,一句话,诗人笔下的北方,包含了他所能理解并渴望映证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它们深居在诗经时代的歌谣、唐诗宋词的气韵,以及行吟歌手的民间传唱里。北方,寄托了诗人太多的历史情结,这一个北方,既是明确恒定的,又漂浮着一种明显的、连续不断的变化,意象间的转移在诗人丰富的内心勃勃有力地汹涌着,从一地到一地。

二 《独作宋词之外》作者:紫水无痕

http://www·iyanyu·com/book/article/200602/200621821021178072·xml

附:现代的佳构,古典的芬芳

——闻笛

对宋词的点化掌握得相当不错,非性情与才情兼备,不能为也。 独坐宋词以外,看尽无限风景。

——书剑浪子

三 《十二月》作者:一碗凉茶

http://www·iyanyu·com/book/article/200612/2006121217582262165·xml?time=42753·83

附:这首诗形式巧,延续时间的路程将写诗的一颗心态刻画得很淋漓。从孤独到清醒,心平气和到焦虑和不安,疼痛到醒悟,这些内心的情绪,如果我们是坚持写诗的人,我们每一位都能读懂。诗歌给我们的心灵,不光快乐,不光欣慰,更多还是来自内心的焦灼,苦痛,但是无论如何,岁月怎样走过,快乐与忧伤都是难以忘记的深刻,只要是深刻,写一辈子诗,直到最后一刻闭上眼睛,一颗心,总会得到充盈。

——紫色菊

四 《共饮梅花酒》 作者:拈花独笑 

http://www·iyanyu·com/book/article/200610/2006107105455241131·xml?time=43064·14 

整体上蔓延着一种格调,若即若离的感情,蜻蜓点水似的的感觉。一、二、四这三节处理的很好,第三节虽然有一点不够贴切,但总体上仍没逃开这首诗的基调。柔情的句子,婉约的文字,情思自然的流露。

——渺似烟

阐释爱意的文学, 字字可谓珠叽, 那其中的柔情蜜意, 当是对爱的最好阐释。

——萧月月 

五 《细节》作者:一把锁

http://www·iyanyu·com/book/article/200608/2006811163613223673·xml?time=43620·56

点点滴滴便是诗,灵感的火花就在这点滴,刹那便可留下永恒的诗章!

——闻笛

全诗在一种冷静而略显伤怀的氛围中前行,细腻而理性的思考,在一些记忆的细节中出没,平实的言语里若显蔓延着一丝些许的逝去的疼痛。善于捕捉,并灵性地融入感情,读之一股匀称的生活呼吸,在纸张上呈现。逝去的就不再追问缘由,就像现在我不打算解释为何写这首诗一样!! 

——渺似烟 

六 《时光深处的村庄》作者:曾是刀客

http://www·iyanyu·com/book/article/200606/200662021438210143·xml?time=44007·33

浓浓乡情乡韵从作者的笔端流如诗行,流如那家乡的月亮上空……

——闻笛

时光深处的村庄,是自己心里的一段深深的乡愁!所有的感情在最后一节被提升到另一个高度,我已经和村庄站在一起,是,一块固执的石头!亘古的相守! 

——渺似烟

七 《献给海子的歌 》(17——20)作者:轻轻走来

http://www·iyanyu·com/book/article/200604/200641804155192882·xml?time=44495·53

自海子之后,诗坛曾泛滥起一股“麦地”风,众多的模仿者竞相挥笔,可惜也只是留下了一段笑谈。而这一整组作品对海子以及其诗歌的解读是有别于众的,作者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用自己的语言,感悟和刻画了一个新的海子形象。“兰州的风沙那么疯狂/高地的村庄/又小又贫穷/一些被诗歌淹没的命运/孤独的麦芒一定了解至深”……类似于这样的诗句,让人读了心生莫名的痛楚和感动。因为海子,更因为诗歌!

——银剑书生

八 《现象几则》作者: 轩雨抚梦 

http://www·iyanyu·com/book/article/200603/2006313171422183441·xml?time=44739·94

短小精悍,讽刺意味十足!

——闻笛

挺传神的,有看漫画的感觉。

——指尖儿

九《弟弟啊,请你变一只天堂鸟》作者:黑枫郎 

http://www·iyanyu·com/book/article/200602/2006213143146176962·xml?time=45049·67

真情实感流露在作者的字里行间,一腔激情萌动在泪水与亲情之中。 意象丰满,用语流畅,心在泣血!

——世外桃园

十《行走的标点》作者:被春天流放

http://www·iyanyu·com/book/article/200610/200610424359240196·xml?time=45582·58

这组是语言精美,构思巧妙。 

走进这近乎透明的词语里,首先感觉到他的别具一格。借喻式的表白很有味道。但遗憾的是他的语言张力不显,所谓能指薄弱。没有余韵。 

——李洁明 

文字角度新颖,解构深入,富有哲思。让人从不同的标点中领略着,感悟着……

——渺似烟

本文已被编辑[暖玉]于2006-12-26 14:34:37修改过 

本文已被编辑[暖玉]于2006-12-26 14:35:19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闻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暖玉
☆ 编辑点评 ☆
暖玉点评:

一首好诗会让人反复吟咏而不觉乏味;一首好诗会让人永远铭记而不觉得累;一首好诗会让人卸下满身满心的疲惫……这是诗所能给人们的。
如果你能多加些自己的观点,文章可能丰满些,耐读些。

文章评论共[2]个
暖玉-评论

你好!以后发稿时排版可得注意啊,姐姐帮你改了两次呢。
  【闻笛 回复】:谢谢姐姐 [2007-1-9 12:35:56]at:2006年12月26日 中午2:41

罗军琳-评论

谢谢闻笛弟弟的抬举。爱好嘛,诗写不好,现在只能借口读诗啦! at:2007年01月09日 中午12:48